新聞 > 人物 > 正文

彭麗媛服裝設計師 專注「無用之物」

2013年,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陪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訪海外,第一站抵達俄羅斯時,她的服裝、皮包立刻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網民很快「扒」出,打造「彭麗媛Style」的,是中國服裝品牌「無用」。

在剛閉幕的G20杭州峰會上,彭麗媛的「衣品」再次博得好評,尤其一身有着中國韻味的黑色連衣裙更是驚艷,這件連衣裙也出自「無用」。

身為「中國第一夫人最愛的服裝品牌」背後的設計師,馬可蜚聲海內外,但她不像其他設計師有「集郵名人客戶」的愛好,而是與時尚圈始終保持疏離。她把精力投入到「無用之物」上,傾心於中國民間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因為「手工制物是製造者情感與精神的轉移,它讓我們獲得內心真正的滿足和感動」。

9月6日,由無用生活空間、中華網、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三方聯合主辦的「馬可找尋最有故事的手作衣裳」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園分享會的現場,馬可對美國《僑報》記者如是說。

「無用」的手工衣,閃亮在巴黎

G20領導人杭州峰會上,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身穿的黑色連衣裙再次引起網民注意。這是一件純手工製品,面料和工藝都很傳統。「面料是香雲紗,經過多次染色和和泥,這種工藝有幾百年歷史。」9月6日,這條裙子的設計師馬可在北京分享會上介紹她的「無用」品牌設計理念——純手工製作。

馬可解釋,「無用」這個名字並非來源於《道德經》,而是來自她自己的一段經歷:創立「無用」前,她行走於中國民間村落,對手工藝進行調研,她和很多手工藝人交流時,聽到最多的話就是「為什麼要來我這裏學習?連我的子女都不願意學,這些都是沒用的東西。」回到城市,周圍親朋好友也表達了同樣的困惑:「這都什麼時代了,你還要做手工的東西?」

這讓馬可很傷感,因為在她看來,這「無用」的手工藝其實是「人間美好且珍貴的東西」。2006年,她在命名工作室時,「無用」這個詞就一下子蹦出來。「它其實是一個問號,讓每個人去尋找答案——今天的手工製品真的無用嗎?所以,我決定用它來為自己後半生要做的事情命名。」

2007年,馬可受巴黎高級時裝公會前會長迪迪埃發出的巴黎時裝周邀請,帶着「無用」創立後的第一個作品《土地》到了巴黎。她展示作品的舞台不是傳統T台,而是巴黎一個有百年歷史的中學室內籃球場,模特們也不是身材火辣的女郎,而是普通人,他們如雕塑般屹立着,衣服又重又厚,佈滿塵土和破洞,讓觀眾聯想到中國真實樸素的農村。「我覺得真正的中國還是在鄉村。」馬可說。

與此同時,馬可接到了巴黎高級定製時裝周Haute Couture的邀請,Haute Couture作為世界時尚金字塔的頂尖,目前全球僅有二十多個品牌被列入其發佈的名單中。2008年7月,馬可帶着《奢侈的清貧》重返巴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出現在巴黎高定名單中的中國設計師。在這次時裝秀中,42位演出者穿着「無用」的最新作品,緩步走上鋪設在林蔭之間的毛氈,閉上雙眼,氣定神閒站立等待。然後,古老的紡紗車發出有節奏的碌碌聲,第一位紡紗者輕揉慢捻,以靈巧手指拈出纖長的棉線。第二位織布者,以貴州流傳千年的古老技術,織出一摞又一摞的棉布。

這兩次的表演很成功,也讓馬可面臨着抉擇:是做獨善其身的高端設計師,還是繼續做手工品牌的倡導者?最終她選擇了後者,她想用餘生來傳道這些自己眼中最寶貴、最溫暖的事物。這條路,一走已近十年。

9月6日,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的服裝設計師、無用品牌設計師馬可(右),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行「尋衣問道——馬可尋找最有故事的手作衣裳」主題分享會。僑報特約記者卞先鋒攝

「超奢侈」手工藝,傳世的記憶

「無用」要做什麼?2007年馬可在文章《我對服裝設計師身份的認識》中給出答案:「我不滿足於服裝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和裝飾性,我深信最偉大的、最高尚的創作動機應該是出於關心人,對人本身的終極關懷——關心人的情感,關心人的精神世界。」

無用工作室的服飾都是純天然手工製作,馬可從中國偏遠鄉村請來掌握傳統女紅技術的手工藝人,設計從手織布的組織紋樣開始,然後進行手工縫製和植物染色。

「它們服務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是為了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為了向外界炫耀。」馬可說。

馬可不贊同把人變成承托衣服的模型這種時裝設計,她的「無用」,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們也是有生命的」。

但「無用」也引來不少疑問,有人認為馬可生產的是一種「超奢侈品」。面對質疑,馬可很平靜:「手工藝人用心縫製的衣物已經遠遠超過其本身的功能性,它是可以傳世的藝術品,是一個家庭血脈相連的回憶錄。」

而且,手工製品承載着製作者的時間、情感和記憶,是人與物質親密交流的產物。「一個物件的製作過程如果脫離了製作者的精力,便會缺乏真正感動人心的力量,沒有情感和精力的投入的工業製品,也不過只是複製品罷了。這個礦泉水瓶子,它是機器流水線制物,你看到會被感動嗎?」

在珠海,馬可的辦公室就在織布組旁邊,打梭子、腳踏織布機、和手拉機車的聲音聲聲入耳,「我總會聽得特別入神,有時候織布的大姐織着織着會很開心,就會唱起家鄉的歌兒。我聽着也會特別感動」。在她看來,人是活的,物質和人心相連,同一個人狀態不同,創作的物質也不同。「手工是特別誠實的事物,它就是一面鏡子,完全如實反映你此刻的狀態:你是寧靜的,它就是寧靜的;你是愉悅而投入的,它就是很美好的東西。」

正因為製作過程中時間情感投入,不同於商業社會追求效率的流水線製品,手工製品可以給擁有者完全不同的感受。「那是內心真正的滿足和珍惜之情,而不是被消費文化左右,不斷購買和丟棄,以無止境的購買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和不滿足。」馬可說。

「在人類歷史上,工業時代不過眨眼一瞬間,而在此之前的漫長歷史中,是織布機陪伴在人類左右,千百年來,一針一線,細細密密,縫製着衣裳以及衣裳下的情感。我們現在就像失憶的人,正在慢慢拾起失去的記憶和傳統。如果不真正了解過去,又如何擁有現在和未來?」馬可動情地說道。

一針一線皆是情

「無用」不僅製作衣服,也在嘗試通過其他形式來引發人們對手工製品的關注,馬可希望通過不同的活動來傳遞她所崇尚的精神,即對普通人的情感與精神世界的尊重和關懷。

即將於10月底舉辦的「尋衣問道——馬可找尋最有故事的手作衣裳」活動,構思起始於今年4月,當時無用生活空間剛舉辦完油紙傘展覽,在思考下一期展覽主題時,已經連續舉辦了4期和手工藝密切相關的展覽活動的馬可把眼光放回到了衣服上,「是時候做自己的老本行了」。

在馬可的設想中,「無用」舉辦的衣服展覽不是時裝展,「我不想歌頌錦衣華服,也不似博物館中皇室奢華服裝展覽一樣,將目光對準上流社會——這種展覽世界各地每天都有發生」。

她想展示普通人在尋常生活中的深情厚意。而衣物是貼身之物,人從母體脫離,就開始接觸衣物,直到離開人世之時,衣物也仍然貼身相伴。

馬可想起自己在民間調研時的歲月,她總會向當地的老人打聽家中是否藏有舊衣物,而這些老人一般都會翻箱倒櫃,將壓在柜子最底層的珍藏的老衣服拿出來,一邊穿給馬可看,一邊講述着衣服的故事。

她曾經遇到過一個92歲的老人,老人把當年母親為自己縫製的嫁衣翻出來給她看,「這都是一針一線縫起來的,現在的機器做不成這樣」,老人在北京交流會現場播放的紀錄片中說。

雖是嫁衣,但老人十幾歲就開始穿,「7月14日去看戲時就穿着它,後來嫁人時也穿着」。在被問起是否還會想起母親時,老人說:「想啊,當然想啊,現在沒有媽媽可以叫了。」

老人的母親早已離世,但她做的嫁衣依然完好,它承載着母親對女兒的青春時光和情感。

有時候,馬可也會穿上這些舊衣裳,「穿起來時,仿佛自己也回到了製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這些經歷讓馬可堅定了這次展覽的主題,為此,她還回到家中,向自己的父母詢問老衣服的相關故事。馬可的母親為她講述了一件從文革時期保留下來的舊衣物的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她看到自己的父親一邊旁聽,一邊默默流淚,眼裏的光彩是平常聊其他話題時所沒有的。

「每件衣服都有召喚,它是物質與人和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聯,承載着很多情感,沒有情感的滋養,人會枯萎。」馬可說,這也符合「無用」的精神。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僑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918/80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