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曾經繁忙的歐亞貿易港口風光不再

上個月,在上海港附近的一個物流園區,存放在一個三層倉庫中的貨物只有從英國和香港進口的高檔牛仔褲、T恤衫和夾克,其中大部分貨物已在這個倉庫中放了近兩年。

倉庫管理員楊英(音)稱,在多家中資葡萄酒進口商撤出後,這個佔地面積10.8萬平方英尺的倉庫業務在2015年底開始走下坡,大量空間閒置。最後一擊來自去年12月,一家商行拒絕接收運至碼頭的貨物。

楊英說,客戶讓船員把葡萄酒運回法國。她表示,沒人希望發生這樣的情況。

隨着全球貿易增長更加乏力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繁榮景象的悲慘終結,在從上海到漢堡的全球最大一些港口,痛苦還在加劇。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的數據,2015年,全球貿易總額僅增長2.8%,增幅連續第四年低於3%,與全球經濟擴張的速度相比,算史上較疲軟的增長水平。

船運貿易這一古老業務遭遇雙重夾擊,先是經濟的繁榮提高了對更多更大型船隻的需求,而最近需求又突然放緩。這種轉變攪亂了集裝箱船運行業,在全球貨運船隊中引發整合及削減成本的狂潮。集裝箱船運業運送了全球95%以上的貨物,從服裝、鞋類到汽車零部件、電子產品和手包等。

在陸地上,作為全球貿易樞紐的港口及港口運營商也遭受了衝擊。往返行程約2.8萬英里(約合45,062公里)的歐亞貿易航線受創最重。受中國經濟降溫以及中國政府高調的反腐行動影響,從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到名牌圍巾和鞋子等商品的需求均有減弱。與此同時,正從全球經濟危機中艱難復甦的歐洲經濟則在另一端對歐亞貿易造成了衝擊。

香港海事處上周五公佈,第一季度香港港口吞吐量較上年同期下降11%。2015年全年的吞吐量也下降11%。

總部位於紐約的海事諮詢公司Karatzas Marine Advisors& Co.的卡拉察斯(Basil Karatzas)稱,這是第一次看到航運業人士真正感到驚慌。

2015年,中國從歐盟的進口下降近14%,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則下降3%。今年年初的情況也沒有任何改善。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從歐盟的進口同比下降7%,對歐盟的出口也出現同樣幅度的下降。

總部位於倫敦的船舶經紀公司Braemar-ACM Shipbroking的集裝箱運輸行業分析師羅奇(Jonathan Roach)稱,去年約有100個亞洲駛往歐洲的航船被取消,相當於亞歐航線定期航船數量的10%。

羅奇還表示,為降低亞歐航線運能供應過剩帶來的不利影響,班輪運營商已採取極端的船隊管理策略。

並非所有的港口都處境艱難。由於美國經濟相對強勁,出於對貨物吞吐量上升的預期,從洛杉磯到紐約的美國港口正在尋求擴大業務。但即便是在這些港口,零售商也有大量未售貨物,如果庫存沒有減少,它們可能削減海外訂單。

在亞洲和歐洲一些最大港口,鮮有近期業務將回暖的跡象。去年,中國最大的港口企業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International Port(Group) Co.)貨物吞吐量為5.13億噸,較2014年減少5%。今年截至3月份,貨物吞吐量同比下降4%。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Hong Kong Shippers' Council)主席林宣武(Willy Lin)表示,2015年從歐洲進口、在中國組裝的汽車零部件數量至少下降13%。去年包括高檔服飾、鞋帽在內的歐洲奢侈品的進口下降15%左右。

林宣武稱,中國港口進港貨物減少30%,出港貨物減少約10%。

歐洲的情況也同樣糟糕。代表約2.5萬家出口商和進口商的歐洲貨主委員會(European Shippers' Council)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下半年,所有航運公司在北歐港口的船舶停靠次數減少12%。調查顯示,同期歐亞航線船舶未在停靠港停靠的次數增加了一倍。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427/73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