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股災後巨震:這是一場餓狼與惡狼的博弈

7月27日,市場在脆弱的「災後重建」中再度出現暴跌,8.48%的跌幅創下八年之最,也將此前的六連陽全部抹淨。讓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市場會如此迅速地潰敗?

或許,這正如華泰證券研究員薛鶴翔所形容的,是一個餓狼與惡狼的博弈:

記得在7月7日的時候,曾經打過一個比方,當時市場哀鴻遍野,場外資金根本不缺,但場內則徹底喪失了流動性。整個市場好比一個山谷,餓狼(場外資金)在山峰上注視內山谷中。山谷的盆地中當時是一群奄奄一息的綿羊。

前期「餓狼」入山谷轉化為「惡狼」(已擁有抄底收益)的超額收益很高。而當市場流動性逐漸恢復的過程中,依然有「餓狼」不斷轉化為「惡狼」。

當市場反彈逐步提升到一定高度後,在這樣一個「准存量」博弈市場,「餓狼」與「惡狼」的博弈是日趨激烈的,短期內「餓狼」進入山谷,或將面臨場內「惡狼」獲利回吐的風險。

從7月9日的最低點3373.54點算起,到7月24日的高點4184.45點,滬指已經漲了24%,同一時期的創業板指數則漲了35%,也就是說,如果資金在最低點入場,到這次大跌前夕,收益也已經頗豐。

在經歷了股災之後,股民的信心依然非常脆弱。在這個投資者不停搖擺的市場裏,有「彈藥」的投資者在積極參與反彈之餘,卻又做好了隨時撤退的準備。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杰、鄭愷、曹柳龍等近日通過走訪公募、私募、保險、銀行理財部、一些銀行理財部的個人客戶等,發現機構和散戶都變成了「右側投資者」,觀點搖擺不定。「輕倉的投資者還在觀望,而重倉的人又隨時準備撤離。」

在其上周發佈的周報中就曾提到,

很多基金反映已開始出現淨申購(申購力量主要來自散戶,而機構客戶近期開始贖回)。有了新的「彈藥」之後,這些基金也在上周積極地參與了反彈。但由於他們都不是真心看好此次市場向上的高度,因此買入的品種多是次新股、超跌股等短期彈性品種,隨時做好了撤退的準備。很多人說「從技術圖形上來看市場還會有二次探底,等第二次底部出現後再去下重注,到時候會買一些真正長期看好的股票」。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727/59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