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澎湃:證監會上周召集券商開會商議救市資金如何退出

澎湃新聞援引消息人士稱,就救市資金如何退出問題,7月17日證監會與券商代表開會作了一個初步討論。7月18日,證監會又召集所有券商開會,仍是討論救市資金退出的問題。但是兩天的會議並沒有討論出結果。

無獨有偶,今天早上,《財經》雜誌報道,監管機構已經開始考慮救市資金退出方案問題。

報道提到,目前證金公司的資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21家券商以2015年6月底淨資產15%出資,合計1280億元,另一部分是證金公司從銀行體系獲得的資金,知情人士透露,截至7月17日,這部分資金的買入規模超過萬億元。

報道稱,券商的出資退出有三種可選方案,各有利弊。

第一種方案是將券商出資買入的股票按出資比例分給各家券商,主要考慮是救市期間,包括大股東、證券、保險、公募等機構的股票都被鎖定,市場可供交易籌碼不足,一旦資金回流市場,容易再次出現暴漲行情。

第二種方案是將券商出資買入的股票留在證金公司,留作以後融券業務的券池,證金公司返還各家券商的出資,這個方案的好處是鎖定了這部分股票,不會引起市場對賣盤的擔心,而且證券公司不用承擔救市的損益。

第三種方案更折中一些,將券商出資買入的股票換成ETF基金,按比例分配給券商,這樣便於切割,不會引起不同股票後市走勢分化帶來的權益分配不均。這部分出資屬於證券行業自救,資金規模不大,決策流程短,預計很快會有結果。

「救市資金的重頭,在證金公司從銀行體系獲得的資金,這部分資金入市規模巨大,一旦處理不好,容易使此前救市的努力付之東流。」《財經》寫到。

該消息之後,A股應聲跳水。

隨後午間,證監會午間緊急發文澄清,《財經》關於證監會正在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的報道不實。我會認為,有關媒體對市場有重大影響的報道不與監管部門核實是不負責任的。下一階段,證監會將繼續把穩定市場、穩定人心、防範系統性風險作為工作目標,全力做好相關工作。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720/58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