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必背的50首詩詞

(二十六)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詩評】寶寶第一次接觸到詞。描摹江南之春,《憶江南》與上周的《江南春絕句》堪稱雙璧。「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仿佛自己就站在朝日噴薄的船頭,於大江之上順流而下。現代人很難想像,如此壯闊的一條大江,居然能夠澄淨如斯!小孩子會有一點不解:「為什麼說綠色像藍色?」原來,「藍」是古代的一種植物染料。

 

(二十七)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詩評】這是寶寶第一次接觸到律詩,而且是七律,56個字,本來擔心背誦下來有難度,沒想到很輕鬆搞定。這說明孩子的潛能很強大,也說明這首詩真的很朗朗上口。早鶯、新燕,應該還有蝴蝶、蜜蜂,萌物多多。讀上幾遍,感覺真應了那句話:春暖花開時,杭州萌萌噠!杭州離上海不遠,可以全家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二十八)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評】「還是唐-白居易啊。」沒錯,還是。農曆的人間四月天,花期極盛之後,地面落英一片,細小的、青澀的果子開始掛上枝頭。不過,山裏的桃花剛剛盛開。這是為什麼呢?給孩子上一堂五分鐘的科學常識課——《海拔和溫度對植物花期的影響》。

 

(二十九)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詩評】話說讀這首詩的時節,真的是漫天「飛雪」、噴嚏連天!大約兩三個月前,不是學過一首《早春》嗎?寶寶那時就在問:「有沒有《晚春》呢?」現在,《晚春》真的來了。一看作者,還是這個韓愈呀,哈哈。

 

(三十)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詩評】不知不覺,春天就在念詩中過去了,梅雨天來了。夜晚,能夠聽到不遠處公園池塘中傳來的蛙聲。

 

(三十一)三衢道中

(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詩評】繼續梅雨季。「『梅子黃時日日晴』?上一首《約客》不是說『黃梅時節家家雨』嘛?」這……怎麼解釋?「呃,看這首詩的樣子,大概是快出梅了……」小孩子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等着接受考驗吧。「添得黃鸝四五聲」,可以回憶一下《滁州西澗》裏的「上有黃鸝深樹鳴」。比較,對照,總是很有意思。

 

(三十二)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詩評】初夏到來。我們去公園裏看卷卷的小荷葉,尖尖的荷花苞,還有飛舞的紅蜻蜓。

 

(三十三)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評】還是楊萬里,還是寫荷花。現在,小荷葉已經舒展開來,小花苞已經綻放吐蕊。

 

(三十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詩評】我們讀過白居易的西湖,讀過楊萬里的西湖,現在來看蘇東坡的西湖。夏天的疾風驟雨,來匆匆,去匆匆,仿佛在變魔術。

 

(三十五)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評】晴西湖、雨西湖,道不盡的夏日西湖!話說,這蘇東坡是有多麼地愛西湖,又多麼地愛喝酒啊。他會不會遺憾,如果西湖的水是酒就好了……

 

(三十六)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詩評】「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蓮葉無窮碧」之後,相隔幾周,我們接着說荷花。船女們穿着跟荷葉一個顏色的裙子劃入荷池,臉蛋兒跟荷花一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花木蘭、秦羅敷、採蓮女,勞動的少女透着健康的美。

 

(三十七)江南可採蓮

(漢)樂府民歌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詩評】依舊採蓮。小女孩哈哈大笑:「這也叫詩?!就這麼東西南北地過去?」但是,如此簡單重複的韻律,卻不知不覺就征服了孩子。「田田」,什麼意思?繁盛、廣闊,讀起來從容舒暢,聽上去也悅耳動聽。

 

(三十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詩評】城市裏的孩子,很難親身去體會農村的夏夜,這就是我們的「代溝」。有鵲、有蟬、有稻、有蛙,有朗月、有稀星,趕路人真的不寂寞。「七八個星」有時背成「六七個星」,「兩三點雨」變成「三四點雨」,引發一陣爆笑。

 

(三十九)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評】跟着李白走,游遍全中國。「飛流直下三千尺」「白髮三千丈」「危樓高百尺」……小朋友說,李白就是誇張!仔細算一算,白髮比樓房還要高。

 

(四十)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評】跟着李白去了一次廬山,再跟蘇軾去一次。可以讓小朋友比較比較,唐詩和宋詩有什麼區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在跟我講道理……如果說唐詩是記敘文,宋詩是不是像議論文呀?

 

(四十一)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詩評】秋天就要來了。我們讀過那麼多漢唐中原人的邊塞詩,現在讀一首匈奴、鮮卑這些「牧馬人」的邊塞詩吧。《敕勒歌》是詩,但更是歌。字句長短有變化,韻律朗朗上口,意境也是蒼茫遼闊,一口氣唱下來,令人「倍兒爽」!

 

(四十二)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詩評】中秋節快到了。自古中秋第一詩詞,當然是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麼長的詞,居然也能背下來。其實也不是背下來的,是跟着王菲阿姨唱下來的……中秋夜,我們在陽台上舉起望遠鏡,依稀看到了嫦娥和玉兔?小朋友說,那是環形山。

 

(四十三)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詩評】第一次學習元曲。大詩兄肚子裏的元曲,其實也沒有幾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沒有動詞?對,不需要動詞,這就是漢語言的魅力,就是古詩詞的魅力。不信你看,《春江花月夜》,不也是名詞的「堆砌」嘛。倒也奇怪,這麼羅列下來,意境全出來了。

 

(四十四)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評】智者樂水。這裏的「樂」,不見得是高興的意思,而是喜歡、親近的意思。在一個冷靜清冽的自然環境裏,人可以變得很空靈。讀完這首,我們再回憶一下《宿建德江》吧。

 

(四十五)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詩評】仁者樂山。我們曾經去過莫干山,看到山間層層雲霧,「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峰會路轉,我們還會看到「白雲生處有人家」。「霜葉紅於二月花」,小朋友會在很多勵志小故事裏看到這一句,這樣的比喻沒錯;不過,也可以帶着小朋友去公園裏看看楓葉,就欣賞那層層疊疊的紅,不必想那麼多。

 

(四十六)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詩評】秋涼,露重。父女舉頭望月,恰恰看到「月似弓」。

 

(四十七)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詩評】去鄉村,去田家,去山裏;去釣魚,去捉雞,去野餐。

 

(四十八)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詩評】回憶我們夏日讀過的那些《採蓮曲》《江南可採蓮》,再去看看秋天裏的荷塘,「荷盡已無擎雨蓋」,又是另外一番景致。去江邊的橘園采橘,看看小橘子點綴下,秋末初冬的江南。

 

(四十九)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評】我們迴轉頭來再讀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之後,原來還有「桃花潭水深千尺」。這個李白,真是誇張得沒救了……

 

 

(五十)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詩評】跟着李白,繼續在大江南北遊歷。我們曾經在馬鞍山、在蕪湖,在南京、在崇明,多少次跨越長江,每次經過大橋時,壯觀的景致都讓我們的鼻尖緊貼着車窗玻璃。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211/51330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