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陳毅之子、鄧小平外孫女 均涉安邦保險

在這些錯綜複雜的股權之間,隱藏着種種不為外界所知的謎團。

比如,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股東,是安邦集團的新晉股東之一北京平準公司。

成立於2005年8月2日、註冊資本8億元的北京平準,在2014年1月出資14.88億元,占安邦集團股份2.4039%。

北京平準的發起股東是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平安信託)和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標投集團)。

2014年5月7日,標投集團將股權轉讓給北京君助公司。不過,時至今日,平安信託依然是北京平準的股東。

平安信託是否間接參與了對安邦集團的出資?要知道,平安信託是保險業巨頭平安保險集團旗下公司,這是否意味着平安保險與安邦保險在「悄悄牽手」?

對此,平安信託給予南方周末記者的回覆令人訝異,「我們沒有投資這家(北京平準)公司。」至於工商資料顯示其為股東,平安信託並未給出解釋。

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股權更迭,其真正架構,恐怕只有安邦的真正控制人可以回答。

二、安邦「關鍵人」

2014年1月之前,陳小魯通過實際控制的三家公司,控制着安邦保險集團51.3%的股權。2014年1月之前,陳小魯通過實際控制的三家公司,控制着安邦保險集團51.3%的股權。

「討人喜歡」的吳小暉

安邦現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行政總裁吳小暉,其公開信息非常有限。但在他的家鄉,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吳氏兄弟姐妹的故事,早已成為「傳奇」。

吳小暉的老家,在平陽縣蕭江鎮周宅村。吳生於1966年10月,長相頗為英俊,1米73左右的個頭在南方人中算高的,「加上能說會道,所以容易討人喜歡」。

有當地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吳小暉「原來應該在平陽縣工商局幹過,上世紀90年代不知什麼原因離開單位,去了溫州」。

來到溫州,吳小暉「一度落魄」,曾在一家酒樓做採購,沒過幾個月就離開了。不久,他的新消息傳出——吳小暉交往了一位盧姓女士,她的父親是曾任杭州市市長、浙江省副省長的盧文舸。吳後來成為盧家的女婿。

在此前後,吳小暉掌控的兩家從事汽車銷售、租賃的公司——聯通租賃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聯通租賃)、旅行者汽車集團(下稱旅行者)分別於1996年、1998年成立。他成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汽)最大的銷售商之一。

「商界不少人認為,他是從寧波起家的。而且盧家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一位與吳小暉素有往來的商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實際上,2004年,安邦也註冊並成立於寧波。吳小暉的個人生活,在此前後發生了改變。

平陽縣一位官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時北京來人,到平陽縣調查吳小暉的背景,我們當時的縣委書記陪同。大家才知道,吳小暉的身份又變了。」

吳小暉離開盧家,與一位原國家領導人的外孫女在一起了。

2014年1月左右,安邦的董事陳小魯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說,吳小暉「祖籍溫州,其父從商,吳小暉早年任官,跟隨溫州市長、革命烈士劉英的遺腹子劉錫榮,後來下海,在父親支持下,『於浙江賣汽車,是上汽集團(23.41,-0.47,-1.97%)最大的承包商』,因而認識上汽前總裁胡茂元」。陳小魯在受訪時也確認了這層關係,「他(吳小暉)在公司做得很大,才認識她」。

不過,在安邦保險,從2004年在寧波成立開始直到2013年,其董事會成員的正式名單里,卻沒有出現過吳小暉的名字。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2007年5月安邦保險的「董事簽字頁」文件里,赫然有了吳小暉的個人簽名。

多位了解安邦情況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一董事會和經營高管架構,只是安邦在當時呈報給中國保監會及工商部門的名單,在公司日常的經營運作中,一直就是吳小暉「說了算」。

「2005年安邦的『懷柔會議』,他給各部門及分支機構,提出保費達到100億元的目標;5萬元以上的賠案,需要他簽字確認後才能理賠。一開始,吳小暉就在安邦全面負責。」一位與安邦有多年往來的人士說。

可資印證的是,在2005年至2013年,吳小暉於公開活動及媒體報道里,使用了包括安邦保險副董事長、常務副董事長、行政總裁、總裁等等頭銜。儘管直到2013年9月,中國保監會才第一次核准他的保險公司高管任職資格。

在2013年之前,出現在工商登記資料和呈報保監會的材料里,擔任過多年安邦副董事長的吳光輝,或許就是吳小暉。吳光輝還曾擔任「安邦系」里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等職務。

幾位安邦集團的員工則表示,「沒有聽說過吳光輝這個人。」

在平陽縣蕭江鎮,當地居民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吳小暉小學就讀於鎮上的「蕭江一小」。2007年,學校120周年校慶,「校友吳光輝」捐資100萬元,修建了蕭江一小圖書館。「吳小暉的弟弟吳家曦曾作為校友代表出席了這個儀式。當時很多人都說吳光輝就是吳小暉。」

就吳光輝是否就是吳小暉的問題,南方周末記者1月20日向安邦保險集團求證,但至截稿時,尚未收到回復。

吳小暉是安邦保險集團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行政總裁。(南方周末資料圖/圖)吳小暉是安邦保險集團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行政總裁。(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吳氏兄弟姐妹

一位接近吳小暉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不接受媒體的採訪,符合其一直所宣稱的要「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原則。

因此,坊間找不到對他個人採訪的新聞報道。甚至,對於新聞報道,吳小暉還採取了一些「特別」的應對辦法。

2014年1月,財新傳媒刊出《黑馬安邦》的報道之後,安邦員工被派上街,大量收購這期雜誌,「多的一個部門,要收五六百本」。

這一年,由於連續在國內外的大手筆舉動,安邦備受媒體關注。南方周末記者獲知,至少一家國際知名的公關公司,接到安邦的合作訴求希望能幫助應對輿論。同時,安邦還提出,要求公關公司幫助刪除網絡上不利於該公司的報道。

安邦還在這一年出台內部規定,對員工在社交媒體上討論公司事務做出嚴格限定,內容包括不允許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非公司的微信群等地方討論安邦;規定出台前,發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要求刪除;如違反規定,公司可予解聘等等。

資本市場上安邦動輒百億元投入,但日常管理里,吳小暉「有時候也管得很細,小錢摳得很死,很有『溫州商人』的精神」。一位安邦保險集團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一個例子是,在2011年,安邦搬遷到如今新的總部大廈時,曾籌劃入駐慶典。結果慶典前,突然宣佈取消活動。但安邦不願向負責策劃並執行該項目的活動公司支付已花掉的費用。雙方對簿公堂,一審,安邦敗訴;二審,安邦繼續敗訴。其實被判賠付的,只有六萬元。

上述安邦保險集團的人士,還介紹說,「吳小暉的風格,這兩年也改變了不少。以前公司開會,可以連開兩三天,搞得暈頭轉向。如今基本上一個小時內,就能結束。」

吳家除了吳小暉,還有弟弟吳家曦、吳家齊,妹妹吳曉霞、吳曉薏,「共五個兄弟姐妹」。

生於1970年的吳家曦,從浙江大學畢業後從政,曾任寧波市駐杭州辦事處副主任、江東區副區長等職。

如前文所言,寧波是吳小暉經商發家之地,也是安邦保險最初成立時的註冊地。

吳家曦後來調至杭州,33歲即成為副廳級的浙江省經貿委副主任、省鄉鎮企業局(中小企業局)局長。

一位與吳家素有來往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吳家曦的岳父曾任金華市常務副市長、衢州市委書記、浙江省交通廳廳長等職。

二弟吳家齊,生於1977年,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留學美國。回國後,任聯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聯通租賃總經理、北京陽光四季房地產開發公司(下稱陽光四季)總經理等職。2012年,出任北京溫州商會會長。

聯通租賃和陽光四季,均是安邦保險集團的股東。此外,在其他股東或關聯公司里,吳家齊的名字,也不時出現。

妹妹吳曉霞與吳曉薏,也在「安邦系」中任職。

在「安邦系」的重要成員以及安邦現任股東之一的北京國通高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通高盛),吳曉霞出資2.97億元,占股99.9%。

「吳曉霞是老闆的妹妹,這個我們都知道,她有時也會到公司來的。」一位安邦的員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吳曉薏則在數家「安邦系」及安邦股東公司的上級股東里,擔任監事職務。

在老家平陽,吳小暉還有一位舅舅,林安東。林安東一直擔任安邦另一家發起股東——旅行者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不過,接近林安東的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林平時就生活在平陽縣裏,打理着「平陽聯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平陽聯通)。

平陽聯通成立於2005年7月,系上海通用汽車授權的銷售服務中心和特約售後服務中心,其所屬的別克專賣店是平陽縣第一家品牌汽車4s店。

在當地,這一家族頗有能量,要求匿名的一位平陽當地媒體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大家都對他們家敬而遠之。」

曾經的「大股東」

一位卓姓女子,多年來與「安邦系」關係密切。

從2001年開始,卓開始擔任旅行者公司的執行總裁。

旅行者公司還是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卓也曾在2006年4月至2010年8月,出任該行董事。

卓還擔任過北京集德創新廣告有限公司(下稱集德廣告)董事長。

成立於2002年9月的集德廣告,最初註冊資本100萬元,其中卓10萬元,北京標準成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標準成功)90萬元。2012年5月25日,北京標準成功增資至140萬元,但2014年7月8日將股份轉讓給自然人溫彬彬。同年12月9日,卓也將股份轉讓出去。

卓也曾是成立於2006年的北京集德創新互動傳媒廣告有限公司(下稱集德傳媒)的股東,與之合資的,是安邦保險集團現任股東之一華金能源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30日,卓退出集德傳媒。2014年9月,華金能源也退出了這家公司。

此外,成立於2008年10月的北京卓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卓卓科技),註冊資本1000萬元。卓占股2%,安邦保險集團的現任股東之一北京國通高盛投資有限公司,占股98%。

卓還曾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是成立於2000年,註冊資本2億元的「標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標投集團」)。

標投集團起初的股東為兩個自然人:卓1.2億元,占股60%;陳小魯0.8億元,占股40%。

標投集團的人員招聘介紹中說,公司旗下擁有數十家分子公司,投資領域涉及基礎設施、礦業、房地產開發、高速公路、大宗商品、金融投資等行業,業務範圍遍及全國,是一家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以金融投資為導向,實力雄厚的大型實業投資集團。

標投集團一直是安邦保險發起股東「上海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標基)的唯一股東,直到2014年才發生改變。

2010年11月25日,標投集團股權變更,卓退出。陳小魯出資1.8億元,占股90%;陳德肋出資0.2億元,占股10%。

陳德肋亦曾擔任中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嘉興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嘉興公路)法定代表人。這兩家公司,同樣是安邦保險集團的現任股東。

標投集團的現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是陳小魯,陳德肋是董事。監事則為吳小暉的妹妹吳曉薏。

或隱或現陳小魯

董事陳小魯,是安邦的另一個重要人物。

陳小魯是陳毅元帥之子,粟裕大將之婿。1946年,他生於山東。

中學時,陳小魯就讀於北京市第八中學。「文革」開始後,倡議並組建了首都紅衛兵西城區糾察隊(「西糾」),成為「文革」中第一個跨校際的紅衛兵組織。後來,2013年8月,陳小魯反思過往,向「曾經傷害過的老校領導、老師和同學」鄭重道歉。此事轟動一時,也為他贏得廣泛的讚譽。

陳小魯的青年生涯,烙有深刻的軍隊印記。1969年,陳小魯入伍,曾任39軍244團政治處主任。1976年,調入總參二部,後就讀於解放軍南京外國語學院(今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歷任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國防副武官、北京國際戰略問題研究學會副秘書長、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局長等職。1992年,陳小魯以上校軍銜轉業。

轉業後,陳小魯投身商界。他曾任海南亞龍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標準國際(天津開發區)投資管理公司(下稱標準國際)總經理、北京標國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標國顧問)董事,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江西長運(12.68,-0.17,-1.32%)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等。

標準國際,是其中值得一提的一家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93年6月,現註冊資本1800萬元。其中,陳小魯出資910萬元,控股50.56%;羅原445萬元,柯霖445萬元。

他們的名字,也一起出現在另一家叫標國顧問的公司中。該公司由一家外資股東和標準國際合資成立於1994年11月,註冊資本900萬元,各占股50%。董事長羅原,董事陳小魯、梁家熹、梁嘉鏘、游國雄,副總經理柯霖。

梁家熹、梁嘉鏘等來自新加坡的匯亞基金集團(transpac capital),這是亞洲最大及最早的私人投資資金管理公司之一。

安邦自2004年成立以來,陳小魯一直擔任公司的董事,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安邦「真正的老闆」。

在2014年1月之前,也就是安邦保險集團註冊資本120億元的時候,陳小魯通過實際控制的三家公司——上海標基、嘉興公路、標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現更名為美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制着安邦保險集團51.36%的股權。

不過,2014年1月、9月,安邦保險集團進行了兩次增資擴股,總計引入了31位新股東,註冊資本擴充到了619億元。原有的8大股東,除上汽、中石化外,基本也都進行了複雜多變的股權變更。

而陳小魯旗下的四家公司,股東也都發生了變化,新的股東公司,基本上都成立於安邦保險集團兩次增資期間。辦公地址以及公司高管,也多與安邦有各種各樣的「巧合」。

比如,上海標基新的股東四川瀚天投資公司住所在成都市高新區天府大道北段966號天府國際金融中心2棟9層1號——正是安邦西南總部的所在。陳小魯旗下另一家公司嘉興公路公司在2014年7月1日發生股權變更,其唯一的股東上海鼎力成立於兩個月前,監事正是吳小暉的妹妹吳曉薏。

自此,在股權關係上,陳小魯表面上已經不掌握安邦集團的股權了。只不過,在2014年9月25日,安邦保險集團最新的董事會成員變更後,他依然擔任着董事職務。

三、「股神」安邦如何玩轉「錢經」

「安邦的主業不是保險,而是投資」。安邦買什麼,其他投資者就跟着買什麼。

安邦大比例參股乃至控股銀行,是為藉助銀行渠道,銷售更多保險理財產品,保證資金源源不斷。

「四大金主」

「我們投資的重點是金融類資產和地產。金融資產,如銀行、證券、信託公司,最好要有控股權,至少是大股權或重要股權,曾經有地方銀行想轉讓百分之幾的股權,我們沒興趣,因為沒意義。地產項目里,看好商業地產、寫字樓等,要求是整片整棟的,地段也要好。我們要買的項目,最好能20億元一單起步。」

2015年1月,一位來自安邦保險集團的人士,這樣對南方周末記者描述他們的「投資理念」。

似乎是為這句話做「註腳」,香港聯合交易所近日披露,在2015年1月20日,安邦保險再度以均價每股9.367元買進2.52億股民生銀行a股,斥資約23.6億元。其累計持股量已上升至52.47億股,持股比例也由18.35%進一步增加至19.28%。

這使得安邦的持股比例遠遠超過第二大股東新希望(15.43,-0.51,-3.20%)投資有限公司不到5%的股權。

不僅是民生銀行,2014年以來,安邦在中國股市上,堪稱大包大攬。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它還是其他8家上市公司的十大股東。第四季度以來,安邦至少又在招商銀行、金地集團、金融街等股權上,進一步大規模增持。

安邦旗下的這些上市公司,主要分為兩類:銀行和房地產企業。倘若安邦沒有將這些股票售出,以2015年1月26日收盤價大致估算,這些股票的市值,總計高達約1300億元。

在國外,從2014年10月至12月,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安邦先後收購美國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比利時保險公司fidea、比利時德爾塔·勞埃德銀行股權。

如此「兇猛」,安邦的錢,從哪裏來?又為什麼要這樣做?

「安邦系」上上下下涉及的企業,以百家計,非核心人士很難估算其總體規模和經營情況。其中,安邦保險集團直接所轄(控股或相對控股)的企業,共10家。

10家公司中,四家才是重心所在。一位安邦保險集團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我們的資金來源,主要就是四家——安邦財險、安邦人壽、和諧健康和成都農商行。」

最大的利潤源

安邦財險又是三家保險公司的重中之重。

安邦財險的年報顯示,2013年,其營業收入154.32億元,同比大增199.11%;淨利潤34.40億元,激增214.73%。其淨利額,在中國所有財產保險公司中居於第一位。

2013年,安邦財險收入主要來自三大塊:保險業務收入48.85億元,投資收益45.25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收益61.67億元。

最大的增長點,來自「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多達61.67億元,同比暴增778.49%。

多位保險業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在業界曾引發過較大爭議。

具體來看,在61.67億元里,交易性金融資產虧損22.64億元;但投資性房地產收益,這一年中高達84.32億元——2012年,沒有這項收入。

這意味着,藉助於對其擁有的「房地產」估值的調整,至少在年報表現上,安邦財險2013年坐上了全國產險公司的「頭把交椅」。

此種做法因有「粉飾」嫌疑受到爭議,一家國內保險公司中層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以房地產等不動產估值的調整來做賬目,業內各家保險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別太過分,大家就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安邦這種『玩法』,就有點誇張了。」

2015年1月26日,中國保監會披露了2014年各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情況。安邦財險原保費收入是51.35億元,同比下降了21.00%,在43家中資保險公司里,下滑一位排到第15位。同期,全國財產保險的總收入,則是增加了15.29%。

「理財險」數據之謎

2014年,安邦人壽發展極為迅猛,根據保監會2015年1月26日公佈的數據,安邦人壽的原保費收入高達528.88億元,同比2013年,劇增超過3700%。

這個數字,與保險業大佬中國人壽(38.00,-0.90,-2.31%)和平安人壽數千億的規模相比,依然差距巨大。但分地區來看,在北京,安邦人壽保費收入排名第二;在上海,安邦人壽更是高居第一位。

如此成績,令人稱奇。

包括安邦保險集團內部人士在內的數位受訪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安邦人壽依託銀行等渠道,大力銷售高收益理財產品的結果。

但這與保監會公佈的數據並不相符。因為保險理財產品的收入,往往計入一項名為「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2014年,安邦人壽的這項數據為90.16億元,同比增長僅為9.86%。

「除非有很大一部分『理財險』收入計算在『原保費收入』里,而不是算作『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否則難以解釋保費收入會增長那樣快。」一位保險公司中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一位來自安邦保險集團的人士也稱,「什麼樣的收入屬於『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保監會的概念也比較模煳,導致統計口徑不一。」

安邦旗下三家保險公司的這兩項數據相加,共為746.96億元。

對此,一位安邦保險集團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實際上不止這些,2014年,我們的總保費收入遠遠超過了1000億元。」

缺口何在?上述人士介紹,有一部分重要的理財產品收入,沒有被保監會所統計或披露。那就是安邦財險每年賣出的「理財險」,「這是安邦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

這是因為:2008年股市暴跌,眾多投資者轉向風險較低的保障型理財產品等因素,保險公司「理財險」大賣,至少有十幾家財產險公司推出這類產品,當年11月20日,保監會出台文件,強力整頓。

安邦上述人士稱,當時安邦花費了相當大的努力,才保住了銷售理財險的「牌照」。目前在市場上,能夠銷售「理財險」的財產險公司,僅有幾家。

但2013年4月至今,保監會只公佈各壽險公司的理財險銷售數據,沒有公佈財產險公司的這方面情況。

保監會一位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財產險公司的這類產品,跟壽險公司賣的類似產品不一樣。財險公司的產品,周期短,銷售金額佔比小,因此保監會對這類產品沒有重點關注。在「我們的內部統計系統里是沒有這一模塊的,也就是說,不具備公佈這項數據的基礎」。

該官員還表示,這兩年,安邦在國內外市場連續大手筆投資,「據我們了解,他們的資金,主要來自保險理財產品的銷售,其次是股東的自籌」。

生命線

為什麼安邦財險的理財產品,可以如此大賣?

數家受訪的保險公司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稱,熱銷的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銷售網點多,尤其是在銀行渠道賣得非常多。其二,收益率在同類產品中較高,有吸引力。

一位安邦保險集團的人士也承認,「理財險這塊,利率最高的是安邦和生命人壽了。同時,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來拓展理財險的銷售業務,力度是別人沒法比的。最後,就是膽子大,只要有錢來,我們就敢收、敢要——其他保險公司可能不敢,因為這些錢是需要『剛性兌付』的,周期不長,利率更高。」

上述人士稱,迄今為止,開出高利率的安邦,從未出現過兌付違約的情況。

此中原因,「一是,資金在不斷滾動,比如今年收到的理財險,還去年的賬;二來,通過銀行里的『協議存款』、『委託貸款』,獲得略高於『理財險』利率的收入;第三,就是在股市上,2014年安邦的盈利相當可觀,浮盈15%-20%。我們把握這次牛市非常準,甚至一定意義上,成了市場的風向標。安邦買什麼,其他投資者就跟進買什麼。」

這種模式也引來同行的議論,多位保險業內人士評論安邦,「他們的主業不是保險,而是投資,其資產規模遠遠大於保費收入,這種運行模式在全國數百家保險公司中十分特殊。」

從投資看,安邦成為前十大股東的9家上市公司,主要又分為兩類,銀行和房地產企業,這佔了7家。

有接近安邦高層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之所以重點投資這兩類公司,主要是因為它們的估值偏低,而又盈利情況良好、分紅穩定,且股價存在較大的升值空間。

同時,房地產類公司,還是安邦所急需的合做夥伴。「安邦這些年的另外一項重要投資,就是囤積了大量的土地,沒有能力開發這麼多。」

至於對銀行股份的增持,對安邦的意義更為重大。

「大比例參股乃至控股銀行,可以影響銀行的戰略、策略,讓他們幫助安邦銷售出更多的保險,更多的理財產品,保證我們的資金源源不斷,且規模不會變小——這至關重要,這是安邦的生命線。」

不過,儘管安邦順利成為招行和民生的大股東,但要順利入主董事會,尚需要銀監會批覆。

銀監會對於商業銀行的發起人股東條件有詳細規定,其中十二條第八款:「權益性投資餘額原則上不超過本企業淨資產的50%(合併會計報表口徑),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除外。」

安邦究竟有多少淨資產,能否達到這一規定,外界不得而知。如若夠不着股東門檻,其對這些銀行的大比例持股就只能算是純粹的財務投資。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中國經營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0130/50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