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謝國忠:房地產業熱背後 中國經濟下一步何去何從

政府數據仍然顯示樓盤銷售很旺。由於房地產是一個如此零散不一的行業,要對政府提供的數據進行核實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很多城市我們很容易看到空置的樓盤。我相信在西部一些城市,情況要比沿海地區更糟糕。

如果中國想再度刺激房地產業,它可以降低按揭貸款利率。中國的按揭利率都是浮動的。5.5%的按揭利率水平比一年期存款利率高出3.25%。針對抵押產品的息差如此之大,這在別國是聞所未聞的。將現行按揭貸款利率調低一個百分點,這似乎是一個比較適當的幅度。這樣的政策制定之後,必定會刺激房地產發展,我認為它刺激的途徑,主要是通過重新啟動投機,而不是通過啟動真正的最終需求。就最終需求而言,房價和收入水平之間的差距是主要問題。

這個政策會帶來另一撥土地投機貸款熱。最近幾年土地購置量已經整體上超過了土地開發量。我估計已購置的土地中未開發的可能達到7.25億平方米,相當於2005年已開發土地面積的3.6倍。未經證實的傳聞證據表明,土地撂荒情況非常普遍。我認為,降低按揭貸款利率可能會引發新一輪壞賬。

如果7.25億平方米土地的確得到開發了,那麼其中有80%被用於居民住宅樓,這些土地上可以新建2500萬套公寓。加上已經在建的1600萬套公寓,一共是4100萬套,相當於城市家庭25%的居住需求量。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公寓賣出去之後處於空置狀態,但是如果說有500萬套空置房,我不會感到驚訝。

我認為,重新刺激房地產發展的政策,只不過提供了一個藉口,讓銀行的貸款變為投機者的利潤,而將一撥壞賬留給中國普通百姓來消化。

但我不排除這種政策出台的可能。既得利益可能非常強大,這種力量並不能輕易被忽視。{HotTag}

拉動消費政策受阻

從十年前開始,向消費拉動型增長模式改變就已經成為中國的夢想。現實情況是,若採用修正後的GDP進行計算,中國的消費佔GDP的比重從1995年的65%降到了2005年的50%。中國消費相對疲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在於地方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太強大,太熱衷於以集中調動資源進行投資的方式來推動經濟發展。

我估計中國家庭儲蓄率大約為30%。這個水平相對國際標準而言已經很高了,但它並不能解釋為什麼中國的消費水平這麼低。家庭收入在GDP中所佔比重很低(只有56%),這可能是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因此,為了推動消費,政府需要提高家庭收入。

我個人認為,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將政府擁有的資產進行證券化,之後在國民當中進行分配。當前,煤炭、石油、土地等自然資源貨幣化後所創造的收入,往往會立即通過政府控制的渠道變成投資。如果這些資產由更廣泛的大眾來掌握,那麼人們可以決定消費多少、儲蓄多少。我認為這種政策可能帶來多年的消費繁榮。

然而,在過去幾年裏,已經出現強大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掌握着大量的資產,使得拉動消費的改革舉步維艱。這就是為什麼我對於中國能否轉變為消費導向的增長並不樂觀的原因。

周期性儲蓄的逐漸減少,可能會自然而然地使消費在GDP中的比重增加。在經濟繁榮期,煤炭、石油、土地等自然資源的價格迅速上漲,這相當於對家庭收入進行了徵稅,把錢轉到企業和政府門下,而企業和政府顯然比家庭更傾向於投資。

當周期開始冷卻,自然資源價格開始下降,情況就會倒轉過來,家庭收入佔GDP的比重會上升,消費在GDP中所佔比重自然也會上升。然而,這類周期性波動並不意味着中國發展模式的任何改變。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國房產超市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204/48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