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微信公眾號抄襲泛濫 已成定時炸彈

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微信公眾號被輿論捧成了自媒體的第一「高地」。當抄襲成風的真相見諸報端後,第一「高地」的神話隨之破滅。在立法缺失的環境下,討論微信公眾號抄襲維權意義不大,關鍵是如何封殺那些厚顏無恥的抄襲者。

抄襲源於產品生態

抄襲並不是微信公眾號的專屬,早些年,微博大號也出現過抄襲現象。隨後,微博出台一系列嚴厲措施,最大限度的杜絕了抄襲現象。微信公眾號抄襲泛濫,而且大有失控之勢,根本的癥結在於生態。

具體來說,微信封閉的生態,是抄襲的溫床。眾所周知,微信一直是封閉的平台,用戶不訂閱一個公眾帳號,就無法查看到其發佈的內容。正因於此,很多人才會紛紛搞抄襲,因為在微信這個封閉的帝國里,無人知道內容是抄襲而來。

當搜狗推出了微信搜索後,用戶可以通過搜索查看微信公眾帳號發佈的內容。於是,微信公眾號存在抄襲的醜陋一面就浮出了水面。說白了,微信公眾帳號抄襲的現象與生俱來,浮出水面只是因為一些產品打破了微信封閉的生態。

加之很多自媒體都在經營微信公眾帳號,並且靠內容來聚攏用戶。顯然,優質的內容對於微信公眾帳號提升影響力有非常大的幫助。加之很多號稱自媒體的微信公眾帳號擁有者難以生產出高質量的內容,抄襲順其自然成為了一條捷徑。

拋開立法缺失,維權困難這些外在因素不說,微信公眾帳號抄襲風盛行,根本的癥結在於微信生態過於封閉。過於封閉的生態,讓我們很難去發現醜惡的抄襲者,這才讓抄襲之風欲加橫行。

監管不力讓抄襲失控

微信封閉的生態是抄襲成風的根源,那麼微信官方對抄襲的疏於監管,是微信公眾帳號抄襲成風的催化劑。苛刻一點說,當下微信公眾帳號抄襲現象已經處於失控的態勢。

援引媒體報道,微信公眾帳號內容被信任度僅為5.2%。如此低的信任度,意味着微信公眾帳號基本無原創內容。那麼,微信公眾帳號為何會存在大量偽原創內容?既然微信公眾帳號被定義為一個自媒體平台,微信官方就應該擔負起相應的監管責任。

自2012年推出微信公眾帳號體系來,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微信官方始終沒有對發佈內容進行有效的監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微信官方僅僅對色情和危及國家安全的內容進行監管,對於是否原創內容,沒有進行監管。

在自媒體強烈的呼籲之下,微信官方才勉強推出了侵權投訴功能。在微信公眾號已經抄襲成風的環境下,侵權投訴上線的實際意義有多大?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微信官方一年前重視內容侵權,微信公眾帳號抄襲之風或許不會如此瘋狂。

雖說微信公眾帳號內容侵權要靠法律來維權,但身為監管方的微信官方如何能夠盡到監管底圖,抄襲現象也不會如此泛濫。坦白說,國家現有的法律對抄襲者的懲罰相當有限,加上舉證和搜集證據比較難,侵權案件勝訴率並不高。在這樣一種環境下,用戶對微信公眾帳號抄襲維權無門,微信官方的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從這一角度來看,微信公眾帳號抄襲現象泛濫,微信疏於監管可謂是罪魁禍首。

在微信公眾帳號上線兩年後,微信才推出侵權投訴功能,這難道不是疏於監管最有力的證據嗎?在公眾對微信公眾帳號內容信任度跌落到個位數後,微信再出手監管內容,還能喚回用戶的信任嗎?

不可否認,立法是抄襲維權的最有效方式,但這只是理論層面的。事實上,微信封閉的生態,是抄襲成風的溫床;微信官方對內容疏於監管,順其自然就尤為抄襲泛濫的催化劑。如果有朝一日微信公眾號垮了,那麼毀滅他的不是那些走捷徑的抄襲者,而是微信自己。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百度百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1130/47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