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河南高考替考事件」 查實替考127人 引強烈反響

中國民間維權網站「玫瑰中國」常務副總編光遠對此表示,中國目前高考作弊的主要特點為:高科技化、集團化、職業化、內部化。河南替考事件曝光後,當局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系列高度配合的作弊現象?什麼人在幕後默許這些事情的發生?光遠說,「在中國大陸作假太容易了,源頭是哪?老百姓、普通教師無法作假,你上面有人才能作假。它是一條龍的服務,裏應外合,內部都有人來疏通各種關係。」

圖片:中共中央電視台日前曝光了「河南高考替考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視頻截圖)

中共中央電視台日前曝光了「河南高考替考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河南省招生辦周二作出回應稱,該省已查實在今年高考中,違規違紀考生有165人,其中請他人替考的127人。有評論認為,替考事件屢禁不止,與當前中國社會「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風氣有關,中國高考制度亟需改革。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6月17日報道了有人組織武漢在校大學生「槍手」前往河南杞縣等高考考點參加替考的事件。河南省招生辦周二回應稱,今年高考結束後,省招辦正在組織人員利用身份驗證系統採集考生進場照片和視頻信息進行比對,並根據各科目考試進場照片、報名照片,對視頻審核存疑的考生、需補充照片的考生、進場指紋驗證未通過的考生,進行核實認定和舞弊處理。對審查中仍存疑的,將結合《考生身份驗證意見確認處理記錄表》、視頻信息、考生答題筆跡信息,進一步查處。

中共央視的報道說,這次替考事件的組織替考者稱,他們花錢可以通融監考各個環節,打點一個考場的起步價為7萬元,即使監考老師發現破綻也不會阻攔。代考槍手的報價:二本為2萬元,一本為3萬元,重點一本5萬元;若考上全國名校,酬勞再商量。一名組織替考者還自稱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教師。

中國民間維權網站「玫瑰中國」常務副總編光遠對此表示,中國目前高考作弊的主要特點為:高科技化、集團化、職業化、內部化。河南替考事件曝光後,當局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系列高度配合的作弊現象?什麼人在幕後默許這些事情的發生?光遠說,

「在中國大陸作假太容易了,源頭是哪?老百姓、普通教師無法作假,你上面有人才能作假。它是一條龍的服務,裏應外合,內部都有人來疏通各種關係。」

光遠表示,中國大陸的高考一考定終身,舉國關注,學生學習十幾年,幾乎都是為了高考的一搏。但在他看來,中國的大學應該實行寬進嚴出,讓更多的學生體會象牙塔的生活,提高全民素質,

「中國人差在素質,人人上大學可以讓每個人素質提高,重視教育的國家才是真正富強。你看北京街頭巷尾,人人都在隨地吐痰。普及教育應該為百姓服務,讓人們個人修養提高,文化素質提高。」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博士認為,最近幾年,中國大陸各地均曝光過高考作弊現象,除了替考作弊之外,一些五花八門的「助考神器」,比如顯影碳粉、透視眼鏡、針孔攝像機、無線耳機、隱形鋼筆等等,更是讓人嘆為觀止。考生們之所以鋌而走險,與中國整個社會「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風氣有關。劉開明說,

「對作弊也毫無羞恥心,這種情況,他就會有僥倖心理,如果能夠替考成功了,他就能得到好處了。」

劉開明表示,關於中國高考制度的存廢一直具有爭議,就目前中國的社會環境、人們的思維方式而言,現行高考制度還是社會運行機制中最為公平的一部分。但是,由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戶籍歧視和大學屬地化等原因,中國的高考制度應該繼續改革。劉開明表示,

「不是一次定終身,而是用更多的方法來檢測學生的成績。同時在高考錄取上,分配更公平。現在對落後地區很不公平,象北京考生只有幾萬,著名大學卻很多,錄取率很高;象我所在的廣西,沒有一所重點大學,要考上著名的重點大學就非常艱難。」

「河南高考替考事件」的曝光引起很多中國網民的熱議。網友「雅傑露水」發帖說:「這些過早背叛正義公平而被金錢虜獲的大學生,走向社會會扮演什麼角色?所謂站在三尺講台的老師,用如此骯髒靈魂能否給社會輸送高尚的學生?」;網友「精神抖擻SUN」發帖說:事情鬧大了,才絕不姑息?我高考時,身邊就有這種事,父母都是政府官員,高考時提前都打好招呼。我們這幫平民的孩子,活該在社會上拼死拼活工作!

(記者:唐琪薇;責編:嘉華)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618/40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