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房地產近期面臨崩盤危機 權力金字塔已從底部開始坍塌

作者:

房地產,這個一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柱,近期面臨崩盤危機,引起國際關注。野村證券說,中國的房地產大蕭條已經開始。巨大的房屋供過於求加上開發商資金短缺在製造一個房地產市場下滑,這可能驅動中國GDP今年下跌到不到6%。三名野村證券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對於我們,它不再是一個『是否』的問題,而是房地產市場調整將會『多麼嚴重』的問題,」他們認為,對於阻止崩潰的發生,政府沒有多少可以做的。

野村的論斷很大部份是基於它的觀察,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26個省份當中的四個出現房地產投資減少,並且其中兩個—黑龍江和吉林,滑落幅度大於25%。對於野村,這是一個警告信號,即類似的問題將在中國其他省份出現。

由於房地產市場在中國經濟當中扮演的巨大角色,房地產領域增長下滑意味着GDP增長下降。估計房地產和相關行業比如鋼鐵和水泥,佔據中國GDP的16%-25%。政府在政策選擇上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如果收緊貨幣和財政政策比如削減銀行儲備金率0.5%,政府可能可以達到7.4%的增長;如果繼續微刺激,今年GDP增長將下跌到6%以下。但是野村證券認為,採取這個方式將只會惡化中國的房屋過剩並將增長下滑延緩一年。在2015年GDP將放緩到6.8%。野村說,雖然對問題爆發延緩一年可能給予領導人更多時間實施改革,但是中國有三分之一的機會,在2015年末出現GDP增長更快速的下滑,並且開始一個硬着陸。

房地產市場的消息今年一直不好。「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說,44個城市的房地產銷售數量四月份環比下跌了9%,同比下跌19%。精明的投資者已經開始從中國房地產市場撤資,至少目前如此。去年9月份以來,亞洲首富的香港大亨李嘉誠先後賣掉位於上海和廣州的寫字樓和商場項目。他的次子李澤楷則在4月初以9.28億美元價格出售了位於北京三里屯的盈科中心綜合大樓。今年2月份,只在北京和上海兩地發展房地產項目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以人民幣52.3億元(約合8.37億美元)出售了上海兩個寫字樓項目。

隨着經濟學家警告房地產市場供應過剩,開發商已開始下調小城市的住宅銷售價格。在供應過剩加劇之際,許多房企還面臨信貸緊張、回報率下降、需求減少和競爭激烈的困局。據地產諮詢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介紹,今年3月份,上海甲級寫字樓每平米售價達到人民幣6萬元,較上年同期上漲1.4%,較2010年3月上漲65%。但是中國租金的上漲速度卻沒那麼快。地產諮詢機構高緯環球數據顯示,北京和上海兩地辦公商業樓毛收益率已較上年下降,租金回報低已經促使部分投資者重新考慮這些城市投資選擇。

據地產諮詢公司仲量聯行稱,今年第一季中國商業房地產市場的總投資規模為3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這是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大降幅,當時中國商業地產的投資規模下降了57%。官方公佈數據顯示,中國第一季度住宅銷售額同比下降7.7%,至人民幣1.11萬億(兆)元。

外媒報導,中國房市因為飆升的價格變得過熱,隨着這個國家極力避免硬着陸,房地產泡沫已經開始破裂。中國商業和住宅房地產領域表現糟糕,特別是在杭州,這個城市已經成為「市場窘迫的象徵」。《福布斯》4月13日發表華裔作家章家敦的評論說,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4月23日將關閉它在杭州的朝暉店。這是它整體削減不盈利分店計劃的一部份。杭州一大塊商業空間的出讓,正巧發生在這個城市的商業樓盤供過於求的時刻。由於過度建設,截至2013年末,杭州的A級辦公大樓平均出租率只有30%。杭州的住宅領域入住率疲軟,價格在下跌。二級房屋市場在面臨價格急劇下降,而開發商在給新屋提供大幅折扣。儘管開發商推出大幅折扣,消費者仍然不買賬。他們認為房價將進一步下跌。杭州的問題開始於2月18日。當時北海公園樓盤開始提供大幅折扣。有關開發商遭遇現金問題的謠言在全市觸發連鎖反應。即使開發商否認也無濟於事。那時候,幾乎沒有任何買家。現在,缺乏買家的問題正蔓延到全國。

紐約州立大學的Sara Hsu指出,中國住宅市場在失去彈性。「一旦消費者停止購買,大幅折扣將無法吸引它們回來。」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新屋價格仍然在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連續三個月下滑,預示着見頂。

二級房市暴跌,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50%。投機者要麼離開國內市場,要麼拋售持股。中國富豪現在對外國資產發生興趣,也躲避國內市場。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寥寥無幾。中國中產階級基本上退出市場。不僅如此。中國房地產信託銷售在今年第一季度環比暴跌49.1%。幾乎每個人都預計更多的開發商將關門。央行沒有像往常那樣迅速注入流動性。利率在上升。許多私人開發商曾經打賭房價上升的速度將比利率更快,但是現在看來他們賭輸了。

對房地產的悲觀開始影響到更廣泛經濟,儘管政府官員發佈一些試圖振奮人心的聲明向人們保證房地產泡沫「不大」,或一些分析家說問題不是「系統性」的。但是老百姓看起來並不買賬。「如果這個情況繼續,它將對於整體中國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杭州房地產經紀在央視節目中說,「無疑,每個人都認為有泡沫。」大陸人在改革年代還沒有遭遇過全國性房地產崩潰。分析家說杭州的問題是「地區性的」,但是現在基本面和市場情緒都在推動全中國的市場下行。

「銀行系統和影子銀行系統正對於(對房地產的)敞露變得擔憂。」美國銀行崔大衛說,「一旦人們拒絕提供信貸給開發商,他們的資產負債平衡表將處於壓力之下,迫使他們降價。一旦足夠的開發商降價,更少人將購買,因為大多數人只會在他們認為價格會走高的情況下購買房屋。如果這個情況繼續下去,它將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崩潰發生在人們失去信心的時候,這就是現在發生在中國的事情。

早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常務董事Christine Lagarde警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面臨硬着陸風險,這將對其他新興市場產生負面影響。Lagarde敦促中國遏制影子銀行系統的風險並放開金融領域以改善信貸的分配。而中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已經在越來越多的購買地方銀行的股權,一旦房地產市場崩潰,它對銀行和建築商造成的巨額虧損將對經濟構成威脅。

政府發佈的調查顯示,中國工廠活動四月份輕微增加,但是出口訂單急劇下跌,增添了有關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第一季度放緩之後是否趨於穩定的疑問。國家統計局說,四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從三月份的50.3上升到50.4,這是經濟在第二季度開局的第一批指標之一。這個數字剛剛處於增長和收縮分水嶺線上一點,暗示5月工廠活動輕微上揚,但是它比經濟學家的預期略低。

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張智威說,「我們不相信經濟已經越過一個轉折點。」中信證券經濟學家孫文存說,出口可能受益於發達經濟體的復甦但是房地產領域是一個大的擔憂。「由於最近的政策措施,經濟在顯示輕微改善,但是沒有跡象顯示觸底反彈,隨着低迷的房地產市場拖累相關行業,放緩的趨勢在繼續。」

政府在試圖調整經濟結構,以便它更多的受消費驅動而非出口和投資的驅動,但是它需要避免一個急劇的放緩,因為它可能點燃失業和威脅社會穩定。

採購經理人指數就業分項指數四月份穩定在48.3,暗示收縮。政府已經採取措施製造更多就業,特別是對大學畢業生。路透社民調顯示,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將放緩到7.3%。經濟學家也預測2014年全年增長為7.3%。這將是24年來最虛弱的增長。

從金融體系、房地產領域到地方政府債務等等,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風險爆發。中國經濟下滑,在縣域層面表現突出。構成權力金字塔的底部,已經開始坍塌

中國經濟出現下滑最直接產生反應的就是金融系統,中國各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雙雙上升,而大陸廣大的縣域金融系統表現更為突出,受制於城鄉經濟二元結構束縛,縣域普遍存在銀行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等問題,直接導致縣域資金外流。

去年7月官媒就報導,根據財政部公佈的數據,中國縣域地區銀行的存貸比僅為57.6%,比縣域以上地區低17.2個百分點,縣域資金外流問題仍較為嚴重。

貨幣是經濟的血液,對於一個地區的經濟而言,充足的銀行資金是經濟迅速崛起的貨幣動力。從存貸比指標看,縣域遠低於城市。這種結構意味着,縣域資金流向了金融資源本已豐富的城市,流向了泡沫越來越大的房地產等領域。

目前,縣域銀行這類問題已經非常突出,令當局也很焦慮。銀監會官員公開表示,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在年度中間時突破75%的存貸比限制;央行決定自4月25日起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下調縣域農村合作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據測算,此次定向降准釋放的資金將超過千億元。

溫州房價「跳水」、鄂爾多斯「鬼城」、山西神木縣「崩盤」……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存在泡沫隱患成為基本的共識。並且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去年底在中國縣域房地產發展論壇上公佈的中國首個縣域房地產發展研究報告,足以令人震驚:半數縣域住宅地產已經存在過剩。

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韶憂心忡忡:一個56萬人口的縣城,新建大型住宅項目五、六個,大的面積100多萬平方米,能夠把縣城已有居民都裝進去。幾十層的高樓立在荒地里,像在田野上插進幾排筷子。

事實上,三四線城市和縣域出現的房地產問題,不僅關乎樓市,更敲響了地方發展經濟方式的警鐘。如果不發展中小企業,帶動人口就業,帶動稅收和消費,僅僅圈地蓋樓,沒有經濟產業的縣城就是一座空城。

縣域金融風險、房地產泡沫和地方債務產生共振。在眾多的縣級地方融資平台中,風險已經爆發。在2011年審計署的數據中顯示,縣級融資平台有4763家,截至2010年底縣級融資平台的餘額則為14038.26億元。……

雖然這些縣級融資平台餘額相對規模不大,但是數量卻佔比較高。而且在縣級融資平台貸款中,其對接的則是城商行、農商行以及農信社等風險控制能力較弱的金融機構,並且地方政府能夠在其中擁有話語權。

中西部的縣級以及縣級以下融資平台則是風險的集中點。

審計署2013年底公佈的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有3個省級、99個市級、195個縣級、3,465個鄉鎮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高於100%。數據只是截至2012年底,在不斷滾動增大的地方債務可能導致更多的縣級政府資不抵債,陷入實際破產的狀態,這意味着構成權力的金字塔,從底部已經開始坍塌。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4/0508/39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