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近期加速 引發外界疑慮

雖然中共領導人目前正在鼓吹他們的改革承諾,但有跡象表明,中國經濟最近好轉依賴的是以前那種「借貸加建造」的政策,外界不禁質疑這種反彈能持續多久。

過去兩個月,中國經濟有所加速,工業產值、發電量和出口全都大幅增長。這不僅提振了全球市場,考慮到美聯儲(U.S. Federal Reserve)縮減購債計劃的預期,也緩解了中國將加入其它增速遲緩的新興經濟體行列的擔心。北京說,很多改善都是在沒有出台大規模刺激措施的情況下出現的,這是一個重要的政策變化。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三在大連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說:經濟下行時,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經濟增速推高,不失為一種辦法,但是權衡利弊,我們認為這樣無助於深層次問題的解決,因而選擇了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策略,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

但一些經濟學家和商業領袖說,似乎中國正在使用與以往相同的刺激增長的方式,即信貸和投資拉動,儘管信貸飆升和增長乏力的「錯位」表明,這種辦法不像以前那麼奏效。他們擔心,眼下的經濟急劇增長可能在一兩個季度後逐漸消退,並且產生更難以解決的長期問題。

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的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說,只要仍存在信貸繁榮,那麼最後審判日可能就會往後推遲。

有一個細節象徵着中國對大興土木的強烈偏好,當李克強在大連對企業高管說,中共政府將避免使用刺激措施以及改革紅利開始顯現的時候,他是在一個全新會議中心這麼說的。僅僅兩年時間,這個中心就取代了另一個現代化會議場所。

經濟學家說,在大項目(如新建國際會議中心等)上的龐大支出會提振短期經濟增長,但對中國長期經濟前景幾乎起不到支撐作用。

近幾個月,中國似乎真的在控制已經持續了很久的信貸繁榮。今年6月的「錢荒」程度之甚讓全球投資者都感到驚慌,短期利率逼近30%,原因是中國央行試圖遏制過度放貸。儘管如此,今年上半年中國的放貸規模仍遠高於去年。

那些貸款目前正在「滲透」過程中。受其影響,才有了一些近期表明中國經濟上揚的跡象。

惠譽分析師朱夏蓮說,最近中國經濟的增長是由過去一年放貸規模增長約20%所推動的。中國的放貸常常是通過所謂的影子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將資金傳送到監管機構認為對中國商業銀行來說風險過高的地方政府項目和房地產開發項目。

她周四說,任何認為中國即將解決掉信貸問題的人都想錯了。

今年,中國總放貸規模增至接近國內生產總值(GDP)200%的水平,高於2008年的約125%。

過去,在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其他一些國家,隨着企業和家庭努力償還債務,借款的迅速增長曾導致金融災難或多年經濟增長緩慢。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擁有避免崩潰所需的財力,但放貸的放緩——11月中共一個重要會議召開之前不太可能出現放貸放緩——可能仍會導致經濟增長大幅放緩。

中共領導人遏制經濟增速不斷下滑的一個動力可能是這樣一種信念:充滿活力的經濟可以為推動實現可能痛苦的政策轉變創造更好的環境。

不過,野村的張智威等經濟學家說,也可能出現相反的結果:更加穩定的經濟增長可能減輕領導人的緊迫感。這是因為在經濟緊張時期更容易對抗既得利益集團,因為這時領導人可以說除改變之外別無選擇。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利用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造成的中國經濟放緩,推進中國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所需的全面改革。

張智威說,經濟方面面臨的壓力更大,社會改革的難度就可能更高。

誠然,也有人認為中國政策正在發生真正的改變。前中國高層官員、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副總裁的朱民就曾讚揚李克強做出的不會使用刺激政策的保證。

他說,他不會採取刺激政策,我認為這很好。他們不會建設大規模基礎設施或其他項目,但他們將投資新的領域,比如IT和能源效率。

一些企業說,他們預計中國經濟增速的回升不會持續。上海物流公司熙可集團(Chic Group Global Co.)首席執行長朱演銘(Edward Y.M. Zhu)說,中國太經常依賴旨在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的補貼來實現短期收益。他說,這些補貼不會持久。能持久的是消費需求,因此必須想到客戶的最終需求。

8月份零售額的小幅增長沒有提升企業對於經濟增長推動力朝着家庭支出轉變的信心。

諮詢公司貝恩(Bain& Co.)上海辦事處合伙人韓微文說,我們的總體感覺是中國經濟仍在放緩。他說,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消費推動因素較往年有所疲軟。城鎮家庭收入增長2013年上半年放緩至6.5%,低於2012年同期的9.7%。

中共政府官員堅稱,他們做出了一些重要改變。

今年7月,中國央行取消了對銀行貸款利率的控制。此舉降低了一些企業的借貸成本,並允許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從而對經濟增長形成支持。李克強在大連重申了有關允許投資自由進出中國和允許銀行在無政府干預情況下設定存款利率的計劃。這些舉措或許可以讓投資變得更為有效,增加家庭儲戶的收入,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但在最近的經濟增長中,難以看到很多表明經濟模式的轉變獲得動力的跡象。

野村(Nomura)指出,中國工業產值之所以在8月份出現最高月度增幅,是拜重工業所賜,包括鋼鐵、鐵礦石和焦炭,而這些產業的產能已經過剩。

隨着地方政府採取行動支持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再次迅速增加。截至今年8月底,高速公路支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8%。

朱夏蓮說,債務佔GDP比重不斷上升,這本身就表明很多貸款用於現有項目的貸款展期,而不是為新項目提供融資。上馬新項目可能會對增長產生更有力的影響。

增長潛力較大的小公司總抱怨無法獲得融資,因為很多新貸款繼續為大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在中國GDP增長連續兩個季度減速後,中共領導人今年6月和7月明確表示,他們尋求「穩定」。

今年上半年,中國的經濟增速為7.6%,有可能出現自1998年以來首次無法實現政府設定的全年增長目標(今年為7.5%)的情況,這會讓中國新任領導班子顯得十分難堪。

6月份緊縮借貸成本的努力引發放貸規模大幅收縮。但8月份,收縮趨勢再次逆轉,衡量中國放貸情況的最廣泛指標社會融資總額飆升至人民幣1.57萬億元(合2,566億美元),而7月份這個數字僅為8,080億元。這表明中國開始再次用信貸來刺激增長。

同時,全球經濟有所改善,中國出口受到提振。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馬俊估計,美國、日本和歐洲明年的增長將高於今年,這應該會讓中國的出口增速提高三到四個百分點。

不過,中國出口商對於進行可進一步刺激增長的投資顯得猶豫不決。

溫州鞋類出口商鑫鵬進出口有限公司(Xinpeng International Co.)的董事長塗冬艷(Angela Tu)說,銷量較去年增加了約10%,但公司並無任何擴張計劃。她說,我們現在優先考慮的是穩定和削減支出,如有必要會裁員。( BOB DAVIS/ TOM ORLIK/ LAURIE BURKITT)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913/33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