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吳敬璉揭政府造城賣地獲利至少30萬億 黃奇帆透露重慶收4000億

—當局圈錢至少30萬億 吳敬璉提改革土地產權制度 何清漣:無法操作

兩會上,北京媒體《新京報》採訪了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回答媒體質疑"重慶因大力發展城市建設,是否背負債務危機"的問題時,黃奇帆透露重慶十年間賣地收入4000億元人民幣,一時引輿論譁然。2011年1月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稱2010年全年,中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人民幣,他同時也承認,中國土地出讓制度導致目前利益分配不合理,社會矛盾突出。清華大學社會學者李楯認為巨大的收益和低廉的土地成本對比,這顯示出政府對公眾的一種掠奪。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近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批評中國在過去推動的城鎮化過程中,政府部門獲取的土地價差保守估計在30萬億元左右,因此他認為需要改革土地產權制度。

ca.80 Demonstranten aus Changsha, Provinz Hunan, protestieren gegen ilegale Zwangsumsiedlungen. Foto: Su Yutong, am27.09.2010 vor dem Büro für Justiz und Rechtswesen des Staatsrates in Peking, China

Protest gegen"ilegale Zwangsumsiedlungen"

3月23日,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嚴厲批評了中國的"造城運動",指出在舊有的城鎮化過程中,近年來政府從徵購價格和土地批租價格間所賺差價最低估計30萬億元人民幣。他認為未來中國的新城鎮化應該改革土地產權制度:"農民土地私有化是指農民對土地使用權的私有化,不能忽視農民的土地權利。如果土地產權問題不解決,各級政府會繼續用舊有的辦法來支撐城鎮化,最後演變成大拆大建的造城運動。"

在中國多家門戶網站上,吳敬璉揭開的30萬億元土地收益引發網友討論,公眾再將焦點轉向"土地經濟"和近年不斷發生的大規模強拆事件。網友"遊刃有餘"表示:"所謂的征地,就是政府用極低的價格從農民手裏征走,高價賣給開發商,最後開發商轉嫁給買房人,說來說去錢讓政府給賺走了。農民沒了地,沒收入。城市居民打工賺的錢還是給了政府。所以土地政策是根源,這個解決不好只能是個惡性循環"。網友"感恩第一"表示:"那些官員們就盼望着大搞城鎮化建設,搞得越大橫財就發得更大,老百姓遭的殃更多。"

早在今年的兩會上,北京媒體《新京報》採訪了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回答媒體質疑"重慶因大力發展城市建設,是否背負債務危機"的問題時,黃奇帆透露重慶十年間賣地收入4000億元人民幣,一時引輿論譁然。2011年1月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稱2010年全年,中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人民幣,他同時也承認,中國土地出讓制度導致目前利益分配不合理,社會矛盾突出。清華大學社會學者李楯認為巨大的收益和低廉的土地成本對比,這顯示出政府對公眾的一種掠奪。

Abriss Künstlerdorf in Peking. Avatar-Plakat in Dongyincun Yishuqun.T hema Abriss des Künstlerdorfs in Peking. Copyright by Kristin Kupfer, DW-World Chinesisch. Januar2010, Peking. Das Plakat der Kunstveranstaltung„Nuan Dong「 in Peking
Der thematischeZusammenhang: Abriss der Künstlerviertel in Peking

2010年北京畫家村遭強拆

"中國土地、房地產大躍進,農民遭殃"

2012年10月,人權組織大赦國際發佈《捍衛我們的土地》報告,報告調查了40個中國強征個案,其中指出,從1979年至2005年,農民僅收到開發商向政府買地所交付金額的5%,巨大的利益空間為政府所佔有。

一直致力於拆遷案件維權的重慶律師鄭建偉向德國之聲表示,儘管中共政府2011年1月21日正式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條例》規定,政府徵收房屋,要以保障"公共利益"為前提。但在地方政府負債嚴重,因而繼續依賴土地經濟的情況下,政府強征個案愈加增多,從中國兩會至今,他已經連續在江蘇、四川等地接到多起強拆案件的代理邀請。

鄭建偉說:"目前看不到減弱的跡象,象吳敬璉說出來的政府獲利30萬億,前10年左右,土地大躍進、房地產大躍進,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目前對農民利益的保障依然是缺乏的"。鄭建偉還表示30萬億這個巨額數字的背後,是無數失地家庭聚合起來的辛酸史,無不指向土地制度,但遺憾的是土地維權案件因為牽涉地方政府利益,難於被地方法院受理和立案。

"新城鎮化,農民如何不淪為社會底層?"

在此次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吳敬璉指出政府獲利30萬億後,並未否認中國推進城鎮化的方向,而是表示在推進新城鎮化過程中改革土地產權制度。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中國要推進土地所有制改革,讓農民工放棄土地,成為城市居民,實現居者有其屋,從而釋放中國勞動生產率,以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Thema Abriss des Künstlerdorfs in Peking. Copyright by Kristin Kupfer, DW-World Chinesisch. Januar2010, Peking. Der chinesische Künstler Huang Rui mit seiner Aktionskunst in einemKünstlerdorf in Peking. Der thematischeZusammenhang: Abriss der Künstlerviertel in Peking

藝術家身着寫有「拆那」(China)抗議強拆

對此網友"不知不覺"表示異議,他認為目前看不到改變土地產權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農民將再沉到社會底層:"如果要在全國推行城鎮化,中國的耕地面積將大大地減少,農民進城後,拿着看似不菲補償款,表面會生活的很好,可他們將永遠的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用不了多久,隨着貨幣的貶值,他們很快又處在了底層。那些現在到農村買地的官員、權貴及得利者的富翁們,成為獲利者,到時有很多的後遺症,最受傷害的就是我們底層的老百姓,我們堅決反對所謂的城鎮化,它將是殃民之路。"

對此鄭建偉也表示,中國在未來加快城鎮化進程,但後續的保障難以跟上,將會衍生出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很多"上樓"的農民已開始嘗到苦頭:"他們的土地使用權原來是沒有期限的,上樓後,有使用期限70年,還有其它的物管費,開發商、政府會補貼給農民嗎?雖然從舊的房子住到新房子,(但)顯然農民的經濟負擔增加了,他們怎樣增加收入維持開支,有什麼樣的技能立足、生存和發展?慢慢他們就會淪為低收入家庭,兩極分化就會越來越嚴重。"

作者:吳雨 德國之聲中文網


 

當局圈錢至少30萬億吳敬璉提改革土地產權制度何清漣:無法操作圖 

旅美經濟學者何清漣女士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這個數據即使超過30萬億,她也不覺得奇怪。她說:

「中共政府這些年來一身兩任,一方面從農民手裏強行征地、付一點點錢;另一方面,把土地平整一下出賣,這中間的差價非常巨大,政府的土地財政,拿得就是這部分增值。」

吳敬璉還指出,未來中國的新城鎮化,應該改革土地產權制度。目前分割的產權制度造成農民不願意把土地讓出來,深圳已經在做一些改革試驗,譬如讓一種共營的公司開發城中村,建設成為住宅區。

何清漣認為,吳敬璉提出的改革土地產權制度,即使在深圳能成功,在中國別的地方也沒有可操作性。何清漣說,深圳城中村的蔡屋圍、羅浮區等地佈滿了農民自建的小樓房。近年來,深圳政府一直想從農民手中收回這些土地,但由於農民的強烈抗議,沒有一任深圳市長、市委書記成功過。何清漣說,最後深圳政府和地方農民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妥協,但這種妥協卻是別的地方無法效仿的,第一、別的地方的農民沒有那麼強勢;第二、別的地方的政府沒有那麼斯文:

「政府除了用軍隊去把人給殺了,否則是弄不到的,政府現在以不美觀要他們拆,農民就說自己來找(開放商),不要政府當中間商,從中扒掉一塊。而且,農民還可以住在城中心,這種經驗是不可能推廣到別的地方去的。」

報道說,中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以一畝農地每年產出2000元人民幣計,最高也不過每畝6萬元。但隨着房地產市場的快速膨脹、一些土地的拍賣價格可達到每畝數十萬元,乃至數百萬元人民幣,農民拿到的還不到十分之一。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3/0326/29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