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10大殺手讓孩子失去自信

6.不信任孩子

不信任孩子是中國家長普遍存在的教育誤區。太多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對一個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對人尊嚴無情的挑戰。當家長怕孩子撒謊,對孩子的話進行挑剔、進行判斷、進行質疑,就在孩子心中栽下了一顆被懷疑的種子。

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還表現在對兩性感情的認識能力上,我們一廂情願的認為孩子一定沒有能力分辨純真的情感和骯髒的情感。真實的情況是,孩子對性和與之相關的各種事物的感覺,與看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樣是非常自然的,青少年產生不良性傾向的情況,大多是由父母的反強化造成的不良影響。

7.拿別的孩子比較

這裏說的比較是指家長拿別人的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來比較。

我們一廂情願地以為,和優秀的孩子比較會激起孩子學習成長的動力,其實不然。同齡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較心理。這樣做不但百分之百無法達到他向優秀者學習的目的,反而和家長希望的結果正相反,會給孩子留下自卑的負面陰影。這種不適當的比較,對攻擊性較強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為;對攻擊性較弱的孩子,則會在心中留下一個陰影,「我不如別人的孩子好,他是有價值的,我是沒有價值的……」孩子覺得在人前抬不起頭。

我們家長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較,跟自己的昨天比較。「不錯,你這次的成績比上次進步了!」

8.懲罰孩子的方式不恰當

很多家長動輒對孩子拳打腳踢,要知道,打罵孩子是對孩子自尊心最直接的傷害。到現在,還有家長固執地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體罰可以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孩子因為在物質上要依賴成年人,所以他無法與成年人對抗,但這決不意味孩子就會依從成年人的意志。作為成年人,你可以用體罰和責罵的強力來改變孩子的行為,但這並不能改變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行為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家長不去了解孩子行為的根源,只是根據自己的看法簡單加以判斷,孩子不過懾於你的強大壓力,心中並不信服。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味的懲罰打罵只能使孩子感覺孤立無助,毫無尊嚴。

一些過激的懲罰行為,甚至會在孩子的心裏滋生怨恨的種子,在成年後仍留着負面陰影。

9.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

孩子是和成年人一樣的人格獨立的主體,他不是你的高級玩具,家長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如果因為你是孩子的食物供給者,所以你獲得支配孩子意志的權力,讓他做什麼他就得做什麼的話,你就是奴隸主,孩子成了你的奴隸!強迫孩子做不願做的事,等於漠視孩子尊嚴,這是家庭教育上家長必須時刻留心注意的「高壓線」!

10.有條件的愛

一個人有條件地付出愛,就等於把自己的情感折價處理。家長有條件的愛孩子最直接的惡果是,將導致孩子終生不可能學會認真去愛別人和被別人愛。

有太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表達對孩子無條件的愛,而是把對孩子的愛跟孩子的行為連在一起。在生活中,這是太常見的場景:

「你這學期當上三好學生,我就給你買衣服!」

「考了前五名,我就帶你去旅遊。」

「好好寫作業,我就買好吃的給你!」

「如果這次考試不及格,你就不用回來了!」

家長做出愛的表示是以孩子必須作出相應的行為為前提條件的,這就使孩子從小認識到「愛是可計算的,可以交換的」。所以他不會無條件地付出真愛。因為他的愛是有條件的,所以成年以後他無法和別人建立穩定的情愛關係,這就決定了他婚姻的不幸。他將在環境中被別人鄙視,最後淪落成小市民式的勢利小人,終生在社會底層徘徊。

所以,請執握「愛」的權杖的家長大人們,不要濫施你們權力,如果孩子不懂得對別人無條件地付出愛,將是孩子一生的悲劇。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四川在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1113/26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