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沒錢了 傳廣東千億養老金入市

—傳廣東千億養老金入市 人保部等五方博弈股市



  1月2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一句「養老金暫無入市計劃」的發言引起軒然大波,更為A股節後走勢埋下伏筆。


  要知道這一表態與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連續呼籲養老金入市傳遞的信號剛好相反。

  「股市剛剛在持續下跌中有所企穩,好在這個消息出現在節前收市之後,否則當天A股就會出現尾盤拉稀。」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微博)說。

  人保部的發言是直接針對最近媒體報道南方某省將1000億養老金委託社保基金理事會從2012年第一季度開始投資管理的消息進行的闢謠。全國養老金結餘超過1000億元的省市只有四個,南方某省實際上就是指廣東,廣東是全國社保結餘最多的省份。

  記者從可靠渠道得到的消息顯示,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確實從廣東獲得了千億養老金的投資管理委託。

  為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保基金理事會和證監會關於養老金入市傳遞的信息不一致呢?《華夏時報(微博)》記者為此採訪了一些投資人士和專家,市場各方對此的解讀也與部委傳遞的信息一樣存在很大的分歧。

  上海富晶資產管理中心總經理王林認為,根本不可能有上千億的養老金入市。他告訴記者,「現在地方財政都缺錢,地方養老金是財政的第二支柱,這是當地銀行最重要的資金來源,當地銀行依靠這些資金往外貸款,地方政府怎麼可能把上千億資金從當地銀行抽走交給社保基金理事會來管理,這裏有強大的地方利益。」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微博)則表示,養老金入市是一次利益調整,養老金低成本補貼地方經濟的局面需要轉變,現在需要轉到重視投資回報上來,只有養老金保值增值才能彌補未來的虧空。

  「我注意到人保部發言人的講話大部分重複過去說過的一些內容,不是一個利空,相反包含的積極因素更多,首先透露出尋找養老金保值增值的渠道已經成為共識,養老金暫不入市並不意味着永不入市,需要時間,需要各個部委之間協調一致行動。」李大霄說。

  養老金入市五方會談

  「人保部的發言沒有否認養老金入市,強調的是一個程序問題,養老金入市需要人社部審批,而地方養老金委託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也需要國務院審批。」 長期研究養老金的專家中國人壽(19.33,0.33,1.74%)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雲龍博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養老金入市是一個嚴肅的問題,需要嚴格的程序。」

  劉雲龍告訴記者,現在的社保和養老金管理體系存在四方會談,他們分別是財政部、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會和地方政府,如今,養老金入市又牽涉到證監會,這就形成五方會談。地方養老金實行省級統籌,地方政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體,財政部是負責社保和養老金的資金來源,養老金出現虧空最後兜底的是中央財政。

  目前,社保基金除了個人和企業繳納這些資金來源之外,還有中央財政預算撥付和部分國有上市公司股權劃撥;社保基金理事會就是負責管理運營這些資金的獨立法人機構;而人保部是負責管理社保基金繳存比例和養老金發放標準的,人保部有一個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專門負責社保基金和養老金的監管,養老金的管理實際上只有四方同意的東西才能推行。

  「地方養老金與社保基金相比投資渠道狹窄,只能存銀行和買國債,社保基金已經有一定比例資金投資股票、基金、企業債等流動性好的金融工具。銀行的負利率一直在威脅地方養老金的保值增值,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養老金入市變得比較迫切,證監會當然希望養老金入市,而財政部、地方政府和人保部有各自的想法。」劉雲龍表示。

  此前,廣東曾經嘗試與滙豐銀行、中國平安(39.10,0.59,1.53%)(微博)成立一個合資公司管理地方養老金的結餘部分,這一模式與社保走向全國統籌的潮流不一致,不得不放棄。

  最近,戴相龍一直在強調地方養老金的虧空和遭遇負利率縮水的問題,全國地方養老金結餘最多的廣東省的舉動算是一種姿態和回應。不過,人社部擁有對社保基金的監督管理權,在這樣的背景下,人社部新聞發言人重申了養老金入市審批權在人社部,地方政府委託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養老金需要國務院審批。

  但是,人社部發言人並沒有否認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研究實現養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具體辦法。

  「現在主要是看《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條例》如何修改,涉及到對地方養老金入市投資的規定,去年曾經上過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因為沒有公示所以就擱下來了。」劉雲龍說,養老金入市五方博弈的結果最終指向是程序的合法性,而不是原則問題。

  關鍵看新股發行改革

  「現在是入市最好的時機,上證50指數(1775.091,24.57,1.40%)的股息回報率達到4.6%,銀行股的股息回報率達到6.7%,而十年期的國債回報率達到3.33%,股市的安全回報已經超過了國債。」李大霄說。

  在李大霄看來,現在股權投資文化還比較混亂,長期投資文化沒有形成的情況下,很多股票已經有超過十年期國債的安全回報,這已經非常不錯了,藍籌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養老金就是應該在大家都不敢買股票的時候入市才是比較安全的。

  但上海富晶資產管理中心總經理王林堅持認為,養老金入市是一個大趨勢,新股發行三高的問題沒有解決,養老金入市也毫無安全可言。

  「養老金不是為了救市托市的,其次,不能開小灶,否則對其他投資者就不公平了。」在王林看來,養老金不可能都投銀行股,萬一投資創業板,假如投資海普瑞(23.99,0.58,2.48%),180多塊錢的價格現在剩下幾十塊錢,這樣的損失誰來負責?

  「只有改革新股發行制度,解決了三高問題,養老金入市才會比較安全,最重要的改革是新股發行審批權和監管權分開,杜絕新股發行尋租。」王林說,養老金入市唯一的理由就是投資回報。他建議證監會要轉向為企業和投資者服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任何公司的發行上市申請,現在證監會發行部三五十個人負責全國所有公司的上市,根本忙不過來;新股發行甚至可以成立兩家專門的公司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維持公司運營,負責審核材料的真實性,證監會只負責新股發行的監管。

  王林一直擔憂的是現在的新股發行承銷制度,券商和發行人穿一條褲子,抬高新股發行價格,需要對新股發行承銷制度進行改革,完全改為券商全額包銷後,再賣給投資者,而不是現在形式上的餘額包銷,這樣券商才會真正與發行人討價還價,壓低發行價格。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新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130/23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