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揭秘壯美月球照片:表面崎嶇如浮雕作品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於去年6月發射升空,主要任務是為美國未來重返月球任務做準備,尋找安全着陸地、潛在資源 (如水冰)等,其所攜帶的高質量成像設備拍攝下了40年前幾次「阿波羅」登月任務着陸地的詳盡照片。以下是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最新照片以及對「阿波羅」 飛船着陸地的今昔對比。

  1.皮爾里(Peary)隕石坑


皮爾里(Peary)隕石坑

在靠近月球北極的地方,皮爾里(Peary)隕石坑帶的許多大坑都永久處於陰影的籠罩下,而一些大坑邊緣更高的地方則永久發光。由於靠近潛在的資源,「皮爾里」是太空人將來探測的一個重要地點。圖像高度為5.5英里(約合9公里),是於2009年7月11日拍攝的。

  2.阿波羅11號着陸地「靜海基地」


阿波羅11號着陸地「靜海基地」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2009年10月1日飛經阿波羅11號着陸地「靜海基地」(Tranquility Base)時拍攝的畫面。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首次踏上月球的土地,在那裏停留了不到一天時間,其中徒步勘測的時間只有2.5小時。照片中央的一個大亮點是登月艙下降段。登月艙四周的黑色光環是太空人負重前行時留下的腳印。從圖中還可以看到幾次實驗的地點,以及阿姆斯特朗向「小西」(Little West)隕石坑跋涉時向右側留下的足跡。

  3.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回望



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回望

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從「小西」隕石坑回望阿波羅11號登月艙——換作是以前的俯視圖,阿姆斯特朗可能是站在中央往左看。

  4.阿姆斯特朗拍實驗裝置


阿姆斯特朗拍實驗裝置

這是圖3相反方向的照片,同樣是在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拍下了在「小西」隕石坑附近安設的實驗裝置的照片。


 5.阿波羅17號月球車



阿波羅17號月球車

1972年12月13日,阿波羅17號月球車照片。這個月球車稱為「LRV-3」,停在澄海(Mare Serenitatis)最後一個停放地點,背景是阿波羅17號的登月艙。換作是以前的俯視圖,這個視角將是從中間偏右向左上角方向。

  6.阿波羅17號着陸地2號站仰望地球


阿波羅17號着陸地2號站仰望地球

從阿波羅17號着陸地2號站仰望地球的照片,畫面最突出位置是一塊巨石和月球地平線。此照攝於1972年12月12日。

  7.阿波羅17號太空人頭頂地球清晰可見

阿波羅17號太空人頭頂地球清晰可見

在1972年12月13日的出艙活動中,阿波羅17號太空人哈里森-施密特望着月球車上的攝像頭,而他頭頂的地球清晰可見。

  8.阿波羅12號在「風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的着陸地

阿波羅12號在「風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的着陸地

這是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2009年10月5日於阿波羅12號在「風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的着陸地拍到的照片。1969年11月19日,美國太空人皮特-康拉德(Pete Conrad)和艾倫-賓(Alan Bean)在月球登陸,他們將登月艙(中)停靠在美宇航局「測量員3號」月球探測器不遠處,以便步行到達那裏。「測量員3號」兩年前在右下角的黑點處着陸。照片上通向左上角的腳印清晰可見,那是太空人在那裏放置稱為「月球表面實驗包」(ALSEP)的大實驗包留下的。

  9.阿波羅12號着陸地全景圖


阿波羅12號着陸地全景圖

1969年11月19日,美國太空人艾倫-賓拍下這張阿波羅12號着陸地的全景圖。圖中,另一名太空人皮特-康拉德正在對登月艙進行檢查,左側是「測量員」(Surveyor)隕石坑。換作是以前的俯視圖,視角可能是從上到下,從右到上中的方向。

  10.「測量員3號」探測器


「測量員3號」探測器

1969年11月20日,美國太空人皮特-康拉德走近「測量員3號」探測器,背景是登月艙。換作是以前的俯視圖,視角可能是從右下角向左上角的方向。「測量員3號」在月球表面度過兩年時間以後,其零部件被一一拆卸,運回地球。

  11.「凱布斯」隕石坑

「凱布斯」隕石坑

這是美宇航局LCROSS衛星撞擊月球表面以尋找水冰兩天半以後,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於2009年10月11日向月球南極附近「凱布斯」隕石坑飛行時拍攝的照片。它尋求從西南側獲取「凱布斯」隕石坑北部邊緣的照片。圖像從左至右的距離約為37英里(約合60公里),照片中最突出的位置到圖中央背景的距離約為31英里(約合50公里)。LCROSS撞擊點位於這張照片的底部中間附近。

  12.新撞擊坑噴射物


新撞擊坑噴射物

2009年9月30日,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下這張靜海以南一個新撞擊坑噴射物的壯觀畫面。圖像高度為1.5英里(約合2.5公里)。

  13.皮爾里(Peary)隕石坑

皮爾里(Peary)隕石坑

在靠近月球北極的地方,皮爾里(Peary)隕石坑帶的許多大坑都永久處於陰影的籠罩下,而一些大坑邊緣更高的地方則永久發光。由於靠近潛在的資源,「皮爾里」是太空人將來探測的一個重要地點。圖像高度為5.5英里(約合9公里),是於2009年7月11日拍攝的。

  14.島海(Insularum Mare)「米利奇烏斯A」隕石坑

島海(Insularum Mare)「米利奇烏斯A」隕石坑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2009年7月16日拍攝的島海(Insularum Mare)「米利奇烏斯A」隕石坑內緣照片。「米利奇烏斯A」隕石坑直徑約為5.6英里(約合9公里)。

  15.月球崎嶇表面

月球崎嶇表面

2009年9月5日,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進入最後的測繪軌道後不久拍攝的月球崎嶇表面的照片。這張照片也是該探測器圖像質量檢測工作的一部分,是在「洪堡海」(Mare Humboldtianum)西北450公里處的月球高地中央拍攝的。

  16.「羅茲德斯文斯基W」(Rozhdestvenskiy W)隕石坑


「羅茲德斯文斯基W」(Rozhdestvenskiy W)隕石坑

這是2009年7月4日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日出時分拍到的「羅茲德斯文斯基W」(Rozhdestvenskiy W)隕石坑東緣拍攝的照片的一部分,此時,月球表面如浮雕般展現在我們面前。

  17.「地獄E」(Hell E)隕石坑


「地獄E」(Hell E)隕石坑

這是「地獄E」(Hell E)隕石坑以東數公里處一個絕美區域的照片。「地獄E」隕石坑位於古雨海紀時代德斯蘭德斯撞擊坑構造帶。在明亮背景的襯托下,小隕石坑和月表獨特的線條清晰可見。亮光來自於附近撞擊產生的噴射物。圖像高度約為2.1英里(約合3.5公里)。

  18.「沙克爾頓」(Shackleton)隕石坑


「沙克爾頓」(Shackleton)隕石坑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2009年8月25日拍到的位於「沙克爾頓」(Shackleton)隕石坑邊緣地帶的月球南極(中間偏左)照片。沙克爾頓隕石坑直徑為19公里。永久陰影帶可能蘊含有水冰,而高高的明亮山脊在一年大部分時間能為人類將來在上面居住提供太陽能。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新浪科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112/15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