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章立凡:冼冠生的詛咒


冼冠生(網絡圖片)

章立凡:冼冠生的詛咒

三鹿集團在國人的罵聲中倒台了,同時也將一個人物——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永遠釘在了中國食品工業史的恥辱柱上。這使我想起了另一個人物——近代中國食品工業的開拓者、冠生園的創辦者冼冠生。

說起冠生園,今天的人們能記得的,一是當年請影星胡蝶所做的著名月餅廣告:「唯中國有此明星,唯冠生園有此月餅」;二是前幾年南京冠生園(全國眾多冠生園中的一家)因使用陳餡製作月餅,被曝光後企業倒閉,給人的印象是「成也月餅,敗也月餅」。其實冠生園的起家,源於一種小食品——陳皮梅。

冼冠生白手起家,早年曾在上海新舞台提籃叫賣自製的陳皮梅、話梅、牛肉乾等廣味零食,頗受大眾歡迎。名伶薛瑤卿服用陳皮梅後功效顯著,拉藝界同人一起投資,於1915年與冼氏合夥開店,並交託他主持,此即冠生園之由來。歷經十多年的開拓,冼冠生憑着勤奮與敬業,先後在南京、杭州、廬山、天津、北京等數十個城市設立分店或代銷店,並開闢農場作為生產基地,兼具休閒功能,實為現代觀光農場的先祖。他引進英國、德國的先進設備,將冠生園從前店後廠的傳統作坊式經營,改造成工業化生產、產銷結合、工商一體的龍頭食品企業。冠生園之「生」字商標飲譽海內外,他也被譽為民族工商業的「食品大王」。

冼氏的經營理念是「三本」,即「本心,本領,本錢」,後兩者當今的企業家大多具備,惟「本心」稀缺。不妨從公德與私德兩方面論之。冼冠生的經營方略注重「揚己所長」「人無我有」「真工實料」。他提出「一切產品,衛生第一」的口號,對車間環境、生產環節和生產人員做出嚴格規定,禁止使用劣質或變質的原料;雞蛋須先清洗殼外污物,花生要剔除霉爛顆粒。某次一批果醬出貨後有發酵變質現象,他不僅自請處分,還率公司人員到各店號登門道歉,包退包賠。

在私德操守上,冼冠生作為主持公司業務的股東之一,一向公私分明,不亂支一分公款,除了冠生園,不做任何店外生意。他自奉甚儉,收入都用於發展事業,連自己女兒生活發生困難都無力幫助,只好借外債救急。他律己甚嚴,平時與職工同吃同住,每天必到工廠督導生產。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他都先處罰自己。冼冠生以「四不」作為員工守則,即「不吹煙(鴉片),不酗酒,不賭博,不討小老婆」;自己除了聽聽京戲,從不涉足歌廳舞場。這在當時和現今的企業家中,都是鳳毛麟角。

上海淪陷後,冼冠生到大後方重慶開店設廠。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因淪陷期間股權發生變化,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內外交困加上積勞成疾,此後他只保留董事長名義,不再視事。1952年「五反」運動中,65歲的冼冠生自殺身亡,過去一直被粉飾為「病故」。

冼氏自殺的原因,是被非法關押逼發欠薪所致。「五反」運動造成了全國的經濟大滑坡,上海的食品及飲食生意大受影響,也激化了勞資矛盾。冠生園除維持日常運轉,每月需發工資2.4億元(舊幣),資金周轉艱難,自1952年2月下半月起積欠員工工資,公司負債達13億元。居家養病七八年的冼冠生被工人揪到公司,逼迫發放工資。他被關45小時後心力交瘁,於4月21日跳樓自殺。當時很多企業主選擇了這種慘烈方式自我了斷,被稱為「空降部隊」,據說只是為了證明「死要見屍」,沒有潛往台灣「投敵」,以免連累家人。

是年5月間,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到上海調研糾偏。據同行的章乃器在日記中記載,資深老報人嚴鶴聲在5月17日的工商界座談會上提出:調查不易得真相,如冼冠生自殺,連家屬都說是經理、董事會不好,沒有說工人迫逼董事會、經理,又迫到董事長。

這種人為製造階級鬥爭、以政治運動干預乃至消滅市場經濟的折騰,後來還重複過多次。中國商人在漫長的商業文明歷史中,形成了「管鮑家風」「陶朱遺範」「童叟無欺」「真材實料」等一套商業道德規範,但在20世紀50年代後遭到批判和唾棄。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第二輪資本原始積累,至今仍是潛規則多於明規則。三鹿在牛奶中添加有害物質牟利,其實是中國奶業的共同潛規則。

冼冠生生前常說:「做生意的人如果沒有良心,這店早晚關門!」南京冠生園的「陳餡事件」只是一個警示;三鹿的垮台、田文華的入獄和國家質檢總局局長去職,也不是潛規則的終局,更凸顯出體制上的積弊。時至今日,冼冠生的影子仍在時空中徘徊,他的詛咒依然有效——中國的企業家和官員們,下一個會是誰呢?

(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409/12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