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中共的「翻身農奴」從西藏走向世界歌壇


多吉扎西8月8日在新唐人第二屆「全球華人聲樂大賽」上演唱。(攝影:戴兵/大紀元)

從西藏走向世界歌壇 從西藏走向世界歌壇 新唐人「全球華人聲樂大賽」選手多吉扎西談音樂與信仰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天生濃厚的嗓音如青藏高原一般寬廣,像珠穆朗瑪峰一樣高昂,從小唱藏族民歌的多吉扎西,一路經北京、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的西洋歌劇院和高等音樂學院美聲唱法的訓練,技藝愈高,音域更廣闊;無論意大利歌劇還是藏族民歌,揮灑更自如。

雖然歌聲廣受同行讚譽,多吉扎西自稱因「脾氣倔強」從未在中國大陸參加過任何聲樂比賽。但不知是什麼緣分,今年正在英國曼徹斯特音樂學院進修聲樂專業研究生的他,在《大紀元時報》看到新唐人第二屆「全球華人聲樂大賽」的消息後,就動了參賽之念。於是記者得以於8月7日在紐約曼哈頓的「全球華人聲樂大賽」註冊會上見到這位大塊頭笑容可掬的歌唱家。

*三家音樂學院同時錄取

唱歌對多吉扎西來說是如此自然,全憑他得天獨厚的嗓子條件。1985年高考,他被四川、上海、北京的三家音樂學院同時錄取,後來成為北京的中國音樂學院的學生,學習美聲唱法。畢業後因為是藏族,就被分到中央民族歌劇院。這樣的安排又讓他在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之間有過好一陣掙扎。

多吉扎西回憶道:「在民族歌劇院就要唱民歌,作為藏族人,我當然很想唱自己民族的歌曲,但我的專業又是美聲,開始時感到非常困難。怎麼唱都不對勁兒,不知道怎麼用氣。後來慢慢明白了,感到自然了,發現(美聲)技術達到一定程度,反而會幫助唱民歌,唱民歌反而更容易了。」

*收放自如 闖蕩歐洲

通過演唱實踐,多吉扎西越來越能掌握演唱中的氣息動用,無論是西洋歌劇還是民歌,他都能將氣息運用得收放自如。1997年後他到歐洲一些國家發展,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幾座歌劇院與西人演員一起同台演出,扮演西洋歌劇中的角色,今年到英國曼徹斯特音樂學院進修聲樂專業研究生。

此次參加「聲樂大賽」,多吉扎西非常想同時報名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可惜大賽委員會不允許,這次他只得選了美聲唱法。他參賽曲目大多是意大利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作品,因為「普契尼的作品演唱難度要求很大,更適合我天生條件。」

多吉扎西的初賽歌曲是《西部女郎》中的「他還在相信」;複賽唱《托斯卡》的詠嘆調「今夜星光燦爛」和西藏歌曲「多尼尼吉」;決賽要曲目都是之里的經典歌劇《圖蘭朵》(Turandot)里的詠嘆調「公主徹夜未眠」和「松花江上」。

*歌唱者素質:閱歷、技巧、感情

多吉扎西認為,一位歌唱家必須具備的素質包括:閱歷,技巧和感情。技術方面重要是氣息的運用,「以前在音樂學院時老師常讓注意運氣,同學們都不當一回事,尤其自己憑一副好嗓子,覺得有了這個什麼都能唱,後來在演唱生涯中才意識到運氣的重要。」

他認為要增加生活的閱歷並在演唱中將自己擺放在角色的心情位置上,「在音樂學院時我不懂意大利文,就不斷聽磁帶錄音,(歌劇里)人哭我也哭,人笑我也笑。」

*從精神信仰中找寧靜

演出中要進入角色,更關鍵在演出前不要讓自己的情緒產生波動。多吉扎西說他原本是一個很愛緊張的人,「在一些重要的演出前甚至會全身發抖,連鋼琴聲都聽不見。後來我就在演出前打坐。」

多吉扎西說,「藏族人都有自己的佛教信仰,自己是信佛之人,會通過禱告和打坐得到心靈的慰寄,打坐可以緩解緊張,演出時的情緒就不會受影響。」

9 歲的多吉扎西就與其他400多個藏族孩子一起作為「翻身農奴的後代」被帶離西藏, 「當時我們被帶離的這些孩子家裏雖不富裕,但也沒被什麼農奴主欺壓,我們的家人被欺騙說就到拉薩待兩年,誰知從此被帶到北京。在北京雖然有老師照顧我們的生活,但卻被不斷的洗腦,他們(中共當局)告訴我們說藏語沒有前途,我們被迫都得說漢語。」

然而無論如何,多吉扎西一直不忘自己的根,他說自己的名字「扎西」就是紮根西藏的意思。或許因為這些經歷,他非常同意此次聲樂大賽要求有中文歌,他得以演唱本民族的歌曲。他也認為大賽「無中共黨文化內容歌曲」的規定,「很自然,既然有這種宗旨,就照着去做就是了。」

多吉扎西說,「我看到消息上說,大賽要弘揚的是「純真、純善、純美的傳統藝術,我非常喜歡這個宗旨,所以來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809/9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