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國威脅論、島鏈、圍堵政策

 

中國威脅論


中國威脅論(此處“中國”皆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乃國際關係上一種訴諸對中國採取圍堵(英語:containment)的說法,始於後冷戰時代各國裁減軍備之際,中國因改革開放後大舉擴充軍備,特別在於海空軍在東海及南海的聯合作戰能力,相關國家產生的憂慮與質疑,此質疑於1995年因南海問題及對台灣領海試射導彈達到高峰,然近年來東南亞國協國家、美日等國的實際作為並非圍堵,而是一些防範及牽制。

中國官方一再宣揚其外交理念,希望可藉此弭平國際上可能的“中國威脅論”,而不正面從中國軍備發展上解除關於中國威脅論的疑慮。[1]

相關各國對“中國威脅論”近年的轉變
時至今日,在不同的地區和國家在冷戰後,對“中國威脅論”有不同程度的加強或減弱。


新加坡
新加坡在1995年5月13日前往北京某國際企業年會演說時,就道出國際的矛盾心態─一方面視中國為商機,另一方面又是威脅。經媒體的報道後,“中國威脅論”更廣為流傳,特別在當時1995年2月中國和菲律賓(與新加坡同為東南亞國協會員)的背景下,中國當時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正式駁斥該“中國威脅論”的說法,指“中國永不威脅或侵略別國”。

近年來因中國與東南亞國協的關係改善,新加坡的中國威脅論有淡化的走向。


中華民國/台灣
台灣解除戒嚴後,1990年代初期,台灣人對於中共惡感並不如現在、甚至可以說是台灣瀰漫較為親中的社會氣氛;國民黨在當時已經使用紅色恐怖高壓統治台灣人近40年;過去國民黨的教育被視為洗腦教育,因此中國國民黨的歷史教科書對於中共的惡評在當時也被台灣人懷疑。

但是,首先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千島湖事件大幅增加台灣人對中共的惡感;而後95-96台海導彈危機乃中國1995年7月以導彈試射威脅台灣,對後冷戰裁軍備的國際社會是一大打擊,不但台灣人非常不滿,而國際媒體也出現圍堵中國的主張。

儘管台灣歷經對中華民國憲法的修憲上,已終止動員戡亂,不再視中國共產黨為叛亂敵人,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支持者經常以台灣人無法接受的方法回應對1947年內戰及中華民國政府的看法與立場,並不斷以武力展示及外交恫嚇台灣。反分裂國家法受台灣民眾普遍反對,反而確立中國威脅論在台灣內部政治的地位。

特別是1995年的導彈試射,那時剛經過六四事件、千島湖事件的台灣,具象化“中國威脅論”的實在性,使“中國威脅論”迄今主導了台灣的內部政治。近年來,由於中國共產黨堅持一黨執政,加上中國大陸的人權問題(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狀況)以及不放棄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承諾,並部署幾百枚以台灣為目標的中、短程導彈,這些都讓台灣人民、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崛起不得不有所擔心、警覺及反感。

隨着兩岸交流及資訊流通,台灣人的民意有許多改變,由這些改變可以知道,中國威脅論已經深入台灣民心:“中國人”、“中國”、“統派”成為負面用語、支那一詞已經被一些台灣人用來攻擊中共或中國民族主義支持者、台灣人中的中國人身份認同者的下降及台灣獨立支持率的上升。


美國
在後冷戰的背景下,1991年12月13日《紐約時報》欄作家Leslie H. Gelb撰寫題為“Breaking China Apart”(分裂中國);後有Charles Krauthammer在1995年7月31日的《時代周刊》(Vol.146,Iss. 5)撰文“Why we must contain China”(為何我們必須圍堵中國)。

中國威脅論在新保守派很流行。他們的想法是,美國有特別責任領導別的國家到一個民主的將來,也覺得美國必須當世界唯一的超權國家。但是在整個的美國保守運動,中國威脅論是有爭議。美國“商業保守派”非常反對這個思潮,認為貿易和文化接觸會對美國和中國雙方有利。


日本
2005年12月22日,屬於鷹派的日本外相麻生太郎發言:“中國正成為威脅。”這是小泉歷屆內閣首次有閣僚在公開場合提出“中國威脅論(中國脅威論)”。


印度
中印軍事關係的緊張主要在於中國對西藏的持續擴張軍備,以及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援助。1998年5月,印度國防部長喬治□費爾南德斯在印度進行核試驗後,宣揚“中國是印度潛在的頭號威脅”的言論。及後,費爾南德斯本人和其後任逐漸收回這種說法,表示要和中國友好。


國際中國威脅論與中國共產黨威權主義
有些觀點認為“中國威脅”是來自於中國共產黨自身的威權主義顯示出的“不友好”,特別是將美國視為霸權主義的反美情緒鼓動上,藉以排斥國內政體民主化。國際關係學者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共產黨尋求內政專制合法性的一種外交表現。[2][3]

中國解放軍少將朱成虎的對美核武言論曾引起很大的爭議。

中國海外民主人士則主張,中國威脅論並非本質上的愛國主義對抗霸權主義,而是中國共產黨政權繼續一黨專政的藉口。這一派人相信,民主憲政、保障人權的中國將是充滿人道關懷的國家,而中國威脅論自然會弭平。[4]

資料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3月1日外交部就“中國威脅論”和中日關係等答問.
^ He, Baogang,Yingjie Guo(2000).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 Downs, Erica Strecker,Philip C. Saunders(1998Winter).“Legitimacy and the Limits of Nationalism”.International Security.23(3):114-146.於2007年10月3日訪問.
^ 劉宗正(10).中國威脅論.

*****************************************

島鏈
 
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地理邊界線所謂“島鏈”,是由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義,又有政治軍事上的內容,其用途是圍堵亞洲大陸,對亞洲大陸各國形成威懾之勢。

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地理邊界線

第一島鏈
是指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

在第一島鏈的“封鎖鏈條”中,最為關鍵的是台灣島。它位於第一島鏈的的中間,具有極特殊的戰略地位,掌握了台灣島就能有效地遏止東海與南海的咽喉戰略通道。也有了與“第二島鏈”內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遠洋的便捷之路。


第二島鏈
是指北起日本群島,經小笠原諸島、火山列島、馬里亞納群島、雅浦群島、帕勞群島,延至哈馬黑拉群島。


太平洋鎖鏈
是美國目前在亞洲戰略部署的重點,而它所要圍困的主要目標就是中國,這條鎖鏈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島鏈為基礎,東起靠近北極的阿留申群島,日本群島,韓國是這條鎖鏈的中心,而台灣島和關島則是中軸,其一直延伸至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新加坡、菲律賓群島以及印度尼西亞等。

**********************************************

圍堵政策

圍堵政策是指美國在冷戰早期的外交戰略,目的是限制所謂的多米諾效應,即新興國家多倒向社會主義蘇聯,而不是資本主義的歐美. 


總覽
該思想主要是來自於孤立導致停滯.

歷史

近期使用
對薩達姆的伊拉克政權.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427/8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