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半導體

傲視全球!「三大雲」全部落地台灣 台四大行業穩步成長(圖)
2024-06-13

台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星期三(6月12日)預測說,由於人工智能(AI)炙手可熱,帶動相關供應鏈需求強勢成長,台灣2024年整體製造業產值可達23.1萬億元新台幣(約合7500億美元),年增率為6.47%。而台灣傲視全球的半導體產值更是首次突破5萬億元新台幣(約合1540億美元)大關,年增率為17.7%。

數以千億人民幣的投資 體現習近平決心(圖)
2024-05-30

中國江蘇省淮安的一個半導體晶片廠的工人在作工。(2024年4月29日)華盛頓—在美國聯合盟國加強限制對中國的先進半導體技術出口之際,中國日前再度設立規模超過3000億人民幣的基金扶持其半導體產業。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努力提升其半導體產業,中國在這方面的最新努力受到更多的關...

撤離中國 台灣晶片封測大廠京元電出售中國子公司全數股權 加碼投資台灣
2024-04-27

https://asset3.ntdtv.com.tw/public/uploads/assets/2024/04/26/2024-04-26-662b91e8c9e6b.mp4台灣封測大廠京元電今天(4月26日)公佈,將出售旗下位在中國蘇州的京隆公司92.1619%股權,預計交...

因應地震有一套 台灣半導體產業韌性強
2024-04-04

https://asset3.ntdtv.com.tw/public/uploads/assets/2024/04/03/2024-04-03-660d4991d10d8.mp4台灣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多家的外媒例如日本NHK、英國BBC、美國CNN等大篇幅的和即時報導,國際...

雷蒙多:美將不惜一切代價阻中共技術野心(圖)
2024-03-12

周一(3月11日),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美國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對中共獲取先進半導體技術的控制,再次表明拜登政府可能會加大力度遏制中共技術野心。2024年3月11日,菲律賓貿易和工業部部長阿爾弗雷多·帕斯夸爾(左,A...

美對應材啟動新調查 要求提供中國業務信息
2024-02-29

美國政府已要求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提供其向中國客戶出貨的信息,在華府試圖阻止中共取得先進半導體設備之際,這一敏感話題再一次回到大眾視野。消息傳出後,應材盤後股價下跌約2%。應材周二(2月27日)表示,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麻州聯邦檢察官辦...

中國加緊儲備半導體製造設備 應對下階段美中晶片戰
2024-02-27

為應對下一階段的美中晶片戰,中國公司目前忙於儲備晶片製造設備的零部件。這雖然為西方和日本的許多產商帶來大量的訂單,但是也預示令人擔憂的未來發展。華爾街日報2月26日報道說,隨着全球半導體公司,特別是記憶晶片製造商投資支出的減緩,全球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呈現減緩,不過來自中國的強勁需求...

脫鈎大陸?台積老大哥帶頭 台灣9晶片廠早轉移陣地(圖)
2024-02-22

外媒報導,過去2年至少有9家台灣晶片公司前往日本擴展業務。(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台積電赴日本熊本設廠效益擴大,不僅吸引日本供應鏈進駐,也帶動台灣晶片廠脫鈎中國大陸,轉赴日本投資。外媒消息指出,過去2年至少有9家台灣晶片公司前往日本擴展業務,為日本半導體產業...

中國「芯粒」突擊能否斬斷「卡脖子」繩索?(圖)
2024-02-15

一名工人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檢查中國科技公司中科曙光展示的晶片和自主字樣的屏幕。(2023年7月5日)美國最近宣佈投資50多億美元用於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這一新的巨額投資重點旨在加強技術研發,凸顯了美國竭力在新興技術研發領域保持領先的決心和緊迫感。中國在傳統晶片技術領...

花了36年,台積電正式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圖)
2024-02-04

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今(4)天下午在臉書引用半導體行業獨立分析師Dan Nystedt的說法,台積電在去(2023)年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從1987年成立,共花了36年,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而不只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製造商。

特斯拉會被摧毀?謝金河曝全球1產業下殺警訊(圖)
2024-01-31

大陸電動車龍頭比亞迪(BYD)去年第四季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Tesla),搶下全球電動銷售第一寶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比亞迪已正式領先Tesla,除了預告大陸電動車將主宰全世界,他也引述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示警,大陸半導體成熟製程產能全開,下一步也可能吞噬全球產業。

又一巨頭撤了...(圖)
2024-01-30

由於美國出口管制,全球著名自動測試設備供應商泰瑞達(Teradyne)從中國撤回價值10億美元的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