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產能過剩

G7財長另闢蹊徑援烏 並聚焦中國產能過剩(圖)
2024-05-26

2024年5月24日,G7財長和央行行長在意大利的G7財長峰會期間合影。七國集團(G7)財長正在開會,俄烏戰持續之際,另闢蹊徑,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根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聲明草案,財長們周六(5月25日)表示,七國集團將探討如何利用俄羅斯凍結資產的未來收入來幫助烏克蘭,並聚焦中共...

鍾原:中共5月又亂了方寸?(圖集)
2024-05-25

伊朗總統的身亡應該進一步刺激了中南海。5月22日下午,習近平到山東省日照市考察。新華社微博5月23日中午才發出一句話報導。中共黨魁不許黨媒及時報導,顯然擔心更多人知道他的行蹤,千方百計要避免伊朗總統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葉倫G7高呼共築「反對之牆」!「新華盛頓共識」對抗中國擾亂世界市場
2024-05-24

七大工業國集團(G7)會議昨(23)日召開,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會前呼籲各國團結陣線,構築「反對之牆」,對抗中國在綠能科技方面過度投資 ,影響國際市場穩定的問題。2024年G7會議將在義大利卡布里島舉行。 圖:取自「G7Italy」官網https://re...

名家專欄:中共的產能過剩和對外傾銷(圖)
2024-05-23

2021年6月22日,廣東省深圳市,鹽田港堆放着大批貨物集裝箱。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信宇編譯最近,美國和歐盟對中國多個行業的產能過剩表示擔憂,從鋼鐵、鋁到鋰電池、新能源產品、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為了緩解這種過剩,中共經常採用傾銷的方式,即...

中國的「產能過剩」,正在釀造惡果(圖)
2024-05-16

中國電動車、太陽能與鋰電池出口不斷擴張,歐美國家紛質疑中國「產能過剩」,分析指出,中國以罔顧民生和打壓外商的手法,並大舉補貼製造業,才造成如今產能過剩,而對他國構成威脅。

拜登對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有關各方如何看待?
2024-05-15

在拜登總統星期二(5月14日)宣佈了對價值約18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新的關稅之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這些戰略性的行動不是要制約中國的經濟發展,但美國將堅持公平競爭並保護美國工人與企業的利益。有前美國經貿官員認為,拜登延續了特朗普時...

北京在「產能過剩」問題上倒打一耙?(圖)
2024-05-13

習近平訪歐時歐盟的重大關切之一就是中國產能過剩,在愛麗舍宮,面對法國總統馬克龍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習近平明確回答:中國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人民日報周日的評論甚至直指西方國家炒作。然而這個問題在西方國家眼中是嚴重存在的。4月份,美國財長耶倫訪問北京時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她那一次...

陳破空:習近平訪問歐洲三國,圖謀兩次分化,成果為零
2024-05-12

縱觀習近平的歐洲之行,先訪法國,意圖拉法國、歐盟對抗美國;再訪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意圖拉這兩國對抗法國、德國和歐盟。顯露兩次分化圖謀。從外交專業角度而言,行為前後抵消,其外交成果幾乎為零。

中國進出口同比回升 產能過剩再成焦點(圖)
2024-05-10

中共官方本周四公佈數據顯示,前四個月進出口同比增長5.7%。不過,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也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對耶倫否認被打臉 中共數據:汽車產能嚴重過剩 利用率不到50%
2024-05-03

4月以來,美國財長耶倫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先後訪問,都提出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其中包括汽車產能過剩,中共一概予以否認。然而,中共當局已有數據透露,汽車產能利用率不到50%,屬於「嚴重的產能過剩」。

易富賢:中國內需不足、產能過剩的三大原因
2024-04-30

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總撫養比下降,進而導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佔GDP的比例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佔比過低和勞動力「額外」過剩使企業更具競爭力(即所謂的「低人權優勢」),政府有財力提供產業補貼,政府和企業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投資和創新,國際投資者也賺的盆滿缽滿。脆弱的社保減少了消費,導致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光棍危機進一步弱化了消費。所有這些共同導致了中國的內需不足、產能過剩。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內需不足使得今後增長難以為繼。

英媒:中國到底有沒有「產能過剩」?為何事關歐美?(圖)
2024-04-24

圖像加注文字,在中國安徽省阜陽市的一家汽車零部件工廠,一名女工正在組裝汽車線束。今年4月,產能過剩突然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熱詞——4日到9日,美國財長耶倫訪華,點名了三個中國的產業產能過剩,可能會傷害美國;1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再提對產能過剩的關切。中...

上官亂:耶倫是真擔心中國啊
2024-04-22

上世紀30年代那場經濟危機,最終美國是怎麼度過的?主要就是依靠凱恩斯主義色彩的羅斯福新政,讓政府進來干預市場,實現公平。而中國走的是相反的路,一上來就是政府干預和扶持,那麼將來如果面臨同樣的危機,解套唯一的方式就是放權和市場化。可是,按照目前中共的習性和局勢,任何放權都被看作自殺。那麼,還有別的什麼出路呢?

七國集團外長發佈共同聲明 強調中國產能過剩危害(圖)
2024-04-20

本周五,由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組成的七國集團(G7)外長和歐盟高級代表發佈共同聲明,強調透過強化夥伴關係以應對當前全球挑戰的重要性。本周五,由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組成的七國集團(G7)外長和歐盟高級代表發佈共同聲明,強調透過強化夥伴...

專家:中國「產能過剩」背後是中共全球野心
2024-04-19

美國2021年3月31日發佈年度報告,點名中國是多個產業產能過剩的世界禍首。圖為示意圖。(Getty Images)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受到全球關注。專家表示,中國產能過剩後對外傾銷,損害他國的同時會反噬自身。而中共當局不願改變這一情況的背後,是其全球野心,將引爆與歐美的全面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