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低迷 新「共享經濟」潮湧

2024年一季度,中共GDP官方數據為增長5.3%,但和民間感受差得很遠。中共為了刺激經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刺激無效。全國各地都在掀起一波過「緊日子」的潮流,裁員、降薪、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曾經高喊不差錢的中共政府,如今捉襟見肘,鐵飯碗都要打破,編外人員要大幅裁剪。 眼下,各行各業的日子都不好過了,中共美其名曰新「共享經濟」不斷出現。 老闆們開始「共享商鋪」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淨園財經。

2024年一季度,中共GDP官方數據為增長5.3%,但和民間感受差得很遠。中共為了刺激經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刺激無效。全國各地都在掀起一波過「緊日子」的潮流,裁員、降薪、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曾經高喊不差錢的中共政府,如今捉襟見肘,鐵飯碗都要打破,編外人員要大幅裁剪。

眼下,各行各業的日子都不好過了,中共美其名曰新「共享經濟」不斷出現。

老闆們開始「共享商鋪」了

疫情前,實體店都喜歡做大店,讓買家兩小時都走不出來。出不來,短短几年,連租個門店都要擠在一起了。

共享門店正在大陸如潮般襲來。「早上包子鋪,中午快餐店,晚上燒烤攤」,在北京拼時段的共享門店就被中共央視新聞報導過。

北京朝陽區一個包子鋪租金大概在4萬到5萬元,把它拆成三個時段分租,租早上時段只需要1萬3,成本足足省了近四分之三。對於一家線下門店來說,租金、人工和原材料是開支的三座大山,一般租金成本會佔每個月支出的25%—30%左右。

一季度,光餐飲店大陸初步統計就有倒閉46萬家,北京一家餐館創業者說,他半年掙的錢基本都交房租了。

餐飲業,隔行合夥租鋪的現象越來越多了。茶飲、冷飲更是合租火熱,在山西太原市塢城路郵政支局,郵政與蜜雪冰城搭夥了。9元咖啡已經落伍了,光消費降級還不行,支出也得降級,房產中介、服裝店、書店、充電站里都賣上咖啡了,甚至寺廟也開設了咖啡鋪。

待遇比外包更慘的「共享員工」

很多企業本來就不景氣,人員經費不斷上漲,同時企業還要支付不斷提高的社保,如近5年,上海社保基數漲幅高達55.6%。於是,為了減低工資成本以及避免繳社保,「共享員工」應運而生。其實,所謂的共享員工就是連外包員工都不如的一種用工模式。有網民說,「想起農村那時候的牛,都是鄰裏間互相借用幫忙刨地的。」

在大陸,體制內單位人事制度不同身份從高到低分別是:公務員、編制人員和編外人員;那麼民企從高到低是:正式員工、外包員工和共享員工。從高到低意味着薪資待遇和福利依次減少,民企的共享員工甚至不會有五險一金和公積金,相當於在就業市場「裸奔」。

《江蘇經濟日報》曾這樣報導過,「若公司員工平均工資5000元,正式工繳納全額社保為950元,外包工按最低基數繳納僅需支出570元。而『共享員工』可能連這570元都省下了。」節節上漲的人力成本,倒逼企業選擇廉價的「共享員工」。

在大陸,被中共精心算計在就業率裏面的有數億「靈活就業」人員,智聯研究院最新發佈的《2023年四季度人才市場熱點快報》顯示,38.5%的受訪者選擇考公或者考編,排名第二是靈活就業——佔比高達19.8%,這部分人,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投身「共享」大潮,成為社會最底層的從業者。

共享床位

《2023年畢業生租住調研報告》顯示,在超八成年輕人的理想狀態中,租金都應該控制在工資的30%以下。以上海為例,有專家指出,滬漂們平均每月在租房上花銷要去到4170元,已經超過30%。

於是在小紅書上,在「中國打工勝地」的一線城市,不少滬漂、京漂開始發帖詢問:「有人跟我share(共享)一張床嗎?」

類似的還有,上海楊浦區,每月1350元合租一張大床,不需要押金,能獲得獨立洗衣機、南向臥室疊加採光良好陽台的待遇。

還有自救型發帖:「在上海!希望能活下來(可share床日租)」這是逃離家鄉不辭萬⾥做滬漂的女生,為了減少一點生存壓力,她願意以30元一天的價格,讓渡並售賣個人最後僅有的私密領域。

素未謀面卻彼此信任,床搭子不管是財產還是人身安全,都存在着不可控的共同生活的風險。在公眾號@後浪研究所的採訪里,一位在北京合租拼床的女生這樣形容她莫名生出的信任感:「她們處在類似的處境,都是一窮二白的年輕人,她本能覺得對方不會是一個騙子。」

從共享店鋪、共享員工,再到共享床位,「拼多多式」合夥拼單購物節省成本浪潮成為2024年大陸民間最真實的社會生態與經濟慘像。

好,本期節目就到這裏,喜歡我們的節目請及時訂閱!

本文在乾淨世界的連結: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live/1goaog1utbr1BPGML4jEZKwmw1g71c?r=1goaog1utbr1BPGML4jEZKwmw1g71c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淨園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8/205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