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李濠仲:小甘迺迪再走下去 可能影響美國大選

—同時被小甘乃迪經濟至上、孤立主義吸引的美國青年

作者:
拜登的對手不只有川普,還包括小甘乃迪(他叔叔即鼎鼎大名的美國前總統甘乃迪)。他選總統最主要訴求就是「讓美國人獲得更好的個人生活」,並以此推波年輕族群中所謂的「相對剝奪感」。一如他過去在競選場合中不斷強調「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由企業盜賊統治的國家」,並強化美國夢的核心,就是:只要你努力工作並遵守遊戲規則,你就能過上體面的生活,買得起房子,養家餬口,享受假期,還可以賺得一筆退休金。反之,如果你認為自己無法如此,你就是遭到背叛了。

就如同當初桑德斯一樣,小甘迺迪針對年輕選民所施展的「經濟訴求」,也是伴隨着高度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觀點。(美聯社

5月13日,《紐約時報》、《費城問詢報》和錫耶納學院公佈三方合作調查,結果顯示川普在六個搖擺州中的五個(賓州、密歇根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喬治亞州)贏過拜登,拜登只在威斯康辛州取得領先。2020年大選,拜登在這六個州全贏,所以,這當然是拜登的警訊。

同時,經由這份民調,不少選舉觀察家也注意到了,拜登的對手不只有川普,還包括小甘乃迪(他叔叔即鼎鼎大名的美國前總統甘乃迪)。小甘乃迪今天之前是位律師,從未參選過公職,這次他先是參與民主黨初選,退出初選後,現以獨立參選人身份繼續參戰,且無疑是所有獨立候選人中最受青睞的一人。他在搖擺州的選票有平均10%的實力,這樣的表現雖然不可能贏得大選,但重點就在他18到29歲的選民支持率已增加到18%,另西班牙裔選民的支持率也上升至14%。拉丁裔、年輕選票是拜登2020勝選的重要基礎,所以不容否認,小甘乃迪再走下去,確實可能影響年底美國大選。

論年紀,小甘乃迪小了拜登11歲,小了川普7歲,但他自己也已70歲,不過,就像2020年的桑德斯,年輕人並沒有因為年紀而疏遠小甘乃迪,反而在他身上取得不小共鳴。

撇開小甘乃迪飽受爭議的「疫苗導致自閉症論」(他在選舉時其實也很少再提),很清楚的,他選總統最主要訴求就是「讓美國人獲得更好的個人生活」,並以此推波年輕族群中所謂的「相對剝奪感」。一如他過去在競選場合中不斷強調「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由企業盜賊統治的國家」,並強化美國夢的核心,就是:只要你努力工作並遵守遊戲規則,你就能過上體面的生活,買得起房子,養家餬口,享受假期,還可以賺得一筆退休金。反之,如果你認為自己無法如此,你就是遭到背叛了。

事實上,小甘乃迪上述「選舉經濟語言」,美國人並不陌生,凡一個人開始出社會工作,有了家庭、房貸,必須如期納稅,當然就會傾向思考這些問題。而小甘乃迪之所以被比擬為另個桑德斯,還在於他同樣讚揚工會制度,批評財富不均,呼籲提高最低工資、推動免費托兒和實施更嚴格的企業監管及提高富人稅。

當我們以為拜登的青年支持度下降,是因為以哈戰爭中,反以色列的美國青年對拜登很反彈,但相對捲入加薩的歷史恩怨,小甘乃迪在競選活動上不斷拋出:「你是不是感覺付了更多稅?生活開支更多?住房壓力更大?能源、燃料費更貴?」或許又更直接「打動」年輕選民。於是,相應的政見,小甘乃迪自然着重在免稅、優惠購屋、低利貸款,尤其為年輕家庭提供改善生活開支的種種計劃。

小甘乃迪等於相當程度延續了2020年桑德斯的選戰打法,並且回過頭再次印證當初對於美國年輕一輩一系列的觀察,其中之一,便提到了美國青年似乎正處於一種「革命性心態」。在這種氣氛下,類似拜登這樣的候選人,至多只能做一個「正常」的總統,無法滿足年輕族群尤其對國家經濟體系能有「重大改變」的渴望。至於川普,則是吸引不少對國家現狀不滿,甚而願意以「推翻常規」為賭注的選民。

今年大選,這氣氛依舊有之,並且也解釋了那份拜登何以在上述搖擺州,民調出現六輸五的景況。因為當問及18到29歲選民「你更喜歡哪種候選人擔任總統」時,有68%選擇「承諾從根本上改變美國的候選人」,只有27%傾向支持「承諾讓華盛頓政治恢復正常的候選人」。選擇前者的,顯然有很大機會並不支持拜登,而如果同樣不支持川普,那很可能就是小甘乃迪的市場了。

根據民調反映,在認為什麼是11月大選重要議題的複數選項中,年輕族群(18到29歲)對就業、通膨和生活成本的關注程度,比起外交政策,是為18%比7%,對烏俄戰爭的關注度更低於0.5%,認為以哈戰爭是重要議題的,也只有1%。小甘乃迪針對年輕選民所施展的「經濟訴求」看似符合民意,卻也如同當初桑德斯一樣,直接將一名總統參選人的外交政策觀點,直接導向孤立主義,並和美國在世界上傳統的中右翼角色相悖。包括他認為拜登在對抗俄羅斯時太過咄咄逼人,才使得美國納稅人為了烏俄戰爭損失超過上千億美元,而下一任總統應該將這一筆錢用於投資美國的下一代,且說自己若當選總統,會讓美國「遠離外國衝突」。(儘管他曾公開支持以色列在10月7日遭襲後的自衛權利,並表示哈馬斯「必須被摧毀」,但自校園抗議開始,他在這部分就轉趨「謹言」了)。

出於人口結構而來的選票結構,小甘乃迪雖然尚不足以真正成為這次美國大選的「主角」,但他所反映的,確實是美國社會愈不容忽視的其一面貌。「如果你是個年輕美國人,這一票會給小甘乃迪?」或是可協助我們取得關於美國更細緻輪廓的提問。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7/205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