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押寶習近平?能找到避免經濟斷崖式崩塌的辦法嗎?

—中國經濟的韌性從何而來?這一點越來越明顯

作者:

即將在七月召開的20屆三中全會,已經成為全球政經觀察的焦點。核心問題,是習近平能不能找到一套避免經濟斷崖式崩塌的辦法。許多希望習近平早日失去權力的人,容易傾向於相信或希望中國經濟危機全面爆發,而押寶習近平能長期執政的人,則相信和希望習近平的奴才們能找到辦法,充分發揮中國經濟的所謂「韌性」。

那麼,儘量從客觀的角度分析,中國是否存在一個讓中國經濟危機長期化的可能性呢?我同意這樣一個判斷,那就是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不僅如此,這種可能性顯然比中國經濟走出岐途、恢復活力的概率要高得多,更重要的是,已經看到中國經濟大勢已去的多數人,也希望中國經濟惡化的速度,不要太快,否則對自己和世界帶來的風險會太大。

由此提出的問題就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從何而來?習近平能不能利用這些因素,儘量延長自己的權力壽命?從外部環境看,中國經濟的「韌性」來自世界經濟對中國經濟多年來形成的依賴,不可能馬上就降下來,這一點已經越來越明顯。而從國內形勢看,也有人已經意識到,存在着一種非常缺德的路徑,概括起來就是加快老年人死亡速度,強化青年人不育傾向,剝奪富人財產,加大壓榨中產。事實上,只要習近平堅持不給底層人口增加福利和購買力,上述趨勢就自然成為一條從不自覺到自覺的路線。

三中全會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把這條缺德的路線,系統化,常態化,這不僅需要創造出一套說法,更要形成有效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是,習近平為甚麼非要走這條缺德的路線,而不選擇一條利己也利民的路線。我的理解是,對習近平有利也對老百姓有利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但實在太難了。

有人會問,難道這條缺德的路線就不難麼?我認為走這條缺德的路線也不易,但確實比走一條對習近平有利對老百姓也有利的路線更可行,關鍵就是,習近平用的是奴才,不可能找到對老百姓有利對他們也有利的路線,而習近平則不會冒險去找人才替代奴才。

這條缺德路線的可行性,還來自於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外部世界接受這條路線的可能性比較高。道理很簡單,這條缺德路線主要傷害的是中國人,有可能減少中國發動戰爭的能力和可能性。也就是說,比起習近平破罐破摔、狗急跳牆,這條缺德路線給了各方時間換空間的可能性。

儘管如此,這條缺德路線也不是一定能走通的。因為在今天這個歷史節點上,存在着多種可能性和不確定性。且不說習近平的身體因素這個大家都關注的不確定性,即將來訪的普京也體現了另外一個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就是俄國在未來究竟是增加中國經濟的所謂「韌性」還是增加了中國的脆性?現在還很難說。

有報道說,一個俄國企業家托普京送習近平一本書,就是列寧的名著《怎麼辦》。這個看似花邊新聞的消息其實很有內涵,那就是整個世界都看到了習近平不知道該怎麼辦,同時也看到了這個事實背後包含着的巨大不確定性。習近平究竟會怎麼辦?他即使選擇了上面所說的中國自殘的缺德路線,其實也不能減少他「定於一尊」給中國也給世界帶來的不確定性,無論中國經濟究竟有多大的所謂「韌性」。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16/205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