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順其自然

聰明人的處世原則:不帶有色眼鏡看他人 不捂住雙眼幻想自己(組圖)
2020-11-05

與人交往中,我們總在感慨:為什麼交心那麼難?為什麼總得以言不由衷的美麗謊言才能得到別人的歡喜之情?其實,不是交心難,而是,你跟別人的交心方式出了岔子,而你卻並不自知罷了。只喜歡聽好話的虛偽之人有,但是,喜歡聽真話、願意跟真心實意的人交心的也不在少數。只是很...

層次 是人與人之間 不可逾越的鴻溝(深度好文)(組圖)
2020-10-25

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人品有。《道德經》中講:上士聞道,勸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真正區別一個人的,不是他的身份地位,而是他的層次段位。有的人,讓你覺得相見恨晚;有的人,讓你覺得對牛彈琴。有的人,讓你覺得相遇是緣分;有的人,讓你覺得相...

順其自然(深度好文)(圖)
2020-10-1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常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沒有誰的一生總能夠天隨人願。《道德經》中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事萬物,生活一切,講求順其自然。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懂得隨緣,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事有因果,強求不得《太上感應篇》...

人到中年 拼的是「眼光長遠」:無論何時 我勸你要懂得未雨綢繆(圖集)
2020-10-17

人到中年,前無退路,後無歸途,咬牙向前,方得始終。有人認為,中年時期,是人一輩子最為困惑的時候。因為家庭壓力和生活壓力通通向人襲來,讓人躲無可躲,避無可避。有人認為,中年時期,是人這輩子承上啟下的時期。因為過往不可改變,未來就要眼前,道路就在腳下,只要肯走...

這段話很經典 適合每一個人 不看會後悔(建議收藏)(組圖)
2020-10-01

人這一輩子,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你以為時間還很長,但是回頭看,卻發現你已經走過了人生的一半,回想起曾經的點點滴滴,卻發現無論怎麼樣,都已經回不去了,那些都成為了我們一生的回憶。時光如水,一去不復返,我們從幼年走到中年,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了很多年,我們從幼稚...

人到中年 記住這五句話 你就活明白了(組圖)
2020-09-1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一天,莊子和惠子走在濠水的橋上,莊子對着水中的魚兒感嘆道:這些魚兒,游的多快樂啊!惠子卻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它們的快樂呢?莊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生活就像一齣戲,悲歡離合都是自己的。唯有,才能。記住莊...

姥姥的點撥:當人遇到跨不過的「坎」時 謹記這幾句話 否極泰來(圖集)
2020-09-01

人這輩子福禍難料,沒有人知道下一刻下一秒是身臨高峰,還是身處低谷。有些時候,人生大部分的事兒,其實很難由人去完全決定,只能是看一步,走一步,然後步步為營。一輛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駛,那它碰到的路,註定是彎路比坦途要多。人生也如此。沒有人能一輩子順心如意,...

上天早已把一切安排妥當:你急 急不來 不如靜默安然 靜待花開(圖集)
2020-08-19

前段時間,應朋友的邀請,我和他一同前往公園裏去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對父子在一個角落裏植樹。兒子一鏟子,父親一鋤頭,兩人雖揮汗如雨,可卻看不出有什麼疲憊感。我對這父子兩人有點好奇,便拉着朋友一起慢步走了過去。只聽到兒子對父親說:爸爸,我們今天施肥澆水,...

姥姥的智慧:當有些「坎」難以跨過時 記住這五句話 逢凶化吉(圖集)
2020-08-19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既然天地有四季的輪轉,那麼人也會有成敗的轉換。春有雨露是滋潤,冬有寒風是刺骨。這一切,不就是相互平衡,相輔相成的嗎?年輕的時候,每一次遇到了事兒,亦或是遇到一些坎跨不過去時。總會想起以前姥姥跟我說的那番話,人生百態,又有誰能十全十美,圓...

老子和孔子的4段對話 影響中國兩千五百年(組圖)
2020-08-14

孔子曾拜見老子,問了幾個問題,孔子十分佩服。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鈎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

人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大徹大悟?(組圖)
2020-07-30

人要想大徹大悟,需要兩種方式:第一種,慢慢淨化心靈,滴水穿石;第二種,被某件事擊中痛點,幡然醒悟。先來說說第一種:每次參加葬禮,很多人都會受到深深的觸動,會幡然醒悟人生不易,會告誡自己和他人,凡事看開點吧。可是過了沒有多久,人們的思想再次被世俗所掩蓋,該爭...

《道德經》是部極妙的養生經 你看懂了嗎?(組圖)
2020-03-17

《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全文約五千字,其高度概括的思想內涵博大精深,享譽中外。自其問世以來,歷朝歷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養生學家等,均能從中得到啟示。我從《道德經》中拈出三個養生理念,專炁(qì)致柔、沖炁以為和、專炁致柔,結...

養生的最高境界——順其自然(圖集)
2020-03-13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1.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

1苦 2累 3變 4忍 5容 6靜 7舍 8做 9愛 10恨~(組圖)
2019-12-27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人這一輩子,無非就是個過程,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得意些什麼,失意些什麼?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如行雲般自在,像流水般灑脫,才是人生該有的態度。苦,才是生活;累,才是工作。變,才是命運;忍,才是歷練。容,才是智慧;靜...

做人 貴在此三處!(組圖)
2019-12-19

世界上最難的事情,莫過於做人。做人難,不亞於難於上青天!李白若穿越而來,我定讓他將《蜀道難》改為《做人難》。縱觀浪漫詩仙李白的一生,雖然仕途坎坷,然而由於天性浪漫,所以字裏行間,除了豪俠之氣外,還真沒有讀出半個「做人難」之處。言歸正傳!今兒不講李白,也不講...

給明星 名人治病的名醫終於站出來說真話了!和你息息相關(圖)
2019-04-14

紀小龍,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委員會委員、全國全軍及北京市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專家,每年在病理會診中解決疑難、關鍵診斷1000例以上。我是做病理研究的。說到病理學,老百姓了解得不多。在國外叫docto...

李怡:三句話賀年【開年分享好文】
2019-02-06

糊塗不是愚蠢。許多人常以智商去評鑑聰明人和蠢人。但其實人類的智商一般不會相差太遠,蠢事通常是由智商高的聰明人做出來的。聰明人過度高估自己,自我膨脹,妄自尊大,輕視對手,過早暴露強勢嘴臉。聰明不等於有自知之明,無自知之明的聰明人往往會用他的全部聰明去做一件蠢事。因此,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說:「愚蠢是一種道德上的缺陷」。

順其自然的智慧(圖)
2013-02-11

「晴耕雨讀」一語融會了三國時期一代高人諸葛亮的心血與人生智慧。在中國古代,農人們都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下雨天大家用來休閒,有志向的人則用來閱讀詩書。幼時我在鄉村偶爾也有看到冒雨耕作的人,在大雨滂沱之中施肥除草,但我總覺得那樣的做法是逆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