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香港

張燦輝:白色恐怖下的香港知識分子(圖)
2024-01-18

2022年10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學校內一角。(宋碧龍/大紀元)2020年7月1日《國安法》在香港強行成立之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承諾已經變成滿紙空言,香港淪落為大陸一個沿岸城市,150年來英國殖民統治下建立的種種優點——法律、教育、新聞和公務員傳統要全...

香港雖變色 大陸遊客赴港仍可購到禁書(圖)
2024-01-17

2023年12月19日,香港街頭一家報攤售賣《大紀元時報》、《新紀元》雜誌等真實報導中國的刊物。(余鋼/大紀元)曾經有着中國禁書天堂稱號的香港,鬧市區的樓上書店都曾是自由購書的地方。昔日的香港機場書店,暢銷書架上放滿中國禁書,成為許多大陸遊客離開香港前必買的紀念品。港版國安法使形...

香港貧富差距擴至57倍 136萬人處貧窮狀態(圖)
2024-01-16

綜合本地媒體的報導,樂施會昨天公佈的報告指出,香港去年首季整體貧窮率達20%,估計超過136萬人處於貧窮狀態;比較部分最貧窮及最富裕住戶的月收入中位數,貧富差距由2019年的34.3倍擴大至57.7倍。

擊敗梁朝偉 吳慷仁榮膺香港影評學會大獎影帝(圖)
2024-01-16

吳慷仁、楊謹華於2021年11月1日在台北出席BVLGARI複雜功能腕錶鑑賞會。圖為吳慷仁。(黃宗茂/大紀元)1月15日,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公佈了第30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得獎名單。金馬影帝吳慷仁憑電影《但願人長久》擊敗梁朝偉、林家棟等演技派演員,奪得最佳男主角。據香港電影評...

如今的香港 136萬人處貧窮狀態
2024-01-16

一項報告指出,香港貧富懸殊問題惡化,去年首季,兩者差距已達57倍,超過136萬人處於貧窮狀態。綜合香港媒體的報道,樂施會15月公佈的報告指出,香港去年首季整體貧窮率達20%,估計超過136萬人處於貧窮狀態;比較部分最貧窮及最富裕住戶的月收入中位數,貧富差距由2019年的34.3倍...

中植破產波及香港 大學教授近兩千萬人民幣沒了(圖)
2024-01-16

中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5日向法院申請破產,據稱主要受害投資人為高淨值人士。港媒報道,香港也首現苦主,他在一年內共投資人民幣1780萬元購買中植定融債,所有本金可能化為烏有。中植集團去年11月正式爆雷,承認資不抵債逾人民幣2200億元,其後以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申請破產清算,...

香港一國兩制的爛尾使台灣大選無懸念 - 微言微語(圖)
2024-01-15

2024年1月13日,台灣民主進步黨候選人賴清德當選總統,打破台灣1996年開始總統直選以來,沒有政黨三年任的魔咒。 REUTERS- ANN WANG台灣立法大選萬眾矚目,而在大選前夕,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習近平的談話引發軒然大波。選...

港府赤字恐破千億元 傳將向市民增收急診費(圖)
2024-01-14

資料圖。2023年1月14日,中國上海一家醫院的急診室內患者爆滿的場景。香港經濟近年來持續低迷,港府連續五年財政見紅,本年度政府赤字恐破千億港元。近日,官方人士頻頻放風,稱政府正研究各種措施紓緩公共財政壓力。據信,港府擬調整公共服務費用及資產增值稅等措施,其中包括可能增加急症室收...

黃世澤:《基本法》廿三條摧毀香港的最後一根稻草
2024-01-14

香港政府在台灣總統立委大選前夕,向立法會提交今年立法議程,當中包括《基本法》廿三條,由於香港立法會只不過是橡皮圖章,所以,廿三條相關立法無論有多惡劣,都會毫無懸念下通過,就算表面看來尊重人權自由的條文,都不會得到貫徹執行,亦不會有人相信香港政府和法院會保護市民基本公民權。香港法院...

「背靠中國」成最大詛咒!(圖)
2024-01-13

4年一度的「台灣大選」在即,藍、白陣營經常批評民進黨過去八年的經濟政策。本台節目《財經自由講》從經濟角度拆解,民進黨執政期間把經濟重心,從中國大陸轉移至東南亞,甚至是全世界,證明成功。相反,香港全面背靠祖國、融入「大灣區」發展,經濟不斷下沉。

2023年香港地產遭遇數十年最糟狀況,房價跌勢今年難以扭轉(圖)
2024-01-13

資料照:香港的一處住宅樓建築工地。(2023年10月24日)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在2023年經歷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挑戰,中國經濟大環境低迷、利率居高不下等因素導致香港房屋銷售和銷售價格雙雙跌至數十年來的最低點。專家認為,儘管中國大陸和國際經濟環境目前出現了一些改善的跡象,但香港的房價...

台灣、香港經濟此消彼長 「背靠中國」成為最大詛咒(圖)
2024-01-12

4年一度的「台灣大選」在即,藍、白陣營經常批評民進黨過去八年的經濟政策。本台節目《財經自由講》從經濟角度拆解,民進黨執政期間把經濟重心,從中國大陸轉移至東南亞,甚至是全世界,證明成功。相反,香港全面背靠祖國、融入「大灣區」發展,經濟不斷下沉。

戴卓爾夫人看透中國(圖)
2024-01-12

在當代西方領袖中,戴卓爾夫人是少見的對中共公開批評的人。這跟戴卓爾的性格和認知有關,她不僅對共產主義有深刻認知,更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今天來看,戴卓爾夫人對中國的很多預測,都是真知灼見。對香港問題,戴卓爾早就預言∶如果中國收回香港,會對香港帶來災難性影響,破壞香港的繁榮。在回歸中...

港警通緝在英港人鄭文杰 全家被問話搜屋(組圖)
2024-01-11

港警國安周三突擊搜查鄭文杰父母及兩名胞姊的住所,並把他們帶到警署。港警國安上月再懸紅一百萬港元通緝五名海外港人,包括前英國駐港領事館職員鄭文杰。港媒報道指,他的在港家人周三(10日)被帶到警署協助調查。人權組織譴責港府再次滋擾流亡港人家屬,促請英國政府回應。據多家港媒報道,港警國...

我受中共黨化教育最基礎一課就是…
2024-01-11

那一年,我二十八歲,是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及共產黨已十二年的地下工作者,是地下黨的基層黨員,公開的職位是學友社主席。當時,我所屬的港澳工委(現改為香港工委)由梁威林任書記,祈烽副之。我在其屬下教育戰線的灰校線工作,直接領導人是梁煥然和歐陽成潮,六七暴動中我所執行的命令全由他們下...

法媒:英首相指黎智英案是優先事項 惟前外相續促卡梅倫發聲及介入(圖)
2024-01-11

英國首相辛偉誠在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一案開審後翌日,覆函前港督彭定康,強調黎智英案是本屆政府的優先事項,但未提及行動,而前外相卓慧思(Liz Truss)則繼續致函現任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促請他介入,重申不能容許中國繼續侵擾港人的基本自...

從查車牌看港府如何繞過法庭裁決擴權 學者稱方便當局包庇
2024-01-10

從昨天起,包括新聞工作者在內的香港市民,若非因運輸署規定的用途查車牌,均須先獲得署長批准,但批准時間沒有規定,準則亦是沒有定義丶由署長說了算的「重大公眾利益」。評論員和學者多認為,新安排就是讓記者不能查車牌,與最高級法院指新聞自由受憲法保障,記者可查車牌的裁決相違背,目的是要包庇...

賴清德:沒有主權的和平就跟香港一樣是假和平(台灣外長:下屆政府會維持現狀)
2024-01-10

台灣執政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周二(1月9日)表示,如果當選,他將維持兩岸現狀。他還強調只要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之下台灣的門永遠都是開的,願意跟中國進行交流合作,穩定台海和平。台灣本周六(1月13日)即將舉行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中國將此次的選舉視為戰爭與和平之間的選擇。儘管台灣政府...

港人出走 陸客不來 香港假期經濟風光不再(圖)
2024-01-09

港人出走、陸客不來,美媒:香港假期經濟風光不再。(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每逢長假期便有很多人選擇外游,以往在周末和假期,早餐生意很好,但現在假期的時候幾乎沒什麼人來吃早餐。光是以去年聖誕節及新年假期跟以往同期相比,客量和營業額都少了超過20%,在香港經營港式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