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預測

北齊奇人異士多 善斷吉凶能預測人生死(圖)
2022-02-02

琅玡人由吾道榮,年輕時就喜好道術,曾經和一些志趣相投之人去長白山、泰山尋仙訪道和修行。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它由東魏權臣高歡的次子高洋於550年建立,歷經六帝,享國二十八年。因皇室姓氏為高氏,故又稱高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蘭陵王就出自北齊。北...

新冠「長期後遺症」風險多大?驗血或可預測(圖)
2022-01-27

未來驗血也許有助判定一個人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新冠長期後遺症的風險;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25日公佈的新研究指出,出現長期新冠症狀的人,染疫後血中特定抗體的含量往往偏低。未來驗血也許有助判定一個人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新冠長期...

時空旅人震撼預測:三戰時間點曝光 這兩國開打(圖)
2022-01-24

時間旅行題材出現在許多電影與小說當中,這讓人大部分人滿足了時間旅行的憧憬。然而,也有許多人說它並不是夢,表示自己曾回到過去、甚至穿梭到未來,但無論是實驗還是偶然,一切都還有待時間來驗證。綜合外媒報導,自稱是時空旅人的6組人馬,分享了自己離奇的經驗。1.因為...

英史學家:疫情衝擊遠大於預測 台防疫可借鑑(圖)
2022-01-16

知名英國史學家佛格森2022年1月15日在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首場講座中指出,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經濟衝擊遠大於預測,台灣死亡數奇低,顯見防疫策略值得學習借鑑。圖為15日台北迪化商圈年貨大街。(中央社)知名英國史學家佛格森今天(1月15日)在台北...

江蘇省接連發生地震 官方「預測」惹質疑(圖)
2022-01-15

2021年11月17日下午,江蘇鹽城市大豐區海域(粉色圈)發生5.0級地震。(Google地圖)從去年11月份起,江蘇省持續發生地震。最新情況,2022年1月15日凌晨,該省南京市雨花台區發生2.6級地震。地震過後,官方宣稱,近期南京不會發生5級以上地震。...

美Omicron變體傳播何時達峰值 專家給出預測
2022-01-07

圖為2021年12月17日,在美國密歇根州迪爾伯恩(Dearborn)的博蒙特醫院(Beaumont Hospital),護士正在為使用呼吸機的COVID-19患者翻身。針對美國疫情,專家預測,人們將在本月看到創紀錄的確診感染病例數字。Omicron變異體...

首富預測下一輪衰退最早2022年春就來(圖)
2022-01-01

馬斯克在回應一條關於目前有936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的推特時稱,如果歷史可以借鑑,那麼大多數創業公司都無法度過下一場衰退。當進一步被問及他認為下一次經濟衰退將在何時發生時,馬斯克表示,預測宏觀經濟很有挑戰。我的直覺是衰退大約會在2022年春天或夏...

改朝換代!星座專家唐綺陽預測:2023年是顛覆之年(圖)
2021-12-28

台灣星座專家唐綺陽資料照。(亞洲旅遊台提供)曾獲金鐘獎肯定的台灣星座專家唐綺陽(本名唐立淇),25日在臉書發文,除了預告接下來一周的各星座運勢,並提到從2020年開始連續4年都是史詩級調整,其中2023年更是顛覆之年,屆時將改朝換代,有新霸主登場。唐綺陽在...

美國大膽預測:未來300年人類竟然是這樣?(圖集)
2021-10-21

隨着科技的不斷更新關於未來,人們越來越嚮往300年後人類社會的發展又會是什麼樣子呢?對於未來,大家又是怎麼預測的呢?5年後三維全息虛擬技術正式大規模商用,可以通過VR、AR技術進行遠程交流、網絡購物了!視頻通話已經out了!宅男、宅女們終於可以足不出戶了!...

半個多世紀以來 人民日報不停預測美帝會滅亡(圖)
2021-08-26

周末,去古玩市場瞎逛;在兜售古籍的地攤前,看到一堆舊報紙。突然,報紙上一排醒目的標題,吸引了我的眼球:美帝國主義一天天爛下去!捕捉到這一信息,我的腳走不動了!我蹲下來,胡亂的翻看着業已發黃的報紙,原來是上世紀70年代的《人民日報》。這可是半個世紀前的老古董...

宋代民間異士相術高明 精準預測士大夫的官運(圖)
2021-07-14

人世間的吉凶禍福皆有定數,通過鑽研、修行而掌握了陰陽術數的人,就能洞悉這其中的玄奧。示意圖,圖為清陳枚《山水樓閣圖冊》局部。【阿波羅李廣松編者按:《夷堅志》,南宋洪邁撰,書名取《列子·湯問》夷堅聞而志之之意,記述了宋代諸多的城市生活、人文掌故、奇聞趣事,內...

2021年最可怕!占星家被自己的預言嚇到了(圖)
2021-06-28

2019年2月份,傑西卡曾言之鑿鑿地告訴世人將會有一場病毒大流行,然而在那個時候,一切災難都還未降臨之前,卻沒人願意聽她的「瘋言瘋語」,壓根就沒人相信她。她還曾預言2020年10月1日川普會患上新冠,結果也應驗了。

心跳快慢竟決定壽命長短 心跳多少的人最長壽?(圖)
2021-06-14

要想健康,就要學會關注自己身上的一些重要信號,例如:心跳!它提示我們很多健康信息,研究發現:在大量飲酒、激動、生氣、情緒不穩,運動以及感染、高熱時都會造成心跳加快;長期堅持適度運動可以使心跳變慢。老六認為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很重要!一、正確測量心率的方法正常人...

美方預測到「長征五號殘骸」墜落地點(圖)
2021-05-06

中國火箭「長征五號B遙二」(Long March 5B)4月29日搭載「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但如今卻發生失控事故,預計美東時間周六(8日)墜落地球表面。美國太空司令部正在密切監測、追蹤其碎片殘骸,白宮也呼籲各國應該做出「負責任的太空行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即將公佈,這有5大預測(組圖)
2021-04-27

中國每隔十年就會做一次全國性的人口普查。這是全球高度關注的事件,因為作為十幾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中國人口數據的任何變化都可能會引起不可估量的蝴蝶效應。一個多月之前,也就是3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在一場發佈會表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目前的工作進展到了最...

關於未來生活的8種預測,看完你還淡定麼?(圖)
2021-04-13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新作《今日簡史》中,從科技、政治和個體價值多個維度,提出了關於未來10年的重要判斷:預言1、數據是21世紀最重要的資產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正在顛覆原有的社會結構和分配方式,數據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資...

事故前七秒 寶馬開發出可預測事故的人工智能(圖)
2021-04-06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人工智能的自動駕駛汽車預警系統,該系統能夠從成千上萬個真實交通場景中學習。根據寶馬集團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很快您就可以按下駕駛按鈕,使用人工智能避免致命事故,您會在可能的事故發生前7秒鐘被警告,這一時間足夠您迅速做出決定,而這項功能將挽...

2021最新疫情預測:封鎖還會回來 秋冬可能更糟(圖)
2021-02-25

《大西洋月刊》記者 Joe Pinsker採訪了美國醫學專家,對後疫情時代人們何時能重回正常生活軌道做出預測。專家們認為,要等2022年天氣轉暖之後,人們才能基本回到疫情前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