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要進化,首先是抗爭,因為這是一切進化的先決條件;其次要懺悔,哪怕從受害者的角度。 進化從來不是什麼必然的事情,它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埃及抗爭了,卻並沒有進化;俄羅斯轉型了,卻並沒有得到正義;伊朗革命了,卻得到了專制。 進化是極度痛楚的事情,因為意味着要放棄自己原有的器官,從而全新生長出能夠適應新的環境的器官。一個生物如此,一個人如此,一個民族和國家,同樣如此。
韓江小說《素食者》英譯本封面。【編者按】本文原題為《直面歷史創傷——韓江榮獲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有感》。2024年10月10日,瑞典學院將202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五十三歲韓國女作家韓江(한강,Han Kang),授獎理由是她的散文充滿詩意,直面歷史...
今年是六四35周年,六四事件是與光州事件相似的獨裁政權對學生和市民罪惡的大屠殺。光州事件17年之後重新定性,六四35周年了,中共依然進行空前的社會控制。各地"異議人士"和"上訪者"或被帶出所在城市,或被上崗。僅十一北京竟然有人從9月27日一直上崗到現在,不准自由活動。 昨天15日,北京大批人士又被宣佈16、17(趙紫陽生日)、18(趙紫陽下葬日)再站三天崗,不准外出。一直到28日,還要天天上門檢查,問什麼原因?回答"上級交代"。 "危牆之下,豈有完卵?"竟然可以用在75周年之盛世。
2024年10月10日,瑞典學院將202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五十三歲韓國女作家韓江(한강,Han Kang),授獎理由是"她的散文充滿詩意,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for her intense poetic prose that confro...
2024年秋天的諾貝爾獎頒獎季着實令人興奮。只是,對東亞地區而言,今年的諾貝爾獎還多了些特別的地緣政治意味。因為在通常的驚喜之外,人們從韓國作家韓江獲獎看到的,不僅是韓江的文學成就和她的作品圍繞韓國民主化進程產生的反思和文學性,還代表了東亞文學的一種可能,那就是韓國文化軟實力的崛...
10月10日,瑞典學院宣佈將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韓國女作家韓江。韓江也成為首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韓國人。韓江也是繼金大中之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獎的韓國人、第一位獲諾貝爾獎的韓國女性。諾獎委員會在頒獎詞中,稱韓江"以詩意的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