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這樣總結道:《秧歌》在中國小說史上是部不朽之作。它研究了共產主義對傳統價值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描畫出關於人性的令人震驚的不可忘記的畫面。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部中國農民受苦受難的故事,而且是一部充滿了共產黨不容的人類理想的悲劇。繼夏志清率先對《赤地之戀》和《秧歌》做出高度評價後,海內外一些學者也先後給予張愛玲這兩部小說以好評。
在張愛玲離開大陸前往香港後,她創作了兩篇小說《赤地之戀》和《秧歌》。目前,儘管張愛玲的其它小說都可以在大陸公開出版,但這兩篇卻始終被中共封殺,原因就在於內容反共。張愛玲在小說中預言道:「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
1930年,張瑛10歲時父母離婚,也是在這一年,張煐被改名張愛玲,據稱是為了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艾琳)。又過了4年,愛玲14歲時,父親張志沂和孫用蕃結婚,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從此在繼母的虐待下長大。
歷史瞬間:抗戰勝利後,宋美齡赴長春,與蘇軍潘明高將軍等洽談,蔣經國充當翻譯歷史塵封檔案:一九五零年張愛玲到蘇北農村參加土改,但無法寫出要求歌頌土改的作品,五二年她離陸赴港,五四年發表了土改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借文中人物說:老的地主清算光了,但某某黨是否已經成了新的大地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