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衝破蘇俄和中共的種種阻擾破壞,開創反對共產主義的先河,創建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全國各地軍民紛紛響應歸附,僅用兩年時間,便從華南廣西和廣州一直打到比平津更遠的長城山海關,徹底打垮擁有近百萬精兵強將的北洋張作霖軍政府,贏得北伐戰爭的偉大勝利,完成國父孫中山先生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遺願,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奇蹟,刷新改寫歷史記錄,寫下了歷史上的輝煌篇章。 中華民族的偉大英雄蔣介石和他領導下的英勇北伐國民革命軍將士所創造的豐功偉績永載史冊,萬古傳頌。
抗戰勝利後,蔣委員長跟何應欽(左三)、白崇禧(左四)、關麟征(左一)、張發奎(左二)、胡宗南(右二)、王耀武(右一)、湯恩伯(後排左二)、劉峙(後排左四)等高級將領合影。接上文:抗戰期間中國最高統帥部和軍事指揮系統(上)國民黨軍事指揮系統從上至下為:軍委會+軍委會行營=>戰...
抗戰期間,軍委會統帥指揮的戰略單位有全國各戰區、各江防司令部、各防空司令部、各衛戍司令部,以及劃分給各戰區的陸軍集團軍等兵力。依據作戰任務和需要,軍委會劃分調派若干陸軍集團軍以及空軍或海軍支援力量給各戰區,一般由戰區司令長官負責統一指揮。 有時,最高統帥蔣委員長親任重大會戰的總指揮,或委任正副參謀總長、軍委會行營主任為會戰總指揮。 國民黨軍事指揮系統從上至下為:軍委會+軍委會行營=>戰區=>集團軍=>軍=>師……
蔣介石領導中國軍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作出巨大貢獻,據有關資料記錄:1937年至1945年,中國戰場抗擊和牽制日本陸軍總兵力三分之二以上。從1931年到1945年,在中國戰場上與日軍進行的大小戰鬥16.5萬餘次,殲敵150萬。 日寇侵華期間,中共消極抗日,其主力躲在敵後,游而不擊,沒有一個將軍戰死在抗日戰場,八路軍和新四軍屢次勾結日軍,偷襲抗日國軍。 蔣介石和他領導的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才是中國抗戰的真正中流砥柱。
1937年,桂軍兩個集團軍從廣西開赴淞滬抗日前線。幾日沉浸在廣西的歷史中,自以為歷史學得不錯,卻原來對廣西的過去都一無所知。雖然,這與當局有關,廣西的歷史若是弘揚起來,很多藏在故紙中的塵土就要嗆得一些人尷尬面紅耳赤。廣西的過去很輝煌,在民國時期曾是三民主義模範省。美國傳教士艾迪博...
第二天半夜,孫傳芳所屬的盧番亭師,果然派出一隊人馬,從南昌城內地道而出,直撲北伐軍牛行車站總司令部。有了防備的警衛團馬上與盧番亭人馬激戰起來,很快兩個團趕來也加入了戰鬥,偷襲部隊被擊敗。千餘人被打死,被俘虜的也有千餘人,還有一些人逃了回去。在白崇禧審問一名被俘軍官,詢問他們的企圖時,軍官說「要切斷你們的後路」,果然與小廟中的簽語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