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理財

從《凡人歌》談談中年男人該如何理財?(圖)
2024-12-22

前幾天聊天偶然間聽到大家都在討論一個電視劇,名字叫做《凡人歌》。然後我特地去看了看這個電視劇,原來是改編自一個網絡小說的,於是我又翻看了一下網絡小說,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原來這個故事裏面主要人物有兩個,一個是中年的,年薪40萬,男人娶了個老婆,老婆不幹活,在家裏養著兩個小孩,...

這5種常見理財錯誤 讓你一到年底就想哭(圖)
2024-12-09

又到了一年的尾聲,你可能會收到健身房會員續約的通知、健康飲食計劃等每年年底都會見到的廣告,若你下定決心明年看緊荷包,不想重蹈覆轍,不妨聽聽專家意見,GOBankingRates列出專家點出五個年底會讓人付出昂貴代價的理財錯誤,提供參考讓辛苦賺的錢能留在錢包里。1.假期期間花太多錢...

愛用現金交易?理財專家分享避稅又安全的作法(圖)
2024-11-27

信用卡示意圖。(Shutterstock)2024年11月27日訊,年節將至,現金交易頻繁的華人如何避免成為犯罪目標?理財專家提供建議,既能有效避稅,又能保障現金安全。萬通互惠理財(MassMutual)的理財專員、擁有20多年經驗的牛鳳昀表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把現金存放在家...

值得關注的4種個人理財趨勢(圖)
2024-11-24

2025年,我們可以預期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這是新關稅的結果,還會看到小費和社會保障稅的取消,以及許多旨在簡化政府運作並提高效率的變化。(Shutterstock)我們列出影響許多人的4個關鍵類別,以及人們在未來幾年必須做出的決策。美國新政府明年1月掌握權力,許多事情肯定會發生變...

個人理財:如何評估你的投資風險承受能力(圖)
2024-11-14

你願意為收益冒多大風險?(Shutterstock)你願意失去什麼?風險承受能力可以應用於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我們的財務狀況。為了獲得收益,你願意冒多大風險?這可能是一個難以回答的複雜問題。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你在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的位置將指導你的決策。但是...

個人理財:你可以像百萬富翁一樣投資
2024-11-11

保護你未來的財務安全是必須的。有足夠的錢來享受退休生活也是許多人努力追求的財務目標。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之一是成為百萬富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嗎?有一些方法可以確保你擁有長期所需的資金來為你的退休或其它活動提供資金。只需要你像百萬富翁一樣投資。立即開始...

個人理財:如何解讀你的房屋保險單(圖)
2024-11-10

你有房屋保險嗎?(Shutterstock)每年,當你的房屋保險單續簽時,你都會收到保單。你可能會不假思索地把它藏在一個標有重要文件的文件夾或抽屜里。但該政策究竟說了什麼?如果災難來襲,你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保險。你應該謹慎地了解,你已經為哪些事項做好了準備,以及你有哪些漏洞。閱...

退休人士最該省的錢 理財顧問:外出用餐(圖)
2024-10-08

Image by지원이 from Pixabay退休人士通常靠固定的收入過日子,堅守「量入為出」的原則至關重要,對有些人來說,這意謂減少某些花費,看緊荷包。退休的人最該省的是什麼錢?理財顧問蘇絲‧歐曼(Suze Orman)說:外出用餐的錢。歐曼是「女性與金錢」播客節目的主持人,...

高齡化社會退休理財 基富通:可運用「龜兔賽跑」思維
2024-10-07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表示,退休準備是一項「超長期」的投資,除了要及早開始外,更適合效法「龜兔賽跑」的精神,展現穩定性與耐心,將能抵達最終目的地。示意圖隨着長壽與高齡化時代加速到來,凸顯自主儲備個人退休金的重要性。但國人預期的退休金目標動輒千萬元,該如何達成?對此,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

存款100萬靠利息生活,我快活不起了…(組圖)
2024-09-29

要存多少錢才能靠利息生活?靠利息如何開始生活?有不少人已經用自己的實踐給出了解法。無論時代的問題怎麼提出,開源節流依然是一個應對時代轉變、解決個人困境的絕佳答案。靠利息生活,可行嗎?有網友發佈視頻,算了一筆賬:按照地方銀行3%的利率計算,50萬元存款每月可產出利息1250元,平均...

40歲富翁白手起家 5習慣被曝!很多人敗在第2條
2024-09-21

美國理財教養網站Parent Portfolio共同創辦人桑切士(Jonathan Sanchez)白手起家,現年40歲,37歲那年資產淨值就達到100萬美元。他18日在美國財經媒體CNBC撰文分享自己永不放棄的5大節儉習慣,以利用有限資源盡力而為的精神,從生活中貫徹自身金錢觀。...

浦發銀行高風險?員工冒生命危險舉報(組圖)
2024-08-26

一位自稱浦銀理財資深交易員的網民,在互聯網上實名控告浦發銀行「理財長」,存在拿客戶錢投錯永續債後,逼着券商吞下幾個億標的等違規違法行為,並聲明如果自己「死於『意外』」,就一定是浦發銀行的人害死的。這份實名舉報引起了人們對浦發銀行信用的質疑及對「永續債」高風險性質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