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熊慶來,居然也被打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遭到批鬥。73歲的姜菊緣在台下一看這情景,趕忙上去扶住丈夫。這時,一個造反派跑過來摘掉了熊慶來胸前的毛主席像章。熊慶來看着周圍這些似熟悉又不熟悉的面孔,感到陣陣隱痛,難道當年他不顧一切回到祖國就是為了這個?姜菊緣後來對孫女熊有德說:當時所有人都在喊打倒你爺爺,只有楊樂躲在後面一聲不吭。還是楊樂有良心。
後來華羅庚對熊有德說:「沒想到你爺爺,那個當年赫赫有名的數學家,會死得那麼慘。躺在一大堆屍體中間,沒有花圈,也沒有追悼會。」 直到「文革」結束以後,華羅庚才在《哭迪師》中用「惡莫惡於除根計,痛莫痛於不敢啼」的詩句,來表達當時的真實感受。
他曾和別人說:不聘華羅庚,我就走。華羅庚是誰自不必多說,但很明顯,說話的人應比華位高權重、且非常賞識華羅庚。可誰曾想,有一日這位先生卻成了火葬場最孤獨的那一個,因為沒人弔唁,沒有花圈,更沒有追悼會。當華羅庚趕到火葬場之時,只能在屍體堆中找到他,華羅庚心痛不...
因為當年那句「不聘請華羅庚,我就走」,不僅熊慶來,華羅庚也被批鬥。熊慶來沒有想到的是,那些高喊着「把熊慶來揪上來」、拉着「華熊黑線」標語的,是那些曾經再熟悉不過的面孔,可如今儼然換了一副模樣。據說,當時批鬥會上,只有熊慶來1962年招的研究生楊樂一聲不吭。
他曾和別人說:「不聘華羅庚,我就走」。華羅庚是誰自不必多說,但很明顯,說話的人應比華位高權重、且非常賞識華羅庚。 可誰曾想,有一日這位先生卻成了火葬場最孤獨的那一個,因為沒人弔唁,沒有花圈,更沒有追悼會。 當華羅庚趕到火葬場之時,只能在屍體堆中找到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