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李宗仁

張治中被多次抄家 大陸民眾叫好稱報應(組圖)
2017-01-08

1949年跟張治中赴北平和談代表、監察院副院長黃紹弘曾力主跟中共簽訂所謂「和平協定」,並勸李宗仁、白崇禧投共,遭到白崇禧拒絕後,不聽白崇禧勸告,自行去香港赴北平投共。黃紹弘後來被中共打成右派,文革中不堪批鬥侮辱,多次服毒自殺,最後以剃鬚刀割喉慘死。

北上抗日:隱藏政治陰謀的荒唐鬧劇 圖
2016-08-22

1936年6月1日,廣東軍閥陳濟棠、廣西軍閥李宗仁、白崇禧,聯袂領銜發佈通電,痛斥蔣介石領導的南京政府消極抗日,宣佈將率軍「北上」,與日寇決一死戰。隨後,兩廣軍隊侵入湖南,與中央軍對峙,內戰一觸即發。面對這一「聯日抗日」的丑戲,日本咄咄逼人的局勢,為不打亂全國抗日部署,蔣介石忍辱負重,從大局出發,分化策反粵桂軍閥,終於將抗戰前一場大亂消弭於無形,而經濟建設也為抗戰打下了物質基礎。如此可見抗戰之難,蔣公之難!半年後還有更大的磨難(西安事變)在等着呢。

胡蝶之女李宗仁之妻胡友松結局如此悽慘(圖)
2016-06-03

她是一代影后胡蝶的私生女,卻從小被拋棄;為了生計嫁給大她49歲的李宗仁,僅過了兩年半老夫少妻的生活便成了寡婦……她的人生傳奇,故事常被傳來傳去,但人們卻不記得她的名字——胡友松。本文摘自《環球人物》官方微信公眾號,作者環環,原題為《最慘「星二代」:她是胡...

名媛蝴蝶女 周恩來批示她嫁老頭 胡友松謎樣一生(組圖)
2016-05-25

少女胡友松。(網路圖片) 她,是30年代中國電影皇后胡蝶的私生女,從小被母拋棄,她在虐待和孤寂中成長,她27歲最終嫁給76歲李宗仁做妻子,若梅,友松,王曦,這是胡友松一生曾使用過的名字。三個不同的名字,陪伴她69多年坎坷人生的傳奇經歷,每一個名字都似一...

胡友松回憶錄:我與李宗仁的洞房之夜 圖
2016-04-10

胡友松是電影明星胡蝶之女。27歲那年,她嫁給了76歲的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陪他度過了人生最後的三年。2008年11月,胡友松在台兒莊病逝。《我與李宗仁——極不尋常的最後三年》(胡友鬆口述,劉澍整理,九州出版社出版)細述了他們的婚姻生活。書中寫道:洞房花...

唐德剛:張學良自述的是是非非 圖
2016-03-14

張學良將軍是現代中國史(甚至是現代世界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他的是非的焦點,便是他一手主導的西安事變。沒西安事變,當今中國甚至整個今日世界的局勢,可能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正因為這一局面之出現,他這個世界近代史上少有的是非人物,歷史家就很難下其定論了...

蔣經國談紅軍長征勝利真相:因我們放水 圖
2016-02-01

蔣經國晚年在口述自傳中談及紅軍「長征」的歷史時稱:「從整體來看,當時與其說是沒有包圍成功而被中共突圍,不如說是我們放水。」「以當時的情況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政治戰略,我們隨共軍進入雲貴川,使中國達成真正的統一。」本文摘自第326期《財經》雜誌,作者黃...

反共」小諸葛「白崇禧建設「新斯巴達」 圖
2015-04-03

廣西之所以如此積極武化整軍,當然是由於當時國內外情勢發展使然,白崇禧在全面抗戰爆發前夕,如此警惕:我們認定在國難嚴重的今日,必須如此,才能爭求整個國家民族的生存。

李宗仁蝴蝶女少妻後半生:文革被趕出李公館 後出家 圖
2014-07-25

胡友松說,李宗仁本打算找一個貼身的保健護士,但是周恩來卻對此事做了另外的批示。27歲的她,竟然會嫁給這位已76高齡的李宗仁,成為李宗仁的第三任太太。李宗仁逝世後,周恩來批示:李宗仁的遺產上繳國庫,郭德潔的遺物由胡友松繼承。從1969年至今,胡友松先後把李宗仁留下的20餘萬元現金上繳國庫,並把李宗仁的大量遺物捐贈給中國歷史檔案館、廣西李宗仁官邸和山東台兒莊史料館。

27歲胡蝶之女嫁76歲李宗仁:我服從組織決定 圖
2014-01-12

  胡蝶之女胡友松(資料圖)   本文摘自《我與李宗仁極不尋常的最後三年》,胡友鬆口述,九州出版社出版   2008年11月25日,胡友松在台兒莊病逝,享年69歲。臨終前她回憶與李宗仁的婚戀往事:「1966年7月26日,我與民國政府代總統李...

電影皇后胡蝶女 周恩來批示嫁李宗仁成「翁帆」
2008-12-22

電影皇后胡蝶女:27歲的自己會嫁給已76歲的李宗仁!

一生功過誰評說 蔣中正生平
2008-05-10

蔣中正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中國政治家、軍事家,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逝世於台灣。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1]、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

天下第一謗書——李宗仁回憶錄批判
2007-03-20

《黃花崗》編者按:中國大陸學者黎望樹教授剛剛完成的這部著述,是中國大陸學界二十年歷史反思的又一個重要碩果。它對被《李宗仁回憶錄》一書所竄改的民國歷史、污辱的歷史領袖、和刻意要顛倒黑白地予以或貶或褒的政治人物,全部用斑斑駁駁的事實,也就是揭開塵封之後的歷史真實,進行了重新的指證;在對「是誰捍衛了孫中山先生創建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誰才是中國艱難共和曆程的中流底柱?又是誰才真正地領導了中華民國的偉大衛國戰爭?和誰才是共和的背叛者和國家民族的罪人?」等一系列重大歷史問題的事實性辨析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由於該文涉及到大中華民國政界和海外學界的諸多重要政治人物和知名學者專家,所以,本刊一方面全文發表「批判」一文,一方面歡迎「反批判」,只要是有事實有根據的反駁,本刊都會予以刊載,以利於展開對大中華民國歷史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辨識,為在全中國範圍內推倒歷史謊言、推動中國現代歷史反思運動進一步向縱深發展,作出我們平凡但卻是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