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新冠

躲貓喵: 想要牢牢記住這一切
2022-10-29

因為怕忘記,所以決定寫下這幾個月發生的一些事。我所有的家人都在新疆,這是他們被封控在家的第三個月,沒有收入無法出門的第三個月。也是在這第三個月,陸續接到幾位親友離世的消息,這些消息把一向樂觀的小美平哥也壓垮了,小美給我說自己徹夜睡不着,一直在回憶和這些親友的點點滴滴。我和她在電話...

【微博精粹】細節!習帝登基前 架走恩人胡錦濤的是他保鏢
2022-10-24

tracy68683668:我是不信胡錦濤身體原因被請出去的。1、身體不好,大家為什麼不能扶,不能起立問候,習近平連「關心老領導」都不演?2、年紀才80歲,不大,痴呆了來開會幹什麼?3、身體不好,為什麼是習保鏢架出去,而不是醫護人員?又拉又拽不怕傷害他身體了?

最新研究: 新冠是中年人第一死因(圖)
2022-10-23

新冠離我們遠去了嗎?並沒有。隨着遏制病毒的公共衛生努力被削減,死亡年齡群逐漸擴大。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一項最新研究顯示,2021年45至54歲人種的第一大死因是新冠。可能你以為第一死因是心臟病?癌症?不,是新冠。而在按種族劃分的死亡時,年齡也是一個因素。超過40%的白人年齡在50歲...

健康1+1/ 簡單1方法 修復長新冠免疫(視頻)
2022-10-22

疫情到今天長新冠成為社會的主要負擔,有沒有治療長新冠的藥物?這款藥物有多種用途,增強免疫力,使免疫細胞數量和能力增加!它是如何作用的,對刺突蛋白造成的損傷有沒有療效呢?歐洲病毒學及傳染病專家、生物技術公司首席科學家董宇紅博士

【微博精粹】全人類苦難三年的證據找到了
2022-10-14

KUI__YANG:普京:核武器就是用來投放的。習近平: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言畢兩位偉大領袖緊緊擁抱在一起,慶祝明確了這完美的邏輯,以及有了黃泉路上不再孤單的底氣。

UCLA最新調查:遭新冠仇恨 亞太裔佔比多少(圖)
2022-09-25

UCLA2022年加州健康訪談調查表。(記者丁曙/製圖)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衛生政策研究中心(CHPR)21日公佈加州健康訪談調查(California Health Interview Survey,CHIS)發現,加州亞太裔成年人每12人中就有1人或8%,因為新冠病毒(...

伍新:就貴州「清零」車禍寄語可貴的中國人
2022-09-24

詩歌死人鴻毛輕,清零泰山重。一車亡廿七,排隊十幾億。一切獻給黨,從來沒商量。跟黨末路走,馬克思招手。好人快醒來,三退免大災。

貴陽大巴事故中的逝者與生者(圖)
2022-09-22

9月18日凌晨,貴州黔南州發生車禍,一輛載有47人的客車翻側,至少27人遇難,20人受傷。(受訪人提供)9月18日凌晨0時10分,貴州黔運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車輛(車牌號為貴A75868)從雲岩區出發,轉運隔離人員到黔南州荔波縣隔離酒店。車輛實載47人,其中,駕駛員1名,隨車工作人員...

長平:你憑什麼認為你不會在那輛凌晨的大巴上?(圖)
2022-09-21

貴州在執行清零政策時發生慘重車禍,民眾呼籲不再折騰。時評人長平認為,世界上並不存在不折騰老百姓的專制政權。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本身就是專制政權的控制手段之一。中國依然堅守嚴格的新冠防疫政策包括不讓居民外出或集體轉移(資料圖片)9月18日凌晨兩點,貴州山區高速公路發生慘重車禍,一輛...

每輛轉運車上配一個當地幹部跟車
2022-09-21

這兩天看新聞很難過。我相信沒有人願意看到這樣的悲劇發生。領導們的初衷肯定是好的,都是執行中出了問題。主要原因是,基層的執行水平不行。所以我就想啊,既然如此,那有沒有可能,讓聰慧英明的上面,多參與一點實際的工作呢?比如每輛轉運車上,必須有一個當地幹部跟車。而且這個幹部的排序,一定要...

網海拾貝:貴州大巴側翻,相當於多少人感染新冠?(圖)
2022-09-21

9月18日凌晨,貴州黔南州發生車禍,一輛載有47人的客車翻側,截至中午12時,至少27人遇難,20人受傷。(受訪人提供)貴州大巴在高速上側翻,造成至少27人死亡。多少人感染新冠,大概能造成同等的死亡人數。1.這次貴州疫情的毒株明確是奧密克戎毒株,與今年春天的上海一致,我們不妨以上...

今年秋冬流感來勢洶洶 兩大原因都與新冠有關(圖)
2022-09-20

專家預測今年秋冬季的流感會很嚴重,抵抗力不佳的民眾宜及早接種流感疫苗。(美聯社)專家警告,今年秋冬兩季,流感會很嚴重,有兩大原因,都與新冠病疫有關。第一,民眾多數已打新冠疫苗,逐漸鬆懈戴口罩等防疫習慣,也逐漸增加接觸,流感病毒傳播的機率自然大增。第二,兩年來感染流感病毒的人較過去...

「我們都在車上」——貴州新冠隔離巴士側翻事故後 當局刪網評引憤怒(圖)
2022-09-19

周日下午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流傳的未經證實的巴士報道和照片引發了對中國嚴格的新冠病毒政策以及當局最初缺乏透明度的新一輪憤怒「我們都在車上,」這是社交媒體應用微信上發佈的一條流行評論。「這一切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另一個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