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大一統

陳家梁子:「大一統」終結戰亂,但「大一統」思想導致戰亂
2025-01-29

中國自秦滅六國後,就形成了大一統的政治傳統。但葛劍雄教授在其《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一書中卻認為中國歷史分裂持續的時間多於統一的時間。按他的劃分標準和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至1911年清朝滅亡,總計2133年。其中,如果以歷史上中國最⼤的疆域為範圍,統⼀的時間...

蘇暁康:「大一統」技術
2025-01-15

【按:朱嘉明是當代中國學者中少有真懂西學之人,他這篇隨筆,也是詮釋八十年代啟蒙意義的罕見有深度者,其梳理簡潔清晰,無有前者,他的四個「為什麼」(為什麼是1984年、為什麼是他們、為什麼選題如此豐富、為什麼衝擊如此大)可謂振聾發聵,卻遲至四十年後才響起。我也是《走向未來》叢書所孕育...

蘇暁康:中國新「四大發明」哪來的
2025-01-13

關於"新四大發明",即高鐵、網購、流動支付和單車共享,已經有明確的答案,即這些技術早在十幾年前就被別的國家發明出來,中國只是大規模地推廣應用了它們(比如單車),至於"知識產權",中國"不公平地強迫美國企業轉讓技術",這至少是抄襲,也跟"發明"不搭界。從這裏,我們自然會聯繫到著名的"李約瑟問題":現代科學為何出現於西方,而不是古代技術發達的中國?

梁京:中國社會契約的「重置」與世界秩序的重構(上)
2024-09-18

重建大一統的成功與現代中國既不公平亦不人道的社會契約是什麼關係?我的理解是,中國所謂兩千年不變的「政治大一統」,現實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反覆震盪。一般來說,「合久必分」的邏輯不難理解,但「分久必合」反映出來的政治文化韌性或頑固性,則不是那麼容易解釋。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中國政治文化的大一統偏好,需要一個文化演變的地理和地緣政治邏輯。

吳祚來:重新思考『大一統』(圖)
2024-08-18

本文區分了周封建解體後兩種大一統模式,法家的秦制大一統與儒家的漢制大一統,中共政權繼承、升級了法家秦制大一統;本文還分析了現代大一統與古代大一統本質的區別,古代大一統通過暴力方式,自上而下分封建構,而現代大一統是通過民主憲政,自下而上建構,是自由人、自治區域的聯合體、共同體。&l...

吳祚來:大一統,看統了什麼
2024-07-11

美國的大一統,最高法,總統,議會,各執一統,部分集權,互相制衡。而美國各地,州縣甚至社區,各有各的小一統,一些社區封閉管理,自成一統,相對自治。 統一與自治,有一個度,尊重人權與法制,自由與規範並存,現代文明社會的大一統小一統,與古代社會有根本的區別。 所以,大一統小一統,不是問題,不是邪惡。

吳祚來:蘇聯的政治陰謀,既使現代中國與傳統斷裂,又與西方為敵
2024-07-11

維基:大一統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的一種尊崇各種制度統一的立國觀念,例如曆法統一、政令統一、國家統一、民族統一、思想統一、禮儀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都屬於尊崇一統的大一統範疇。吳評反大一統,反皇帝,反封建,還有反帝,都是新文化運動之後的亂反,基本都是蘇聯的政治陰謀,既使現代中國與傳...

量子躍遷:再論地方債危機:瓦解中共"大一統"的突破口
2024-06-17

根據中共官方公佈的注水數據:2023年全年,中央批准發行的地方債總額為9.3374萬億,到2023年底,全國地方債存量總額為92.8萬億,佔GDP的76%,為世界最高,美國、日本等高負債國家僅佔GDP的30%。需要注意的是,各種相關研究表明,這些數據僅僅是公佈出來的顯性數據,真實的隱性規模要比這些數據至少高2倍以上。實際上,中共地方債的規模究竟有多大,裏面的黑洞究竟有多深,從官方到民間,誰也說不清!

量子躍遷:我們聽見了冰山垮塌的"咔嚓"聲
2024-06-11

經濟大一統的崩潰,必然帶來政治大一統的瓦解。這是一個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過程。地方經濟的獨立發展,如果獲得比大一統條件下更好的經濟成果(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它就會有強大的生命力。三十一個省區,可能會出現三十一種模式,最初的"分灶做飯",必然向"分家單幹"過渡。

章天亮:駁關於「大一統」災難說(圖)
2024-01-31

駁關於大一統災難說:常看到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一統情結是災難,並列舉秦政或者中共邪教政治為依據。在我看來統一和分裂本身並非重點,而是這種統一是基於什麼的統一。如果沒有美國南北戰爭後的統一,難以想像一個分裂的美國是否會強有力地阻止日本和德國法西斯的擴張。東西德冷戰後的統一,也並...

在美團體舉辦「大一統與遠東未來」研討會(組圖)
2023-05-09

一場名為大一統與遠東未來的研討會,5月6日在加州灣區召開。圖為本次會議與會者合影。一場關於中國大一統觀念的研討會,5月6日在加州的弗里蒙特市(Fremont)召開。與會者就中國歷史上和現實中的大一統觀念進行探討,並討論了這一理念對現實政治的影響。日常生活、歷史與未來的大一統問題八...

胡平:中國民族問題的解決有賴於民主化
2022-01-17

現在共產黨的大一統才是一個危害,它是強調用一個東西把所有東西都籠住,一國之下沒有多制,一體之下沒有多元。在五十年代,中共不是有個十七條協議嗎?說是要尊重藏人的自主,也就是說,當時中國共產黨就知道,要把西藏納入中國的版圖,就要尊重別人的自主性。包括人家的社會生活方式,人家的政治制度,不要輕易去改變它。但中共後來破壞了這一點,踐踏了十七條協議。

蘇曉康:換一種思路看中國
2021-02-04

【按:所謂"河殤歷史觀",自從我到海外後,曾頗遭批判,因為它其實仍然是一種"大一統"論說;而我,在普林斯頓大學上了一位教授的一堂課,就徹底拋棄了它。這裏貼出課後我寫的一文,它有一個副標題:帝國的解體與災難的神話,文字是三十年前的,有些陳舊,但是其觀念在中文...

梁京:實現地方自治才是中國的真問題(圖)
2020-07-08

對於很多香港人和台灣人來說,尤其是青年一代,認同一個中國本不是問題,但他們不希望中共以國家統一為由來剝奪自己的自由,剝奪地方自治,剝奪地方自治基礎上的法治和民主。但習近平認為,他如果接受這種自由高於國家統一的價值,就意味着自己要垮台。為保住自己的權位,習近平的基本策略,就是利用中國人的大一統思維,綁架中國,綁架香港和台灣的自由。地方自治一定會導致國家分裂嗎?這是中國實現法治和民主,走向真正的自由迴避不了的認知問題。

觀點:習近平是中國破敗史觀的最後一搏(圖)
2020-07-02

中國上億的腦子、心靈,都還留在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落後治亂史觀。歐戰前幾年,德國工業和軍事實力,與日俱增,擋在帝國野心面前的,是英國的海軍,英德之間因為文化和種族類似而曾有的過往親善,逐漸因為歐陸政治勢力轉移,而變成敵對。但英國和德國的部份政治人...

梁京:「中共病毒」與「國際共管」 習近平會不會不惜與美國一戰?(圖)
2020-04-08

這次「中國病毒」對於阻止習近平以及許多迷戀「大一統」的中國人實現「武統」台灣的夢,有決定性的作用。這不僅是因為中國爆發的疫情給世界帶來了太多的無妄之災,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在這場全球大災難中的種種言行,讓太多人看到了在「大一統」心結支配下,中國對世界秩序潛在的巨大危險。

陳永苗:台灣人的「大一統」思想,讓民國統一大陸
2016-04-12

在蔡英文當選後,以民國統一大陸之傾向會逐漸成為華人共識,台灣人也會慢慢感覺到有利於台灣,慢慢支持同意。此一時彼一時的道理。中共把蔡英文搞怒了,在5月20日總統就職演講發言:那共黨按照毛澤東晚年後悔的那樣,改回國號,改旗易幟。共黨會傻眼,眼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