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原研藥

【百年真相】原研藥和仿製藥 中共治下藥品內幕
2025-03-15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年真相》。中國人的醫保使用的藥物是由政府集中採購來的。2019年4月起,中共國家醫保局以保證低收入人群能用得起藥為由,在全國逐步推動藥品集中採購,其核心是以量換價壓縮藥品的價格。到2025年初,這六年間中共集中採購了十批藥品,其中絕大部分為中國國產藥...

袁斌:醫保局赴上海調研,一場應對輿論的「戲」?(圖)
2025-02-13

大陸醫保集採藥被批麻藥不睡、血壓不降、瀉藥不瀉。今年1月上海地方兩會期間,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鄭民華等20名上海市醫界政協委員在提案中向官方反映,有些集採藥的藥效不穩定,存在麻藥不睡、血壓不降、瀉藥不瀉的問題,將集採藥品質量問題在網絡大曝光。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之下,中共國家醫保局不得...

(被封殺)張3豐|當醫生開口說話
2025-02-03

醫生不會譁眾取寵,甚至並不想站出來,但是有時候他們只是說出事實,就顯得勇敢——這不過是因為形勢已經比較危急罷了。上海瑞金醫院鄭醫生等政協委員也是如此。今天看到有文章說上海有的醫院已經可以開降血壓的原研藥,病人的血壓可以降下來了。這很可悲,也很危險。要知道,這可是在上海,像我老家那樣的縣城又會如何呢。

被封殺文:當醫生開口說話(圖)
2025-02-02

原研藥和仿製藥問題,判斷起來很簡單:看一下醫生和家人在吃什麼。一位醫生朋友來書店分享。他說自己的父親住在深圳,前列腺問題(那正是他的專業),每晚起夜七八次。他看了一下藥,堅持把仿製藥換成原研藥,老人每晚起夜一兩次,生活質量大為改觀。書店的讀者朋友都很感謝這位醫生。他是微博大V,這...

【微博精粹】先放新冠 再放疫苗 中共兩次屠殺中國人民
2025-01-24

TheXiangYang:外交部對魯比奧(中共將其改名前是盧比奧)遭中方制裁後出任美國國務卿首次做出明確回應。結結巴巴的回答中是滿滿的不知所措和彷徨無助。當問到巴拿馬運河問題時,長長的沉默中是滿滿的驚慌失措。和大清國末年一模一樣。中共已經進入「垃圾時間」。各級官員對此都心知肚明,大家都在躺平擺爛,糊弄習近平。但習近平也在躺平擺爛,糊弄全世界,也糊弄他自己。

項棟樑|保護鄭民華醫生
2025-01-24

他們其實完全可以歲月靜好地享受物質優越受人尊敬的生活,不參與任何公共事務討論,不沾染任何可能引來瘋狗的敏感話題。為什麼非要冒着風險去說一些「上面」不喜歡聽的話呢?無非「醫者仁心」四字而已。

張英|一位高中化學老師的困惑:阿司匹林實驗怎麼做不成了
2025-01-21

據經濟觀察報了解,對藥物成分是否合格的檢測只有各地官方的藥品檢驗研究機構出具的報告才具有法律效力。1月16日,經濟觀察報致電北京市藥品檢驗研究院詢問是否可檢測藥物成分是否超標,工作人員回復稱,不對私人提供檢測服務,除非是聯合公安部門、藥監部門發起。

湖北醫生直言藥品集采: 剝奪醫患選擇權(圖)
2025-01-20

中共醫保藥物集采引發廣泛爭議,湖北醫生直言,藥物集采的實質是剝奪了醫生和患者的選擇權,醫保局權力太大,太集中,會導致權力尋租。圖為中國醫院裏排隊的人群。(視頻截圖)近期,中共醫保藥物集采引發廣泛爭議,湖北醫生直言,藥物集采的實質是剝奪了醫生和患者的選擇權,醫保局權力太大,太集中,...

不看難想像 連止痛針止痛泵自費都不許 原研藥退出 中國病人慘不忍睹
2025-01-19

近期,中共當局以降低成本的名義在集採藥物中排除了原研藥,全部採用仿製藥。但有專家指出,仿製藥效果堪憂,血壓不降、麻醉不睡、瀉藥不瀉。更有患者提到,醫院做手術不讓用止痛泵,引發爭議。

中國的藥更沒法吃了(圖)
2025-01-19

2025年1月17日,中共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主任高雪傳出被調查。(網絡截圖)近日,中共醫保局公佈藥品集采標準,把原研藥全部清除出集采範圍,引發廣泛爭議。大陸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主任高雪傳出被調查,網友評論,原來省下來的錢都進了個人腰包。1月18日,據...

【禁聞】獨家:原公司高管曝中國仿製藥黑幕(2)(影)
2025-01-18

中國醫藥行業混亂,醫院不僅收費貴,而且藥品質量也令人擔憂。曾經在老撾仿製藥公司擔任過高管的劉敖,最近向我們披露了中國仿製藥行業的黑幕。今天,我們繼續來聽他的講述。中國是化學仿製藥大國。據中共國家衛健委數據,全國17萬藥品批文中,95%以上是仿製藥。所謂仿製藥,是指與原研藥在劑量、...

王怡然|「進口藥」退出公立醫院:這屆中產轉向民營醫院和「商保」了?
2025-01-17

第十批集采的結果,幾乎讓所有原研藥企都死了心。據米內網、健康凱歌研究院統計,在已經落地執行的前九批集采中,共有32款原研藥中標,分佈到每批集采中,至少都有一款原研藥中標,而第十批集采中,原研藥集體「陣亡」。以往,還有原研藥企考慮龐大的中國市場份額,試圖以價換量,可本次集採藥降價幅度之大超乎想像。在前九批集采中,平均降幅為53.7%。第十批對比最高有效申報價,50多個產品降幅超過90%,最高降幅超過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