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何清漣

何清漣: 從「金融整頓」到「防經濟政變」
2017-06-23

即使是「黨管金融」,性質不同的問題,也必須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整頓金融系統是一套技術方法,處理「經濟政變」又是一套方法。十九大前夕,北京面臨各種挑戰,裁軍、整頓情報系統、處理藉助於海外輿論平台發動的內部權鬥,焦頭爛額之餘,在命脈攸關的金融整頓上,是按「一行三會」的專業思路走,還是按「經濟政變」的思路走,實在不是個小問題。

八卦媒體遭關閉 習近平找不到替代方案 在試水(圖)
2017-06-17

中國政府出台威力強大的《網絡安全法》,本月開始實施。不過誰也沒有料到,最先被下刀的,是60多個經常報道名人緋聞的社交媒體賬號,理由是它們「傳播低俗內容」及「造成負面社會影響」。幾天之內,「中國第一狗仔卓偉」和「長春國貿」等一批娛樂大V賬號被關閉。南都娛...

吳小暉出事 犯習近平兩大忌 (圖)
2017-06-17

近日,安邦集團董事長吳小暉被帶走的消息,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吳小暉是鄧小平的外孫女婿,他的身份和政治背景很特殊。有學者分析,吳小暉之所以被查,是因為他觸犯了北京當局的兩大忌。

何清漣:美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動了誰的奶酪?
2017-06-11

《巴黎氣候協定》僅僅根據一個尚未充分驗證的假設,便作出一系列不容置疑的斷定,似屬草率,因為「目前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與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與氣溫上升,實際上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維基百科引述專業論述)。二氧化碳過度排放導致地球全球溫度上升這個觀點之所以成為主流意見,似乎與左翼政治家們把它列入「政治正確」之列有關;一旦屬於「政治正確」,就如同「真理」一樣,成為不可質疑的教條。

大數據在大陸跟美國不同 馬雲還曾給政法委教大數據經驗(組圖)
2017-06-09

中共正試圖收集大量的公共和私人數據,用來建立世界上首個全方位網絡監控系統。在貴陽5月末舉行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一官員的言論再次印證了該情況,稱計劃在2020年將大數據擴大到全國,幫助提高政府業績,也可以追蹤了解民眾的日常生活。然而中共使用大數...

何清漣:六四事件為何成為中國的政治死結?(圖)
2017-06-07

中共不肯重新評價六四,最根本的原因是要守住自己的「政治正確」。所謂「政治正確」,其實關係到一個政權的合法性。無論是中共政府還是西方國家,都有自己要堅守的「政治正確」。三方面因素,決定中共必須要死守自身的「政治正確」,這是讓六四事件成為中國政治死結的主要原因。但是,歷史不會按照統治集團的意願書寫,中國人等了27年沒有等來的正義,在將來的某一天總會到來,雖然可能是一場遲到的正義。

美媒:郭文貴爆料事件背後不簡單 何清漣:A、B兩面大戰是實質(組圖)
2017-06-04

入籍阿聯酋的大陸富商郭文貴頻率在網絡爆料。紐約時報認為中共高層對郭文貴的處理意見不一致,將影響中共政局。旅美學者何清漣撰文也表示,郭文貴爆料背後是習江兩派的鬥爭。 紐時:中國最大政治事件 中共十八大後,以習近平、王岐山為首的領導核心不斷將原中共黨魁江澤...

郭文貴推特革命 習王有2個重大信號和1個暗示(圖)
2017-06-04

聲稱郭文貴將領導中國人民走向民主、憲政等預言,只是追隨者將一件彩虹衣披在郭身上,有如後周陳橋兵變中趙匡贏的下屬們為其披上黃龍袍,非他本人訴求。革命需要領袖、經費、組織、目標等。網絡革命黨的革命目標是現成的,即推翻中共。參與「郭氏推特革命」的主體,是網絡革命黨,不少是在認真地預演他們心目中未來的革命,並非惡搞。

中共與民為敵 何清漣:「李希光現象」折射的社會緊張(圖)
2017-05-29

在北京一家網吧,電腦顯示屏展示着必須正確使用網絡的警方告示。 喬治·奧威爾的《1984》是以前蘇聯的現實為基礎寫作的政治諷刺小說,裏面的現象已經非常荒誕,但中國的現實遠比《1984》所展現的更為荒誕, 從「李希光現象」中可以管窺中國...

何清漣:「楊舒平現象」與中國的語境規則(圖)
2017-05-27

楊舒平用了一個「甜美」來修飾馬利蘭的空氣,不過是美國習於誇讚的文化語境下的一個普通用詞,作為她引出主要話題言論自由的導語。但在缺乏這種誇讚文化的中國語境裏,卻被解釋成吹捧美國的空氣,這種誤解或許源自對不同文化語境缺乏理解。

程曉農 何清漣:誰想扳倒川普 (圖)
2017-05-26

有趣的一點在於,真正造成泄密的,其實不是川普,而是報道此案的美國媒體。川普與俄國外長會談時並沒有提供信息來源,反倒是媒體為了支持「泄密」說,公開了他們獲得的機密信息,即川普所談的信息來自以色列,然後媒體指責川普令以色列情報部門的線人面臨風險。當媒體們為了抨擊川普而泄密時,他們似乎認為,如果以色列情報系統的線人真遇到了麻煩,錯在沒有泄露信息來源的川普,而不是故意泄露信息源的媒體自己。

羅宇揭秘 「倒習聯盟」 陳破空給習近平出招大破 (圖)
2017-05-25

前不久,網絡又熱傳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的死訊。紅二代羅宇分析,在乎江澤民死活的,還是「倒習聯盟」。體制內所有貪腐的人都是「倒習聯盟」的成員。政評人士陳破空認為,習現在正被「倒習聯盟」圍攻處境危險,而拋棄中共,走向民主是脫困脫險的唯一選擇。學者何清漣認為,所...

何清漣:北京為何要限制「螞蟻搬家」式換匯?(圖)
2017-05-25

七月開始,個人換匯每次不超過1萬美元。大家今後要注意的是:今後跨境資本流動放鬆管制,指的不僅僅是放鬆對美元等外匯的管制,而是鼓勵人民幣在國際間自由流動。

難怪金正恩抖起來了 何清漣:文在寅青瓦台之路的民意基礎 (圖)
2017-05-17

親北者文在寅上台,不少評論認為,這是韓國人要求政黨輪替的訴求非常強烈、導致其政治主張退居非常次要的位置所致。此論看似有理,但卻忽視了韓國民眾對陽光政策的偏好形成已久。

朝鮮發射導彈有多大威脅專家說法不同 習近平還沒下決心 (組圖)
2017-05-15

北韓14日試射1枚彈道飛彈,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表示正對這種飛彈進行評估,但指出其飛行情況與洲際彈道飛彈並不一致。專家說,這枚飛彈射程比北韓以往測試的飛彈遠了許多,意味着北韓在2月試射之後,可能已取得一些進展,此一情況絕對堪憂。學者指出,朝鮮已經成了中國的外敵,中共對朝政策陷入困境,十九大之前,真正解決朝鮮問題這個議題,大概不會擺到政策討論的枱面上。

「一帶一路」習近平宣示六個「不」 專家揭秘三年間大變身(組圖)
2017-05-15

習近平出席一帶一路開幕式演講。 5月14日,多國代表參加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上演講時,連續說了六個〝不〞字闡述中國立場,引起輿論關注。何清漣指出,中國關於「一帶一路」的宣傳用語逐漸變化,越來越高大上,背後原因乃是...

何清漣:「一帶一路」三年之間大變身(圖)
2017-05-14

從中國提出「一帶一路」設想至今,整個計劃隨世界政經格局變化發生大變:目標從輸出過剩產能到當全球化新領軍;資本從中國出資到共同出資、共擔風險;北京希望以人民幣本幣作為投資款與結算貨幣。

何清漣 程曉農:朝鮮關係前景:陰雲密佈難散(圖)
2017-05-13

最近,中國和朝鮮的關係突然惡化,幾近翻臉。中國對朝鮮加強制裁,朝鮮則公開點名威脅中國。這裏不談彼此「鮮血凝成的友誼」的過往今來,只分析一下國內較少議論的中朝關係前景。至於韓國新總統文在寅上任後,中朝韓美四方關係將如何演變,尚待觀察,在此不作妄評。 朝鮮...

人日起底安邦發家史 江綿恆隱現 吳小暉平安落地?(組圖)
2017-05-09

中國保險集團安邦與大陸知名雜誌財新傳媒激烈對陣之際,中共保監會突然出手處罰安邦人壽。5月8日黨媒喉舌又接力財新,繼續起底〝安邦帝國〞。此外有消息指江澤民之子江綿恆或間接染指安邦。種種跡象或預示安邦董事長吳小暉前途不妙。不過著名學者何清漣認為,安邦如果垮...

吳小暉玩得太大 習近平忍無可忍(圖)
2017-05-08

安邦在國內募集的資金那麼多,如果垮了,會引發國內金融動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政府對付吳小暉的目的不在於抓人,而在於逼安邦海外資金回流。安邦的龐氏騙局需要新業務延攬新資金,一旦新業務被停,新的資金源被斷,安邦高息攬錢以新還舊的把戲就玩不轉,因此不得不被迫從海外調撥資金回國,以維持公司運轉。至於以後這筆帳如何算,一是看吳小暉的表現,二是看鄧府是否承認其駙馬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