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反映自然變化規律以及農耕節點的傳統節令,不同的節氣所代表的內容也就不同。縱觀所有的節日名稱,只有穀雨直接與農作物產生了聯繫,這也足以體現出這一節氣對農耕的重要影響。所謂穀雨,雨生百穀也,進入此節氣,氣溫升高,降雨增加,潮濕溫暖的氣候非常適合穀物的生長,可以說穀物們在此...
烈日炎炎,何以解暑?除了空調就是蔬果!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不時不食,意思就是要什麼樣的季節就要吃相對應的食材,一點也不要亂!盛夏是各種蔬果盛產的時候,多吃一些對解暑養身體有大作用。應季蔬菜很多,西瓜、黃瓜、豇豆、絲瓜,苦瓜等等都是。今天繼續分享其中的佼佼者,有夏季養生第一菜之稱的...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2023年2月4日為立春日,立春的到來意味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但這並不代表天氣會迅速變暖,春寒料峭,忽冷忽熱將是立春節氣的主要氣候特徵,在這乍暖還寒的時節,各種細菌和病菌也開始活躍起來,又到了一年當中最難將養的時候。一年之計在於春,隨着立春節氣到來,調整...
七月節,暑去涼來溫變而涼氣始肅也雖已立秋,各地暑氣未散秋風漸起,燥氣當令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入秋進補宜清,不宜滋膩不食辛辣、不食肺故「燥則潤之」「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農田秋忙,蔬果繁盛。民間傳有:「曬秋」、「秋忙會」、「貼秋膘」、「啃秋」等習俗,...
民間有句諺語,「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這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不時不食」是精髓所在。不時不食,萬事萬物生生息息往復循環都有自己的規律,食物當然也有自己的時節。 孔夫子說過一句話:不時,不食。 意即在飲食上講究需「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