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一國兩制

大外宣公開耍流氓!五十年不變竟然這樣解釋【阿波羅網報道】
2022-09-01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道/8月30日,江澤民、曾慶紅派系背景的《香港01》發表其《十年特稿》之八,標題是《打破區隔,積極治港,『一國兩制』擺脫尷尬狀態》。

【微博精粹】中國最後一位女酋長 森林裏活了100多歲沒事 結果……
2022-08-29

維舟:我周圍的許多人,從一開始堅決支持嚴防死守,甚至慶幸「風景這邊獨好」,到今春以來漸漸看不懂這是在幹嘛,到現在則全然麻木,反正配合着定期捅喉嚨就是——這甚至好像成了中國人生活方式的標配。

朱孟庠:連一國兩制都沒有,還想一中各表?
2022-08-21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中共國,行前聲稱不會見中共高官或談及任何政治性議題。然國民黨公然欺騙國人,大陸事務部主任林祖嘉竟以視訊方式參加在河南舉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中共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在視訊致詞時,大談統一,批評民進黨拒不承認一個中共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製造兩岸對立對抗。林祖嘉等...

港人持續外移民 移台港人無懼台海危機更愛自由(圖)
2022-08-18

2020年香港訂立《國安法》後,出現自199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移民潮。香港政府公佈資料,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11萬人移出香港。英國和台灣都是港人熱門的移民地點,有移英港人形容,他們以逃難的心態離開。選擇移居台灣的港人表示,失去自由的香港比有戰火風險的台灣更恐怖。

【老照片】只有你想不到 文革的時候就有一國兩制(圖)
2022-08-15

我上中學時,幹部子女出身的紅衛兵打死了人,不僅沒事,後來陸陸續續都當了官。可是底層百姓出身的紅衛兵,因為一些過激行為,後來都被判了刑,有些人至今還在到處伸冤。所以,我年輕時就對一國兩制有了最清醒深刻的認知。

誰信?「一國兩制」?國台辦公佈《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共統一事業》白皮書(圖)
2022-08-10

中共軍隊仍持續對台進行軍演。大陸國台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10)日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除了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事實和現狀,絕不允許任何「台獨」分裂活動,認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才是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辦法。白皮書指出,「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

分析:中共軍演自己損失大 還把台灣推更遠(圖)
2022-08-10

圖為台灣年輕人返鄉投票。(陳柏州/大紀元)中共延長在台灣周圍軍事演習時間,並揚言今後將進行所謂「例行」演習,此舉把台灣推出去更遠,台灣人更加拒絕中共,且軍演令中共自己損失最大。白宮看法是,北京正越來越多地違反尋求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不改變現狀的承諾,演習活動完全沒有必要、是在加劇台...

傅申奇:面目全非的香港
2022-07-16

儘管香港的疫情居高不下,但一直躲在安全圈裏的習核心卻到香港拋頭露面,為擔任香港特首的鎮壓反送中運動超級打手李家超保駕護航。他聲稱: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習核心的所行、所言,表明了習核心和中共的無恥和野蠻。首先來看看習核心和中共的無恥:上世紀80年代,鄧...

沈旭暉:中共在香港「下一個25年」會做的10件事
2022-07-16

根據中共官方說法,香港回歸50年不變,25年就是進行了一半,前一半是容忍兩制的過渡期,後一半就要牢牢讓一國全面管治。然後,已經沒有"一國兩制"特色的"偽一國兩制",自然可以永續下去。也就自然再沒有然後。今天回看,其實中共從來說得很白,也從來...

陳文瀾:倪匡之死與香港之死
2022-07-09

倪匡遠行,香港、台灣書迷齊聲嘆息,許多中壯年紛紛搬出塵封在書櫃底層的倪匡眾書拍照,咸認倪匡筆下的科幻、武俠、志怪情節,是童年、青少年時期的美好回憶。眾媒體、作家也相繼撰文緬懷倪匡,或簡述其生平、事跡,或表彰其影響、貢獻,或描繪其個性、好惡,幾無惡評。金庸與倪匡不少人將倪匡與金庸相...

沈旭暉:悼念香港人的國際關係啟蒙老師、《追龍》預言家倪匡
2022-07-09

作為讀過衛斯理全集的人,一直潛意識地把倪匡當作跨學科融會貫通的啟蒙老師之一。而這些學科,也包括了本行國際關係。第一本讀的衛斯理小說是《妖火》,中一時從中學圖書館借閱,然後逐漸半借半買地讀完全套;特別是後期出版的那些,幾乎是出一本買一本。後來網絡時代,衛斯理全集在網上隨處可見,就算...

杜耀明:「四個必須」隆重登場 「一國兩制」告別台灣
2022-07-08

只要比照三十九年前鄧小平對台灣「一國兩制」的六點原則,包括台灣可以實行同大陸不同的制度丶司法獨立、有自己的軍隊丶大陸不派軍隊及人員駐台丶台灣自己管理黨政軍等系統、中央政府為台灣留出名額等(所謂鄧六條),習總的「四個必須」早將原有構想脫胎換骨,變得面目全非,若有人仍說該構想從沒走樣也不變形,也就是說,「一國兩制」的全部真相至今才原形畢露,那就更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