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宣佈三中全會日期 定下令人憂心「基調」?

中國宣佈三中全會日期中央政治局會議政治"掛帥"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開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今年4月30日,官媒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開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但沒有公佈具體日期。

中共三中全會通常每五年一次,從1978年"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都聚焦經濟改革,對中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歷來令人矚目。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歷屆三中全會通常都在秋季舉行。本屆三中全會不按慣例於去年秋季舉行,被視為脫離常規,已引發輿論關注和討論。外界猜測的推遲舉行的重要原因包括中國面臨內外壓力,決策者需要更多時間就未來的經濟政策方向做出決定,以及在人事安排方面尚需達成共識,包括對落馬的前外長秦剛和前防長李尚福的官方定性。

經濟困境下的三中全會

中國於2023年1月8日全面解除長達三年多的嚴格的"清零"防疫封控政策,但之後並未如外界預期的那樣迎來強勁的經濟復甦,反而出現經濟低迷,消費降級、股市和樓市不斷探底的局面。與此同時,中國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摩擦加劇,對華科技封堵愈演愈烈、外資撤離中國的規模於2023年達到頂峰。數月來,中共官方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並放出"大招"拯救樓市,比如減輕開發商的壓力並恢復信心、鼓勵地方政府購買未售出的房屋等等。最近,中國經濟開始出現一些積極的跡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個月將中國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上調0.4個百分點,至5%,與北京的官方目標一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評估,中國仍有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不過,迄今為止,中國政府一直拒絕任何大規模刺激措施。

中共中央政治局強調政治正確,未提"開放"

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的會議。會議聽取了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稿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後將文件稿提請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報道說,會議強調,"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着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向來被看作是為三中全會定調的風向標。此次有關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的報道中沒有提及"開放"。近年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加劇。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策應俄羅斯的立場以及在台海、南中國海咄咄逼人的態度導致與西方的關係更為緊張。西方國家還指責中國傾銷過剩產能。上個月,美國提高了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針對電動汽車、電池、鋼鐵和關鍵礦產等戰略行業。而歐盟準備在7月4日之前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最高達38.1%的臨時關稅。北京譴責這些舉動是"純粹的保護主義"。本周早些時候,中共總理李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會議上呼籲反對中西經濟脫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