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在還有日本人學校的時候 請珍惜它吧

日本多家媒體報道,一輛日本學校的校車遇襲。一對日本人母子受傷,送到醫院治療,沒有生命危險;歹徒在刺傷這對母子後,試圖衝上校車傷害更多人,被校車「嚮導」(一位中國女性)攔下。

這位中國女性重傷,面臨生命危險。歹徒目前已經被拘捕。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官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是專門針對日本人的行兇事件。

這是極其糟糕的事件,期待蘇州警方能夠作出回應,給出案件更多信息。

我很期待了解這位歹徒到底是怎麼想的,是對社會的無差別攻擊(看到校車想行兇),還是出於「愛國激情」的針對外國人的行為?此前,在吉林市一個公園,有四位來交流的美國老師遇到襲擊,有關部門認為是「偶然事件」,希望這次也是「偶發事件」。

但是,在蘇州發生這樣的事,格外讓人擔憂。

記得疫情的時候,蘇州有穿和服的中國女性遇到拉扯,有穿制服的男子要她脫下和服,當時也引起廣泛討論。這不是說蘇州更排外,而是因為作為一個對外開放的重鎮,蘇州的日企更多,在那裏工作的日本人更多。

「日本人學校」,就是為這些日方工作人員子弟開設的,它是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的產物。如果那些學生的日本家長,認為在這裏讀書不安全,會加速日本企業的撤離。

就在幾天前,江蘇省代表團還到日本考察訪問,江蘇省外辦網站上的官方通稿寫道,此行是「弘揚傳統友誼,深化交流交往,為中日全面推進戰略互惠貢獻更大力量」。看來,不管是蘇州市還是江蘇省,目前仍然是歡迎日本企業的。

在任何國家,針對校車的襲擊,都會受到嚴懲,因為這給社會傳遞的信號極壞,遠比一般治安事件惡劣。但是,在中國互聯網上,一定會有一些人為這樣的襲擊叫好。相比於襲擊本身,社會對襲擊的看法,更讓人擔憂。如果很多人叫好,再發生類似事件的概率就更大。

一個社會的主流民意,對此持什麼樣的態度?這是這次事件的關鍵所在。

去年夏天,我曾在一個派出所就「在中國城市穿和服」問題和警官進行了交流。警官明確說,成都是很開放的,不會有問題。我相信這能代表大部分警官的認知。

排外,反美反日,發展到人身攻擊,這明確違反中國法律。但是,有些人認為有「更宏大、更正確、更正義」的原則,在這種原則下,傷害外國人讓他們感到振奮。

日本母子遇襲案事發地點的公交站。6月25日攝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

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神秘氣氛,善良的人們畏畏縮縮,不敢發聲,不是害怕歹徒,而是擔心這個「神秘氣氛」。

校車上的中國女嚮導,無疑讓人敬佩。在日本生活的朋友說,日本媒體和網民關心的重點,是那位生命垂危的中國女性,甚至有人呼籲為其捐款。

她不僅是勇敢的,而且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她為蘇州做出了無比重大的貢獻,如果她退縮,一定會造成更大傷亡。她心中從來沒有那種「神秘氣氛」,而是相信這樣的原則:保護孩子,忠於自己的工作職責。

我認為對一個社會來說,這才是更正常的原則。這樣的原則,不僅會保護日本孩子,也會保護中國孩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城市地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