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一夜生變!普京心腹大患一個接一個

——唐駁虎:後方一夜生變! 普京心腹大患一個接一個

時隔3個月,俄羅斯大後方一夜生變,普京的心腹大患,一個接一個出現。

位於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的達吉斯坦共和國,日前爆發恐怖襲擊事件,首府馬哈奇卡拉市以及第二大城市傑爾賓特市的3座教堂和1座交警檢查站遇襲。截至目前,6名恐怖分子已經被擊斃,當地15名警察犧牲,數十人受傷。

達吉斯坦共和國總統梅利科夫宣佈該地區哀悼三天,取消一切娛樂活動。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向普京表示哀悼,並強烈譴責恐怖襲擊。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表示,達吉斯坦的恐怖襲擊是「外部勢力」策劃並煽動的,目的是「分裂俄羅斯人民」,「烏克蘭納粹分子」會對一切負責。美國及其衛星國無法接受他們的「基輔傀儡」在前線的失敗,因此變成了「國家恐怖主義的支持者」。

當然,凡事要講究證據,這件事到底是否跟「外部勢力」有關,還需要等待進一步的調查結果。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曾經作為普京心腹大患的北高加索分裂主義勢力,如今已經隱隱有了捲土重來的跡象。

2009年4月,也就是第二次車臣戰爭結束後9年,俄軍全部撤出了車臣地區,北高加索地區進入到了為期8年的反恐行動階段。2017年12月,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博爾特尼科夫宣佈「徹底擊敗」了北高加索地區的恐怖分子;2021年1月,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宣佈「徹底剿滅」了當地的地下武裝分子。

截至目前,6名恐怖分子已經被擊斃

然而好景不長。隨着俄烏衝突的爆發,沉寂多年的北高加索的分裂勢力,在「伊斯蘭國」的支持下,從今年春天開始再度活躍。3月初,6名武裝分子在北高加索的印古什地區與當地安全部門爆發激烈交火,當地進入反恐緊急狀態。根據俄方後來的通報,這6名武裝分子與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有着密切的關係。

莫斯科音樂廳恐襲,4名恐怖分子對平民進行無差別攻擊

緊接着就是我們熟知的莫斯科音樂廳恐襲,4名恐怖分子對平民進行無差別攻擊,造成144人死亡,超過500人受傷。這是2004年別斯蘭人質危機以來,俄羅斯發生的最嚴重的恐怖襲擊。雖然「伊斯蘭國」宣佈對此事負責,但俄羅斯方面一口咬定此事與烏克蘭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恐襲發生前半個月,美國和伊朗就曾通過不同渠道得知了相關情報,並向俄羅斯發出恐襲的警告。但根據普京的說法,西方國家的有關警告都是「徹底的訛詐」,是為了「恐嚇並破壞俄羅斯的社會穩定」。

而就在音樂廳恐襲發生後的一周後,達吉斯坦又爆發了恐襲事件,在24小時的交火過後,3名武裝分子被活捉。根據審問的結果,這些人原本打算在當地的水壩上安裝炸彈。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北高加索地區的分裂主義活動,以及伴隨而來的恐怖襲擊,恐怕只是一個開始。隨着俄烏衝突的持續,俄羅斯內外部的各種矛盾和隱患,可能還會一個接着一個地爆發。

相比地方上的分裂,莫斯科中央內部的分裂,其實更值得普京警惕。去年爆發的瓦格納事件,不是一次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它反映了俄羅斯政治精英內部對這場戰爭,以及如今俄羅斯社會的不同認知,是普京所代表的俄羅斯溫和保守派,與極端保守派、自由派等其他勢力的矛盾集中體現。

去年爆發的瓦格納事件,不是一次孤立的、偶然的事件

普里戈任本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後支持他的那些勢力。去年普京頂住了壓力,堅持保住了國防部,普里戈任墜機身亡。而一年後,普京也做出了讓步,把紹伊古調離國防部,並對紹伊古在軍中的團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紹伊古安插的4名副防長,現在已經全部離任。

與此同時,經濟上的隱患也不可小視。雖然俄羅斯扛過了制裁,經濟在短期內展現了不錯的韌性,但從長遠來看,俄羅斯已經被排除在世界科技革命的大門之外,經濟增長的長期停滯是大概率事件——那些吹噓「俄羅斯越打越有錢」的人,恐怕無法體會到俄羅斯普通民眾對本國物價飛漲、工資卻一點沒漲到底是感受。

不久前美國對俄採取新一輪金融制裁後,莫斯科交易所宣佈暫停美元和歐元交易,俄羅斯人開始在貨幣兌換所門口排隊搶美元,美元兌盧布的黑市匯率甚至達到了1比200,比銀行匯率高出1倍多——用腳投票的道理,放在哪兒都一樣。

還是那句話,短期內的所謂「好消息」,不能掩蓋長期的矛盾。2017年,俄羅斯曾信誓旦旦地宣佈「徹底消滅了北高加索的恐怖分子」。結果7年後,俄烏衝突的長期化,不僅讓這種虛假的勝利不攻自破,也讓其他矛盾一個接一個地爆發。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唐駁虎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