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共苦求放過!需做出重大讓步?

——中國盼歐盟7/4前取消加稅 分析:除非重大讓步

中國盼歐盟7/4前取消加稅分析:除非重大讓步

中國與歐盟針對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中方希望歐方7月4日前取消加征關稅決定。但分析指出,除非中方化解歐方提出的所有問題,否則在這日期之前取消初步關稅的可能性為「零」。

歐盟委員會12日宣佈,自7月4日起,向中國產純電動汽車加征懲罰性關稅。在原有10%的進口電動車關稅的基礎之上,中國車企最高可被額外加征38.1%的懲罰性關稅。

中國一再呼籲歐盟取消關稅,並表示願意進行談判,但若發生貿易戰,中國將採取一切措施保護中國企業。

德國之聲今天報道,22日中國商務部發佈新聞稿,指中歐商定,就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另援引觀察人士表示,最好的結果是歐盟在7月4日之前取消加征關稅決定。

但歐盟委員會、分析人士和歐洲貿易遊說團體都強調,談判將是一項重大任務,中國需要展現做出重大讓步的意願。

歐盟委員會一名發言人24日表示:「歐盟方面強調,任何談判結果都必須有效解決有害補貼的問題」。

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馬銘博(Maximilian Butek)說:「除非中方化解歐方提出的所有問題,否則在7月4日之前取消初步關稅的可能性為『零』」。

歐洲暨全球經濟研究所智庫高級研究員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法國大選前,不會有人敢改變歐盟做出的決定。

她說:「歐盟委員會無法改變它已經考慮了幾個月的決定。是的,中國正在向歐盟成員國施加壓力,但他們需要多數支持票推翻歐盟委員會的決定」。

儘管北京呼籲談判,但也表示若歐盟不讓步,已準備好採取報復措施。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君特(Jacob Gunter)表示:「北京很可能將對歐洲製造的2.5升或以上排氣量的汽車徵收高達25%的關稅」。

他說:「豬肉和乳製品已經擺在北京的談判桌上,而且可能會有更多農產品受到威脅」。而在歐盟方面,也正在進行各種調查。

對中國電動車的最終關稅將於11月2日歐盟反補貼調查結束後確定。

中國希望歐盟在7月4日前取消電動汽車關稅

(資料圖片)這張拍攝於2023年9月11日的照片顯示比亞迪電動汽車在中國江蘇省蘇州港太倉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等待裝船。

路透社引述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消息報道稱,北京希望歐盟在7月4日前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的臨時性關稅。雙方此前已同意舉行新的貿易談判。

歐盟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所徵收的臨時性反補貼關稅將於7月4日生效,稅率最高達38.1%。與此同時歐盟正在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他們認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大大受益於中國過多且不公平的補貼,對歐盟產業造成傷害。

中國多次呼籲歐盟取消關稅,並表示願意進行談判。北京不希望捲入另一場關稅戰,因為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仍令其深受打擊,不過北京也表示,如果發生關稅戰,將採取一切措施保護中國企業。

歐盟委員會貿易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上星期六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舉行了視頻會談。雙方同意就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王文濤說:「如果歐方有誠意坐到談判桌前,中方也願通過對話協商。」

歐盟發言人奧洛夫·吉爾(Olof Gill)說,東布羅夫斯基斯與王文濤「進行了坦誠和建設性的談話」。

《環球時報》的報道引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張健的話稱:「目前歐盟內部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也有很大分歧和爭議……中方希望能看到的最好結果是取消7月4日起加征關稅的決定。」

《環球時報》還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孫彥紅的話說:「中歐經濟互相依賴性強,歐盟的保護主義做法必然引起中方的反制,這對消費者和供應商都不利,是『雙輸」的結局。」

中國否認了不公平補貼的指控,稱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是技術、市場和產業供應鏈優勢的結果。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汽車製造商日前敦促北京當局提高對進口歐洲汽油動力汽車的關稅,以報復歐盟加征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

歐盟反補貼調查結束後,歐盟27個成員國的貿易部長將在11月2日前就此進行表決,屆時可能決定徵收為期五年的最終關稅。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的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星期六表示,討論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額外關稅的「大門」依然「敞開」,並稱「這並不是懲罰性關稅」。

儘管北京呼籲談判,但也表示如果歐盟委員會不讓步,它已經準備好了報復措施,並且認為布魯塞爾應對緊張局勢升級負全責。

《環球時報》最先報道了中國正在考慮對進口自歐洲的豬肉進行針鋒相對的反傾銷調查。中國商務部上星期宣佈將進行此調查。《環球時報》還提議對歐洲乳製品和大排量汽油車進行反補貼調查。中共當局往往通過官方媒體評論和與行業人物的訪談暗示可能的報復措施。

德國墨卡托中心(MERICS)首席分析師雅各布·岡特(Jacob Gunter)表示:「北京似乎可能會對歐洲製造的2.5升或以上排量的汽車提高高達25%的關稅。

「豬肉和乳製品已經在北京的議程上,而且可能會威脅到更多的農產品,」他補充說,「在歐盟方面,布魯塞爾啟動的各項調查正在進行中,因此我們應該預期某些針對(中國)產品的措施,這些產品包括從醫療設備到機場安檢掃描儀到鋼管。」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中央社 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