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送青人:中共特色,18萬善款,只有1.9萬用於陷入困境的家庭

——說說18萬公益款,只捐了1.9萬的事

作者:

北京血友會又被罵了,上一次他們是弄出個給國家捐款的么蛾子。而這次,他們被曝出5月份善款使用情況中,只有1.9萬用於陷入困境的家庭,而把15.9萬,花在了旗下的合唱團里。

北京血友會很快就進行了回應,就是稱沒表述清楚,花在合唱團上的15.9萬,是指從2016年到現在花費的部分費用,而非上個月(5月份)合唱團的支出。至於演出為零,那是因為近來變動多,沒時間且人手也不夠。

他們可能覺得,這樣一解釋,人們就會意識到是自己誤會他們了,就容易接受了。但事實卻是,人們依舊不是很願意接受,部分網友還是在繼續指責他們。

估計北京血友會覺得很委屈,不就是15.9萬嗎,你們至於嗎?

只不過從我們的視角出發,就是另一種畫面。

雖然這筆錢(15.9萬)是8年裏合唱團的陸續支出,但人們獻愛心、做公益,最直接的目的還是為了幫助病患。別說15.9萬,哪怕就是1萬,那筆錢從流進北京血友會開始,上面就標明了僅限用於公益的注釋。

以前看到過這樣一種解釋:錢的確是你們捐的,但我們花的,是這些捐款產生的利息,而非這筆錢本身。

可實際上懂得都懂,捐款產生的利息,依舊屬於捐款的一部分,而非慈善公益組織的私人財產。否則的話,所有慈善公益組織都要把別人做公益的錢存着,慢慢輸出了。

5月份一共捐了18萬善款,你拿出1.9萬用於陷入困境的家庭,從而保留了大部分16.1萬。這謎之操作,讓人匪夷所思。難道是沒有需要幫助的病患,以至於這筆錢送不出去了嗎?

這種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但是我想不到任何其他合理的理由。不過有趣的點在於,明明顯而易見的問題,人們沒說,公益組織就完全get不到。

這是一種脫離,時間久了,即便是明顯不合理的問題,看上去也會變得普通、尋常,其實那是一種脫離太久之後導致的麻木。而這種麻木,時間越長,對整個國內公益的環境就越差。

這個趨勢在2021年尤其明顯,中國慈善聯合會發佈的《中國慈善捐贈報告》中顯示,同比下降了80多億。人們變得沒那麼愛做慈善了。

而在2022年和2023年的救災中,一些拙劣表演的頻出帶來質疑,再次降低了這個數字。當然具體是多少我們並不知曉,因為人家不發數據了。

水變渾了,再想淨化到清澈,難如登天。人心更是如此。

貪官太多,人們見到官就沒有好感;作秀頻頻,人們看什麼都像形式主義;當然,人們自己本身也要受此影響。考編的飯碗比考研要鐵,大家自然就更願意去考編了。當壞人才能得利的時候,人們就會爭搶着去做一個壞人。若身邊的人個個自私,那麼你獨自保持高尚,就面臨着成為損失最大的那一個。

廣西桂林南溪山醫院因為受到洪水的影響,一些患者被困住了。一個護士去分發食物卻需要為了避免被搶奪而緊緊抱住食物並呵斥眾人。視頻下面,網友說:人怎麼能這麼自私呢。

而在另一個地方洪水退去,一片狼籍,視頻里的人們沒有在自家門口收拾殘餘,而是在街道上找起了「意外收穫」,有人用蛇皮袋收集瓶裝水,也有人找尋密封的食品。我不知道其中有沒有高尚的人單純是在做好事,但即便有,恐怕也不多。

剛剛在想,如果自己在那條洪水退去的街道上,會加入他們,還是阻止他們呢?

幾乎沒有花掉10秒鐘,就有了答案:我會看着,什麼也不做。

不是我們變了,而是當大部分人都在變,想堅持就成了一種很難的行為。選擇不加入他們,或者儘可能變的慢一點,就已經是一種堅守。

當然會有轉機,轉機要在自私和麻木帶來的後果出現之後,就像洪水裹挾着下水道里的細菌和食物泡在一起,洪水退去,留下了食物和看不見病菌。不可否認,即便是看着的人,也要與那些生怕晚了搶不到物品的人一起承擔疾病帶來的後果。可那,又不是我們能去選擇的事情。

梭羅說,"如果一個人不隨同他的同伴步調一致,或許是因為他聽到了一個不同的鼓點聲。"但梭羅不說在那之後發生的事情。

其實很簡單,因為什麼都不會發生。洪流之下,個體是無力的。你即便能聽到不同的鼓點聲,也僅此而已。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天涯行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