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9個看似衛生卻不健康的習慣,你有嗎?尤其是最後一個!

你有啥長期堅持的生活小習慣?

本期特地選出了9個比較常見的生活小習慣,看似衛生卻不健康,來看看你都中了哪些吧?

01

毛巾擦餐具和水果

洗好的餐具和水果,很多人習慣用毛巾再擦拭。其實大可不必。

.............................................................................

我國目前的自來水都是經過嚴格消毒處理的,自來水沖洗餐具水果後,是很乾淨的,不需要再用毛巾擦拭。

.............................................................................

毛巾上極容易沾染病菌,造成蔬果二次污染。如果嫌棄上面水淋淋的,建議用高級餐巾紙擦拭。

02

抹布擦一切

大部分人家都會常備一兩塊抹布,平時用來擦擦餐桌,灰塵,哪裏髒了都能派上用場。「抹布擦一切」可不是說說的。

可也正是這樣,讓抹布成了最髒的一塊布。可不是麼,什麼髒東西都用它來擦,能不髒嗎?很容易在擦擦桌子的時候二次污染(表面上桌子擦乾淨了,實際上細菌全留在上面)

.............................................................................

建議大家多備幾塊布,每天清洗,晾乾消毒。

03

爛了的水果,切掉再吃

水果放長了時間,爛了一小塊,剜掉後繼續吃剩下的。這是很多老一輩人勤儉持家的習慣。

.............................................................................

可爛了的水果,已經出現了黴菌,即便剜掉後,其他好的地方也已經被黴菌感染(儘管看不見),除了整個丟掉,沒有更好的辦法。

04

用棉簽掏耳朵

無論是超市購買的棉簽,還是藥店的醫用棉簽,雖然棉簽本身是乾淨無毒的,但都不能用於掏耳朵。

以前我們說過,耳屎可不是一無是處的垃圾,它可以滋潤耳道,阻擋外部的灰塵顆粒微生物等,適量的耳屎可以說是用來保護耳朵的。

用棉簽掏除這些保護作用的耳屎,對耳朵並不好。而如果是耳屎分泌過多,出現耳屎栓塞,建議到醫院進行處理,不要私自掏耳朵。

05

用紗罩,罩上食物

罩罩上,可以預防蒼蠅及一些蚊蟲污染食物。

但紗罩不保溫,容易讓食物變質,溫度一高,有些食物就會和空氣里的微生物反應,滋生細菌。

飯菜最好不剩,實在要剩,最好還是使用保鮮膜封閉好,放進冰箱存儲,乾淨又衛生。

06

起床後立馬疊被子

起床後,我們習慣馬上整理床鋪,疊好被子。但實際上,這個習慣可算不上健康。

我們每天有8個小時的睡眠在床上,睡覺過程中,人的皮膚會排汗,皮膚上的一些死皮、角質都會脫落,被子裏又溫暖如春,簡直是蟎蟲的洞天福地。

起床後馬上疊被子,被子上的汗液無法揮發透氣,長期下來,蟎蟲會越積越多,很容易誘發皮膚疾病。

起床後不要第一時間疊被子,有條件的話,可以拿到陽台上晾曬一下,或是打開門窗,被子背面朝上攤開通風透氣。

07

用開水燙碗筷消毒

在外吃飯時,很多人常會用店家提供的熱水、茶飲燙燙碗筷,進行消毒殺菌。實際上這個動作基本是無效的。

高溫的確能顧殺死部分細菌,但需要在特殊溫度,特殊環境,持續一定的時間才能達到殺菌效果。如沙門菌,需要80度左右的環境中持續5分鐘,才可以被殺死。有的甚至需要100攝氏度以上的水。

吃飯前用開水隨意燙燙碗碟,時間和溫度都不足,並不能起到殺菌消毒的效果。

08

私處使用清潔液

「洗洗更健康」,曾經是風靡國內的廣告詞。很多人也是從這開始了解到私處清潔液的。

果真更健康嗎?答案正相反,清潔液對私處危害甚大。

如果你私處健康,使用清水即可進行清潔,長期使用清潔液清潔,反而會減少私處的乳酸桿菌,破壞私處本身的自潔功能。導致病菌侵襲,誘發婦科疾病。

09

用面巾紙、衛生紙包住食物

一時手邊沒有趁手的工具,有人就用乾淨的報紙包住食物。

很多面巾紙、衛生紙都含有熒光增白劑。因為紙張添加熒光增白劑後看起來更白皙。

熒光增白劑是一種「化學毒物」,與食品(尤其是油脂類食物)接觸後,溫度越高,會向食品中遷移。

人體攝入熒光增白劑後,不易分解,長期攝入會讓毒性在肝臟中積累,有可能誘發癌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全球智慧人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