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陳奎德 李恆青:兩個和平峰會擂台東西展開

作者:

這次瑞士和平峰會只是俄烏戰爭結束之前的一個中間站,而不是最終結果。

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李恆青先生,經濟學家與政治評論家

一、瑞士和平峰會與雅爾塔會議之比較

最近,世界亂局加劇,各國的外交活動也密鑼緊鼓,風生水起。就在這兩周之內,就有七個工業強國G7在意大利開峰會,俄國普京近日訪問朝鮮和越南,與朝鮮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條約等等。我們今天主要想討論幾天前,6月15日和16日在瑞士舉行的一個有關烏克蘭的和平峰會,計有100個左右國家參加。也想連帶比較考察一下中共即將組織召開的與瑞士峰會打擂台另一個和平會議。

有觀察者認為,這次剛剛在瑞士召開的烏克蘭和平峰會,類似於二戰結束前夕的雅爾塔會議,將要劃分俄烏戰後世界的勢力範圍。

此話言重了。事實上,這次瑞士和平峰會只是俄烏戰爭結束之前的一個中間站,而不是最終結果。人們應當看得清楚,當前俄烏戰爭的戰況尚未達到大局底定,瓜分戰果,劃分有關國家勢力範圍的階段。必須待戰局呈現清晰的終局態勢,勝負之勢已不可逆轉之後,各有關國家勢力範圍劃分的國際會議才會浮出水面。

但是,此次和平峰會還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界碑。它基本上明確劃分出了立場對立的兩方陣營。特別是對北京而言,瑞士峰會迫使中共脫下了偽裝中立的外衣,清晰地顯露出了支持俄羅斯的真正面目。

因此,這次會議,不僅讓世界又一次站隊,同時壓縮了北京的外交空間。

這次會議的宗旨如何?有什麼成果?參與的有哪些國家?簽署和未簽署閉幕聲明的國家有哪些?

二、瑞士和平峰會概況

大約有100個國家派代表參加了6月15日和16日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瑞士政府稱,峰會宗旨主要是為「啟動」烏克蘭和平進程,並「帶動」之後俄烏均參加的和平會談,為烏克蘭建立一個根植於國際法的持久「和平框架」。參會國中有約80個國家簽署了閉幕聲明。這份文件呼籲以烏克蘭"領土完整"作為任何後續和平協議的基礎。幾天前,未獲邀參會的俄羅斯曾提出自己的和平條件:烏克蘭正式簽署條約承認克里米亞及東部被佔領土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俄方的條件遭到了與會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

此次峰會參與國以西方國家為主,土耳其、印度、沙特阿拉伯等部分主要發達國家也派遣代表參加。不過,在峰會閉幕聲明上,印度、沙特、南非、阿聯酋等國並未簽字,僅作為觀察員與會的巴西也沒有簽字。不過,土耳其方面則簽署了閉幕聯合聲明。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讚揚此次會議是"邁向和平的第一步",並強調聯合聲明依然向"所有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國家開放簽署"。

三、北京的得與失

北京之所得

北京拒絕參加瑞士和平峰會,公開的理由是俄羅斯未獲邀參會。

實際上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它也不願意參與絕大多數與會國家是民主國家從而使其尷尬的會議,同時,北京也認為延長戰爭對自己有好處,因為:

1)美國歐盟因支持烏克蘭抗俄會減輕對中國(在台海、南海的侵略行為)的壓力;

2)遭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不得不減價向中國出口能源,而中國汽車、手機等商品也能主宰俄羅斯市場;

3)戰前烏克蘭軍工業對中國軍事發展很有幫助,事實上,中國第一艘航母就是從烏克蘭買來的已退休的航母瓦良號改裝的。俄烏戰爭後,烏克蘭軍工業要麼被國有化,要麼已被歐美掌控。北京認為烏克蘭對自己已經無利用價值。

北京之所失

美國、歐盟和北約對北京的敵意增強。北約(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對BBC表示,如果中國不改變其行為,就應為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承擔後果,其代價是北京無法承擔的。他說,北京試圖在支持俄羅斯打仗的同時,又與歐洲盟友保持關係,這種希望兩者兼得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中共與烏克蘭關係徹底翻臉。過去,烏克蘭一直在努力拉攏中國。然而,在5月底中國正式宣佈不參加瑞士和平峰會之後,烏克蘭改變了立場。總統澤連斯基公開批評說:"不參加和平峰會是一回事,但是試圖破壞峰會,這性質就截然不同了。"他指責北京試圖說服其他發展中國家領導人也不出席峰會,認為這說明中國實質上支持俄羅斯的侵略戰爭。

香格里拉對話是北京對烏克蘭的戰爭態度白熱化的頂峰,導致澤連斯基對習近平的公開批評。

今年中國與巴西5月23日共同提出的所謂的六點共識,跟中國在2023年2月發表的「十二點聲明」版本不同,例如後者第一點便提及「尊重各國主權」,但前者並不包含類似文句。這足夠說明中國從半遮半掩的「中立」到全面投向俄羅斯的立場上轉變。

北京最根本的失敗,在於通過這段時間的外交和內政表演,使它清清楚楚地成為了主流文明世界的敵人。它的被孤立被圍堵的程度,已經遠超冷戰時期的蘇聯

四、軸心陣營的對台戲

1)北京決定重起爐灶,辦一個跟瑞士的峰會唱對台戲的、自己的峰會。 中共外交部透露,正在籌備另一場和平會議,並稱已經獲得了數十個國家的支持。

多種外交渠道透露,瑞士峰會前夕,中國加強了對外接觸,包括與來訪的外國政要會面、打電話及在微信平台上向使團發信息等,遊說各國支持北京對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主張,爭取各國政府支持自己的「替代計劃」。這種「微妙抵抗「,或者說「隱約杯葛」(subtle boycott),是威權國家最喜歡的外交。中國的目的首先是詆毀瑞士的和平峰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召開的和平峰會添加分數。所以,中國政府告訴一些與會的發展中國家稱,瑞士的峰會將會延長戰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高志凱更是公開揚言,「它想開成批判俄羅斯的峰會,開成烏克蘭要軍援的峰會,這不太可能有好結果」。北京和莫斯科還將給與那些支持自己的國家一定的好處。北京的目的很明顯,即企圖通過其參會國家數字,來顯示自己今後組織的峰會的合法性。

2)軸心國峰會的預熱外交。普京日前正在訪問冷戰時期的盟友——朝鮮與越南,類似冷戰時期的兩個陣營的格局正在重新出現並凝固化,這就進一步強化了中俄軸心與西方的對立,普京的屈尊訪問朝越兩國將為軸心國峰會預熱。

3)兩個陣營(即西方國家和中俄軸心)對抗的程度和範圍,遠超以往的冷戰階段。俄羅斯的資源加之中國的生產力,這種搭配是蘇聯時期不存在的。而很多南方國家,無論是從資源方面來看(能源、糧食、化肥等)還是從技術、製造能力、資金來看,都對俄羅斯和中國有所依賴。

4)西方國家的長處在於,當年屬於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東歐國家,在冷戰結束後,幾乎都已經歸屬於西方陣營了(加入歐盟甚至北約),東西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

5)其次,當前西方營壘內部的團結及其價值觀共識度,也高於當年冷戰時期(如當年西方內部還有戴高樂主義等)。反觀中俄軸心國家陣營,既沒有如當年那樣統一的意識形態—共產主義,也沒有如當年斯大林主宰的第三國際那種公認的權威和號召力了。

6)軸心國內部,也像冷戰後期社會主義陣營一樣,勾心鬥角,爭當老大。譬如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朝鮮,俄朝或以此為契機,達成類似於軍事介入水平的軍事合作關係。雙方可能會採用類似1961年的合作模式,這意味着一旦朝鮮進入戰爭狀態,俄羅斯有可能立即採取軍事介入活動。由此,俄羅斯可能取代北京成為朝鮮的一號主子,習近平有被冷藏的危險。

經過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和美歐的關係很難再有回頭路。披露的部分協議顯示,俄朝雙方將發展不受西方控制的貿易和互惠支付體系,共同反對單邊非法限制措施,雙方將在歐亞大陸建立一個平等、不可分割的安全結構。這意味着普京要將朝鮮納入一個正在逐步建立的全面的對抗聯盟。

如此重大的關係提升,絕不是朝鮮助攻俄羅斯簡單提供一些武器援助這麼簡單。朝鮮如果加入俄羅斯的安全構想,是否會在俄羅斯的慫恿之下做出衝動的選擇?中國將如何處理應對可能發生的變化?中國並不希望完全站在美歐的對立面。朝鮮對俄羅斯來說,除了提供政治軍事支持,還有可能成為撬動中國、倒逼中國的一個槓桿。因此,普京此次訪問朝鮮,時間短只是公關姿態,重視朝鮮的作用,才是真正的心態。

越南也是中共在東南亞重要的經濟夥伴和政治同道者,現在普京企圖在這兩個國家身上打開缺口,一方面緩解俄烏戰爭帶來的經濟軍事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在抄習近平的後路。所以中俄兩國的合作其實完全是一種各懷鬼胎的黑社會同謀,關鍵時刻又會各自盤算,打擊對方。

7)現在新軸心陣營最有力量者無疑是中共的經濟實力特別是其完整的製造業生產鏈,這是俄國、朝鮮、伊朗以及相當多南方國家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後盾。這點有助於新軸心陣營爭取南方國家。但是,這點優勢也正在逐步喪失,其原因在中國經濟罹患癌症,日益蕭條,無可救藥。因此,軸心國陣營的前景將日益暗淡下去。

五、七國集團對俄財政的致命一擊

轉折點降臨

前幾天,七國集團在意大利召開峰會,確定了對烏克蘭的劃時代支持。

G7公報,開宗明義:

「我們繼續依照我們的法律系統,針對中國和向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實質支持的第三國的行為者採取措施,」七國集團領導人聲明中說,「包括金融機構,以及針對其他為俄羅斯為其國防工業基礎採購物資提供便利的中國實體採取措施。」

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七國集團與歐盟凍結了總值約3250億美元的俄羅斯資產,每年產生約30億美元的利息。

這筆利息錢現在給烏克蘭使用,意味着俄羅斯要為侵略烏克蘭賠上代價,出錢讓烏克蘭自衛。

澤連斯基最親密的顧問之一表示,西方國家決定以這種方式懲罰俄羅斯,某種程度上標誌着戰爭的轉折點。

由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組成的七國集團,一直是烏克蘭的重要財政和軍事支持者。

七國集團領袖都對500億美元貸款協議表示歡迎,英國首相蘇納克形容它將「扭轉形勢」,德國總理舒爾茲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承諾」,讓烏克蘭人更有勇氣地捍衛自己的獨立和主權。

路透社引述一位接近會談的人士透露,該協議的目的是確保無論七國集團中的哪個國家由誰掌權,協議都能持續多年。

不過,分析認為這筆貸款不太可能迫使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急轉彎。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表示,西方國家試圖從其被凍結的資產中獲取收益,是犯罪行為,並警告稱莫斯科的報復措施將令歐盟「非常痛苦」。

俄羅斯中央銀行被凍結的大部分資產被存放在比利時。根據國際法,各國不能沒收俄羅斯的這些資產並將其交給烏克蘭。

目前是取用利息作為俄羅斯的戰爭賠款。

十年安全協議

在意大利舉行的峰會上,美國和日本還分別與烏克蘭簽訂為期10年的雙邊安全協議。

日本今年內將援助烏克蘭45億美元,美國則會在未來10年為烏克蘭提供一系列軍事援助和訓練,但華府並未承諾派兵為其盟友作戰。

針對美烏協議,澤連斯基形容「具有歷史意義」,又指是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橋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RFA(中國透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