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未來三年,最好的投資,是守家

作者:
家,是你在這世上最後的去處。

有人請教一位財經博主:接下來幾年如何賺錢投資,讓資產增值?

博主回答只有兩個字:守家。

什麼意思呢?

賺大錢的紅利期過了,各行各業越來越卷,不要指望一夜暴富。

此後務必謹慎,守住家庭,就是守望住了自己的生活。

01

守住家庭收入

財經評論員楊國英曾說,在如今這個時代,國內90%的中產家庭將出現財富縮水。

大部分家庭在財富縮水的同時,稍有不慎還容易掉入消費陷阱,加速返貧。

這幾年來,挖空心思賺錢不如提高財商,捂緊錢袋子。

未來三年,守住家庭收入,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

1.對錢有概念

打一次車30塊,就是一周的公交地鐵錢;

買兩杯奶茶的錢,就可以買一箱牛奶;

外出一頓火鍋的錢,可以買一周的蔬菜水果;

你發現沒有,很多時候我們守不住錢,是因為對錢沒有概念。

從今天起,一定要對錢有概念,理性消費,不該花的一分也不要花:

戒掉面子消費,沒意義的飯局少去,不要購買超過自己能力的物品;

拒絕盲目跟風,戒掉漏財的壞習慣,少買實用價值不高的物件……

2.養成儲蓄習慣

很認同作家連岳說的一段話:

貨幣一直在貶值,今年存的100塊錢,明年實際購買力可能只有95塊。

但你今年把100塊錢全花掉,你明年的購買力則是0。

儲蓄是變富的第一步,有了一定儲蓄之後,你才能開始第二步。

投資儲蓄才是富人思維。

普通家庭,存錢就是存底氣。

卡里有錢,才能心裏不慌,看好錢包,才能守護好一家人幸福安穩的生活。

3.膽子要小,投資要慎

你身邊是不是有很多盲目創業,跟風投資,一番折騰,一夜回到解放前的例子。

坦白講,工薪階層創業和亂投資,幾乎就是在賭。

在未來的三年裏,經濟形勢還不明朗,投資和創業市場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

少折騰,不要借貸,不做大資產配置,求穩定是普通家庭保持幸福的關鍵。

4.不要過度教育

此前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家長群瘋轉。

月薪三萬的高管媽媽,短短一個暑假就花掉3萬5。

你看,過度教育投資,正在掏空你的錢包。

而且近幾年,砸錢雞娃的性價比越來越低了。

你花大價錢雞出來的娃,可能歸來只能月薪幾千。

放平心態,別過度投資教育,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就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

02

守住家庭穩定

上有失能老人要贍養,下有未成年孩子要照顧,本人又處於事業的下坡路,還要費盡心思卷工作。

活成三明治的中年人,最怕失序,最易失序。

一場疾病,一次意外,一次失業,都足以毀掉一個家庭的穩定。

但真正讓日子人仰馬翻的,不是看不見的命運大錘,而是那個不做準備的自己。

若你還瞎折騰,沒有做好抗風險的準備,就要承擔失序帶來的劇痛。

未來三年,守護好家庭的穩定,從以下4件事做起。

1.置頂健康

前陣子「困在屎尿屁」里的北大教授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

一位北大教授,過去三年多,花了大量的時間照顧失能的父母。

原本的生活遭到切割,被困到了「換尿布、擦屎擦尿、洗澡、洗床單、做飯」生活里。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會面對相似的困境。

置頂家庭免疫力,家庭成員健康放在首位,才能儘可能地減少疾病對家庭的侵襲。

全家定期體檢,防患未然。

規律飲食,規律作息,不透支身體,不消耗健康,是一種遠見。

2.保住工作

你有沒有發現這兩年行情不一樣了。

以前辭職找工作,很快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現在裸辭,一失業可能就半年找不到工作。

未來幾年,人工智能和新興產業的衝擊下,內卷加劇,我建議你不要輕易辭職。

苟住,就是勝利。

如果你覺得工作壓力大,那就努力提高專業技能,補齊短板。

儘可能突破自我,打造更穩固的職業護城河。

3.保持節奏

心理學家陳海賢,提出一個「場」的概念。

他認為,在不確定的時間和空間裏創造「場」,去完成特定的小事,就可以過好當下,給生活帶來確定性。

簡單來說,養成健康的生活微習慣,活好當下,就能穩住心態,穩住生活。

不任性,不拖延,不縱慾,儘量戒掉破壞生活秩序的壞習慣。

讀書,運動,存錢,一點點重建良好的生活秩序。

4.優化資產配置

國際權威機構在調研全球數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後,分析總結出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從而得到家庭資產象限圖。

此圖被公認為最合理穩健的家庭資產分配方式。

有人做了一個比喻:

標準普爾圖相當於足球比賽的站位,三象限是前鋒,一象限是中場,四象限是後衛,二象限是守門員。

人生多風雨,要想運籌帷幄,需要合理的排兵佈陣。

做好家庭資產配置,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從容應對生活的風浪。

03

守住家庭快樂

吳飛在《浮生取義》中說:

「生命是作為家庭的一部分存在的。

過日子就是管理家庭,並在管理家庭的過程中安頓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所在的家庭整體過得好了,一個人才談得上安頓了自己的生活,也就是過上好日子了。」

任何偉大的投資,都不如投資家庭。

家庭給我們帶來的是,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我們所有的壓力,在家庭中消解;我們所有的能量,在家庭里補充。

走過半生你就會發現,經營好家庭的用心程度,決定了一家人生活的溫度。

未來三年,好好經營你的家庭,就是在給自己攢最貴的資產。

1.進家門前,管理好你的表情

你有沒有注意到,你回家的表情,決定了一家人的心情。

當你帶着笑臉回家的時候,一家人都能被你的快樂感染。

而當你情緒糟糕的時候,整個家庭氣氛也會變得沉悶壓抑起來。

從今天起,別把垃圾情緒帶回家,別把最壞的情緒留給家人。

可以分享你的委屈,但別隨意對家人發脾氣;可以表達你的焦慮,但別把抱怨掛在嘴邊。

遇到問題平和地溝通,一家人,一條心,所有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2.注重儀式感,給生活加點糖

辛格霍夫在《我們為什麼需要儀式》裏寫道:

「在風雨飄搖的時代,儀式令人們有所依傍。

儀式幫助我們處理生活中的窘境,喚醒我們心中的美好情感,是心靈的港灣和力量的泉源。」

儀式感,是我們用心表達愛的具體方式。

不必是特殊的日子,在平常的日子裏也可以為家人送上鮮花、新衣服、蛋糕,安排一次全家旅行,拍一拍全家福……

人生實苦,儀式感就像生活的調味品一樣,可以讓苦澀的生活多一絲甜味。

3.不在小事上消耗家人

為何有些家庭總是陷入負能量的泥潭,仿佛永遠都難以擺脫困境?

因為有一直在製造內耗的家人,不停在小事上消耗這個家庭。

或是因為一袋垃圾,或是一支沒從尾巴擠的牙膏,一句話、一個動作,輕則引發爭吵,重則家庭破碎。

薩提爾說過:「家庭與外界的不同之處是,它充滿關懷和理解,是一個人養精蓄銳的場所。」

多營造溫馨的氛圍,少做家人的差評師,多欣賞家人的優點。

遇事不指責,小事不計較,大事有商量,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羅永浩在一次採訪里,提到過一個現象:

很多創業的同齡人,家庭不太和睦的,後面事業也都出了問題。

還有些人賺了一些錢,但婚姻感情一團糟,日子也過得很糟糕。

到了一定年紀,你終究懂得,真正決定你生活質量的是家庭。

家,是你在這世上最後的去處。

守住家庭,才是守住了一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