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王赫:美軍遏制中共攻台的兩大利器

作者:

台灣的防衛作戰區域圖。台灣可以及時監控中共攻台的各種跡象,並作出應變。(日本2022防衛白皮書)

近日「香格里拉對話」上,中美防長「硬碰硬」。奧斯汀提出「印太新趨同」(New Convergence),即美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多個盟友和合作夥伴一起軍事行動,這意味着「更具有互操作性」「更先進的能力」和「更高的安全性」。中共激烈反彈,將此與「北約東擴導致烏克蘭危機」相提並論。中共防長董軍恫嚇道,「誰膽敢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必將粉身碎骨、自取滅亡」,並譴責給台灣出售武器的「外部勢力」。

不過,在美方眼裏,中共更多的是「嘴硬」。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參加「香格里拉對話」期間,接受《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喬什‧羅金採訪時說,美軍計劃「地獄景象」(Hellscape)來阻止中共攻擊台灣。

帕帕羅表示,中共不想犯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陷入長期消耗戰的錯誤,可能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對台灣發動大規模攻擊,希望在世界還來不及採取行動前就拿下台灣;「我的工作是確保從現在到2027年及以後,美國軍隊和盟國能夠獲勝」。策略就是,準備在台灣海峽100英里的水道,從天上到水下分別部署數千艘無人潛艇、無人水面艦艇和空中無人機,一旦中共軍隊開始穿越,「我想利用一些機密武器將台灣海峽變成無人地獄景象」,「這樣我就可以把他們困在裏面痛苦一個月,從而為我爭取時間做其它準備」。

帕帕羅之如此說,底氣來自於美國國防部的「複製者計劃」(Replicator Initiative)。

2023年8月,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在國防工業協會新興國防技術會議上發表了題為「創新的緊迫性」(The Urgency to Innovate)的主題演講,其中提到為應對未來大國戰爭的消耗,國防部提出一項「複製者計劃」,將於未來18—24個月內在多個領域部署多達「數千個」具有「小型、智能、低成本和多樣化」特點的可消耗型無人自主平台,來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優勢。美國防部新設的國防創新機構(DIU)支持該計劃。

當今世界軍事迎來「智能化」浪潮,美軍認為必須「通過在作戰思想、戰略和策略上超越對手」,統合無人裝備、人工智能技術、分佈式作戰,推進作戰變革。例如,美空軍希望為F-35和新一代戰機配套1000餘架「協作作戰飛機」(CCA),每架有人機搭配2—3架無人機進行作戰;美海軍計劃在2030年將有350艘有人艦艇和大約150艘無人艦艇(包括大、中、小型的水面和水下平台),而且其艦載機的無人化程度更高(達到60%)。

在這個背景下,「複製者計劃」應運而生。美國防部對「複製者計劃」寄予很大希望。希克斯曾於2023年9月6日說:「我們的目標始終是威懾,因為競爭並不意味着衝突。我們必須確保中方領導人每天醒來,考慮侵略的風險,並得出結論說:『今天不是(動手的)好日子。』——不僅是今天,而要是每一天、現在以及可預見的未來。」

「複製者計劃」快速推進。今年3月,希克斯在新聞發佈會上稱:「2024財年,『複製者』項目成本約為5億美元,2025年也約為5億美元。」5月6日,希克斯宣佈了首批「複製者」資助項目入選名單,重點資助「全域可攻擊自動系統」(All Domain Attritable Autonomous Systems)。「複製者」計劃的首批功能包括無人水面航行器(USV)、無人機系統(UAS)和反無人機系統(C-UAS)。在空中領域,在俄烏戰爭中大出風頭的「彈簧刀-600」(Switchblade-600)無人機將加速部署;海事領域,國防部正在通過「生產就緒、廉價、海上遠征」(PRIME)「商業解決方案開放」(CSO)確保USV供應商的多樣化。

「複製者計劃」的快速推進和帕帕羅披露的「地獄景象」策略,表明美軍全面備戰台海。而美軍威懾中共攻台的利器,遠不止於此,例如還有作為美國印太司令部首要任務而開發的「聯合火力網」(Joint Fires Network,JFN)——這是邁向真正的分佈式作戰的關鍵一環。

2022年11月,時任印太司令阿奎利諾在檀香山太平洋會議上表示,作為「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系統(JADC2)的一部分,準備建立一個初步的聯合火力網絡。JADC2是美國國防部一個戰略作戰概念,是將美軍所有軍種(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太空部隊)的數據傳感器、射手和相關通信設備統統連接在一起,最終也將盟軍夥伴整合為一個綜合的「網」(Network-of-Networks)。而聯合火力網,就是「能夠為戰鬥空間的每個節點提供共同的作戰畫面,為每個人提供完全相同的目標定位質量畫面。在這種網狀傳輸節點中,任何戰鬥編隊都能在作戰空間中使用和履行職責」。聯合火力網計劃的核心,是為每個人,從荒涼島嶼上的士兵到盟軍戰艦,再到千里之外管理衝突的指揮官,提供「單一的視圖窗口」,俯瞰戰場動態。

阿奎利諾預計,聯合火力網絡將會很快建成。事實上,2023年5月,在印太司令部舉行的阿拉斯加「北方邊境」(Northern Edge)演習期間,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已經成功演示了同步聯合全域火力的數字指揮和控制(C2)。2023年11月,美軍聯合火力網絡的天基Link16獲得驗證(配備Link16的無線電視界範圍為200—300海里,利用太空力量,可以使Link16近實時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超視距的通信)。今年6月,美軍即將在「勇敢之盾」演習中對聯合火力網絡「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的原型進行實彈測試。

美軍開發「聯合火力網」和「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系統的進展可謂迅速。而這,彰顯了美軍相對中共軍隊的一個巨大戰略優勢——「實現聯合作戰」。

「實現聯合作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之難,它需要滿足四項戰略要求:聯合全域指揮和控制、聯合火力、對抗性後勤和信息優勢。

憑藉先進的軍工科技和豐富的戰爭經驗,美軍在「實現聯合作戰」方面在全球遙遙領先,中共望塵莫及。普遍認為,中美之間的差距至少在10年以上。

僅僅本文所談的美軍「地獄景象」計劃和「聯合火力網」之開發,就使中共沒法無視中美之間的軍事差距,絕不敢輕易發動台海戰爭。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