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糾結經濟改革與黨控 習近平有何算計?

2024年3月8日,中共兩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兩高作報告時,中共總理李強與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交談。(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共將於7月舉行二十屆三中全會,近期當局釋放要搞經濟體制「改革」又要強化黨的控制的矛盾信息。日前的中共深改委會議,強調黨對國企民企的「領導」,引發熱議。海外學者認為,中共三中全會要達到三個目的,包括重新定義「改革開放」。

中共新華社報導,身兼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簡稱深改委)主任的習近平,6月11日主持召開中央深改委第5次會議,其中一項會議內容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據官方通稿,當局一方面稱推動「政企分開」,但另一方面又稱「加強黨的領導」,要「完善黨領導國有企業的制度機制」,而且對民營企業也要「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獨立評論人蔡慎坤6月11日在X上發文表示,官方通稿全文重點都在高喊加強黨的領導,而只要加強黨的領導,就不可能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不可能尊重企業家的自主意識,就不可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不可能政企分開,就不可能保護私有財產,就不可能培育世界一流企業。

蔡慎坤說,如此自相矛盾的說辭頻頻出現在中共高層會議上,說明7月召開的三中全會不可能在深化改革議題上有重大突破。

時評人士鍾原6月11日在大紀元撰文表示,黨要全面管企業,企業就不可能有「經營主體地位」。官方說「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並「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但民營企業建立什麼企業制度,是企業家決定的,中共偏要替企業家做決定。中共的存在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網民「壹號老闆」在X上表示:「像我們這些受過『黨的教育』的人都知道,『中國特色』一詞,在語意上,就是否定普世公認的定義。例如『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就是『非現代企業制度』。」

4月30日,中共政治局會議宣佈7月開三中全會時,罕見熱捧「改革開放」。但5月23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主持召開企業家與專家座談會,則明說「改革無論怎麼改」,都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

對於此次的中共三中全會,外界分析,其重點議題仍是要推經濟體制改革。

熟悉中共政情的旅澳自由主義學者袁紅冰6月12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原來當局想把它開成一個政治路線鬥爭的會議,就是通過公開批判江澤民的復辟資本主義的路線,來樹立習近平挽救了中共黨國的所謂功績,甚至準備重新設立習終身執政的黨主席職位。

袁紅冰說,由於習的親信中有分歧,最後決定要在通過解決台灣問題再次樹立習近平的絕對權威之後,再公開批判江澤民。因此三中全會由原來的要解決政治問題變成了解決經濟問題。

就近期當局釋放的改革與加強「黨的領導」的矛盾信息,袁紅冰解釋說,中共下月的三中全會就要做三個事情。第一是重新解釋改革開放的內涵。「三中全會要掛改革開放的羊頭,賣回歸毛澤東原教旨主義這個路線的狗肉,這是第一個目的。」

第二是要加強和鞏固中共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建立國內的經濟大循環體系,準備應對所謂的驚濤駭浪的考驗。袁紅冰說,「具體講,從經濟體系上,要做好在台海與美國展開一場決戰的準備。」

袁紅冰指出,中共三中全會想達到的第三個目的,就是想用改革開放的假象再次欺騙世界。

是否支持民企,歷來被視為中共「改革」的風向標。

袁紅冰說,民營企業相當一部分都和中共各個派系的官員勾結在一起,這是當局近年大量整肅民營企業家的重要原因。現在當局要培養新一批民營企業作為未來割韭菜的對象,所以要通過三中全會,推出一系列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以及鼓勵外來投資的政策,目的就是想用一個改革開放的假象重新欺騙世界,「(中共)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再次對中共暴政實行綏靖主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大紀元記者寧海鍾、駱亞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