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安理會通過美國推出的呼籲加沙停火決議;布林肯再訪中東地區

在加沙阿克薩烈士醫院太平間外,巴勒斯坦婦女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的親屬遺體旁哀悼。(2024年6月10日)

聯合國安理會星期一(6月10日)首次通過了支持加沙停火計劃的決議,這項停火計劃旨在結束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加沙地帶持續了八個月的戰爭。

這項由美國發起的決議歡迎喬·拜登(Joe Biden)總統宣佈的停火建議。美國說,以色列已經接受了這項建議。決議呼籲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接受這項分成三個階段的計劃。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大使在表決後說,安理會「向哈馬斯發出了接受擺在桌面的停火協議的明確信息。」她重申,以色列已經接受了這項協議,而且協議得到世界各地國家的支持。

「戰鬥今天就可以停止,--如果哈馬斯也這樣做的話,」她對安理會說。「讓我重申,這場戰鬥今天就可以停止。」

哈馬斯對安理會通過決議表示了歡迎,並在一項聲明中稱準備好就落實該方案的原則而與調停人合作。

擁有否決權的俄羅斯投了棄權票,其餘14個安理會成員國投了贊成票,包括安理會中的唯一阿拉伯成員國阿爾及利亞。

拜登總統5月31日闡述了分三個階段的停火計劃,並在當時將其稱為以色列方面的倡議。

布林肯再訪中東

在安理會表決之前,在中東地區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同天呼籲中東領導人敦促哈馬斯同意停火提議,以停止加沙的戰鬥。

布林肯表示,哈馬斯是唯一不接受三階段協議的「異類」,而以色列已經同意了這項提議。

布林肯在開羅對記者說:「確保不再有平民傷亡的最好辦法就是向前推動停火協議,讓哈馬斯接受它。就這麼簡單。」

布林肯說:「我們的埃及同行早在幾個小時前就與哈馬斯進行了溝通。我認為埃及、美國和其他國家都相信,我們應該能夠讓哈馬斯同意。」

布林肯星期一再訪中東,這是他自去年10月加沙軍事衝突爆發以來第八次出訪中東。

星期一,布林肯在開羅與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el-Sissi)舉行會談,隨後前往以色列會晤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Yoav Gallant)。這位美國最高外交官還將前往卡塔爾和約旦,在那裏參加一個以向加沙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為重點的會議。

在與內塔尼亞胡的會談中,布林肯強調了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提供長期和平、安全和穩定的重要性。

美國國務院稱,布林肯還重申,這一提議「將為以色列北部邊境的平靜和與該地區國家的進一步融合提供可能性」。

國務院還表示,星期一早些時候,「布林肯國務卿和塞西總統繼續討論了停火提議將推動的衝突後的加沙治理、安全和重建計劃。他們還討論了重新開放拉法口岸的重要性以及保護巴勒斯坦平民和人道主義工作者的必要性。」

三階段方案

美國官員已表示,以色列將接受停火提議,該提議要求初步停止戰鬥、釋放加沙部分人質、釋放被以色列關押的巴勒斯坦囚犯、增加對巴勒斯坦人的人道主義援助、以色列軍隊撤出加沙人口稠密地區以及巴勒斯坦平民返回家園和社區。

據美國之音(VOA)在表決前看到的決議文本,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草案旨在對哈馬斯施加壓力,同時敦促哈馬斯和以色列「毫不拖延、毫無條件」全面執行停火協議。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星期日晚間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以色列已經接受了這一提議,安理會有機會發出一致的聲音來呼籲哈馬斯也這樣做。這樣做將有助於拯救生命並結束加沙平民以及人質及其家屬的苦難。安理會成員國不應錯失這個機會,必須異口同聲地支持這項協議。」

美國駐聯合國副大使羅伯特·伍德(Robert Wood)在表決前告訴記者,美國希望「達成一項實質上(將停火提議)寫成法律決議」。

擬議停火協議的第二階段設想的是永久停止敵對行動,以色列軍隊全面撤離,歸還所有其餘人質。最後階段包括在加沙地帶進行多年的重建工作。加沙地帶大部分地區因以色列八個月的轟擊而遭到嚴重破壞。

人道主義援助

美軍星期日恢復向加沙地帶北部空投人道主義援助,此前,由於惡劣的天氣條件和以色列在該地區的軍事行動,美軍於5月底暫停了這種運送方式。

空投恢復前,美軍宣佈已完成對加沙海岸臨時碼頭的修復,該碼頭在通過海上運送卡車運送援助兩周後斷開。

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署長辛迪·麥凱恩(Cindy McCain)星期日表示,該組織將暫停在這一碼頭分發運來的援助。她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面向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採訪時表示,她「擔心我們員工的安全」。麥凱恩說,該機構的兩個倉庫遭到火箭彈襲擊。

「我們暫時後撤了,」麥凱恩說,並希望「確保我們除在安全的狀況和在安全的地帶,然後再重新開始。但在其他地區的運營仍在持續。我們正在......北部和南部竭盡所能。」

世界糧食計劃署上周重申了改善援助准入的呼籲,包括呼籲以色列協助通過凱雷姆沙洛姆過境點運送物資,並呼籲人道主義組織應該能夠「安全、不受阻礙地接觸加沙所有有需要的平民」。

去年10月7日,哈馬斯越境對以色列進行了恐怖襲擊,根據以色列的官方數字,襲擊導致以色列約12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哈馬斯武裝分子劫持了約250名人質,其中116人仍留在巴勒斯坦領土,其中41人據以軍表示已經死亡。

根據加沙衛生部的數據,以色列的軍事回應已造成37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該部門在這一數據中沒有區分戰鬥人員和平民。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的報道。美國之音駐美國國務院記者站主任張蓉湘和美國之音聯合國記者貝希爾對本文亦有貢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