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歐美韓日印聯盟,圍剿中共國醫藥外包

——歐美韓日印聯盟,圍剿中共國CXO

2024年6月5日,歐盟(EU)、美國、韓國、日本和印度共同參與的"生物製藥聯盟"在美國聖地亞哥正式成立。 官方稱,此聯盟的成立旨在構建一個相互信任、可持續發展的生物製藥供應鏈,各國政府和企業人士在成立儀式上就加強溝通與協調達成共識,商定在各國生物政策、規制和研發支持政策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構建醫藥品供應鏈地圖。

2024年6月5日,歐盟(EU)、美國、韓國、日本和印度共同參與的"生物製藥聯盟"在美國聖地亞哥正式成立。

官方稱,此聯盟的成立旨在構建一個相互信任、可持續發展的生物製藥供應鏈,各國政府和企業人士在成立儀式上就加強溝通與協調達成共識,商定在各國生物政策、規制和研發支持政策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構建醫藥品供應鏈地圖。

共同構建醫藥品供應鏈地圖,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歐美一直都主導着創新藥物研發,而韓國和日本角逐CXO行業,印度則掌握着仿製藥市場,這個聯盟中的各國形成了一個生物醫藥品供應鏈閉環,很可能徹底將中國的創新藥和供應鏈排擠了出去。

韓國CXO業務已全面趕超中國

三星生物作為韓國CDMO行業的領頭羊,2023年的業績爆發,營業收入和利潤都顯著超過了藥明生物,全年的營收達到了27.61億美元,營業利潤達約8億美元。三星生物的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訂單的強勁增長,特別是與全球前20大製藥企業中的14家建立了合作關係,並獲得了價值12億美元的合同。

2024年,三星生物預計全年收入將增長10%-15%,並計劃通過工廠產能的持續釋放、多元化業務的收穫以及在CXO領域的競爭優勢來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

除了三星生物,韓國還有其他CDMO企業如SK集團下的SKpharmteco和韓國樂天下的Lotte Biologics等,它們也在迅速擴張生產能力。

日本CXO業務正在迅速擴張

日本膠捲巨頭富士集團收購了美國默沙東(MSD)子公司—Diosynth RTP和MSD Biologics全部股權,組建了名為Fujifilm Diosynth Biotechnologies(FDB)的CDMO企業。FDB一開始便直接向歐美進軍,將關鍵生產線主要落地於美國、英國和丹麥。2022年,FDB業務收入超過了原有預期,同比增長29.2%(1942億日元)。2023年6月,富士膠片設立了面向日本和亞洲地區的銷售公司,並計劃於2026年在富山縣新設首個位於日本的CDMO工廠。

示意圖

美國針對中國企業制裁名單正在不斷拉長。

2024年5月15日,美國眾議院監督與問責委員會以40:1的壓倒性投票結果通過最新版《生物安全法案》,法案中將藥明生物、藥明康德、華大基因、華大智造和Complete Genomics5家中資企業列入受關注企業名單,要求美國相關企業在2032年前結束與上述中資企業的合作。此法案的推出,體現了美國對其藥企對中國供應鏈的過度依賴,以及中國生物科技的崛起的擔憂和威脅感知。

對於中國生物科技企業來說,面臨着美國政策的壓力,正在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國際化戰略,以確保業務的穩定發展和全球競爭力。目前,已經有不少中國CXO企業計劃通過加大在歐洲市場的投資佈局,來規避地緣政治風險。例如,九洲藥業宣佈計劃在德國投資約950萬美元建立CRO服務平台;凱萊英醫藥集團宣佈接手前輝瑞在英國的CDMO工廠,以提升其全球供應能力;藥明生物宣佈其位於新加坡的一體化CRDMO中心正式進入建設階段,以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並會繼續在德國、美國和新加坡擴建商業化生產產能。

美國對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限制似乎還在升級,這已不僅僅是針對個別企業的問題,而是對中國整個生物醫藥行業的挑戰。

處於襁褓階段的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在國內國外雙循環的發展格局中,如何在資本寒冬和歐美列強的圍剿中站穩腳跟,是積極擁抱全球化市場還是閉門造車?結果尚是一個未知數。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藥視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